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皇帝了,真正的做到了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但依然打通全关,成为了一代帝王。他所经历和遇见的,实打实的称得上是一代传奇。
蓝玉、胡惟庸以及李善长,三人均为曾跟随朱元璋开创大明的功臣,尤其是蓝玉,在北伐元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中,用兵如神,几乎比肩常遇春,但这三人也都在明朝建立后,涉及到明初四大案,被朱元璋诛杀。
这三人中,李善长是文臣,蓝玉是武将,胡惟庸也有一定能力,那么这三人组合,如果一块谋反,是否能够扳倒朱元璋呢?
答案是不会,即便是这三人一起谋反,想扳倒朱元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他们相对于朱元璋来说,实在是太嫩了。不能成功的理由如下:
1、名不正言不顺
造反需要理由吗?需要,并且非常需要,尤其是在讲究出师有名的古代。朱元璋早期参加的起义军,就是因为不堪忍受元朝压迫,才揭竿起义;在逐渐壮大势力的后期,朱元璋也是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无论这些口号是冠冕堂皇还是实实在在,但都必须有。
因此,问题就来了,蓝玉三人如果造反朱元璋,以什么样的理由呢?朱元璋暴政?没有吧,只是对官员残酷了点,而这是老百姓最乐意看到的,并且老朱对老百姓还是很好的;朱元璋荒淫无道?更不可能了,历史上,向朱元璋这样勤政的皇帝,真的不多,老朱堪称皇帝中的劳模;朱元璋长得太丑?这个是事实不错,但要是那这个去造反,蓝玉三人才是真正的脑残了!
所以说,从道义上来讲,这三人就站不住脚,凭什么造反?更何况当时天下初定,百姓也好,各级官员也罢,都迫切希望休养生息,这个时候发动战争,并且还是毫无理由的战争,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会成功的。
2、实力悬殊
说到实力,那么这三人就更不能看了。在明初,由于刚得天下,朱元璋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是经历了腥风血雨走过来的,并且,还有如常遇春、徐达、汤和等一众正值壮年的悍将,随便拿出来一位,都不是蓝玉三人所能抗衡的。
先说谋划方面。李善长善于谋划,但是他的优势在于大后方,管理统筹协调这个确实做得不错,但是若论到打仗这样的谋划,他能强过刘伯温吗?
就算他能强过刘伯温,那他能强过朱元璋吗/?老朱可是亲自指挥和参与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这一点,李善长比得了吗?
再说武将,蓝玉是个悍将不错,但是前文已经说过,对比常遇春等人,蓝玉还是差了很多,虽说有些许战绩,但综合能力,还处在明初二十四功臣庙中的中等,毕竟,明初那些个战神,实在是太过耀眼了。
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说,造反怎么能成功?
3、此三人,也走不到一起
虽说想做好一件事情,众人齐心协力,必定会达成目的。但是不是每一件事都能成功,尤其是造反这件事。
早饭不是请客吃饭,是要真正的玩命,造反的结果也必定是不死不休,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情况下,需要每一个人都目标一致,精诚合作,才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很显然,蓝玉、李善长、胡惟庸这三人做不到这一点,首先这三人以谁为首就定不下来,按照他们的秉性和脾气,也必定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蓝玉骄横,胡惟庸自大,李善长嘛,工于心计,这三人,都想当魁首,也必定不会服气别人,这就导致他们在权力和利益分配上会有很大摩擦。
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对外的团结,在关乎性命的造反活动中,更是致命的缺陷,要是能成功,那才见鬼了!
朱元璋的成功,是无可争议的,无论是说他天时也好,地利也罢,或者是人和,反正老朱是占尽了,有时候,能够占尽运气,利用运势成就一番事业,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就凭蓝玉这三人想扳倒朱元璋,几乎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