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大臣理由都很简单,说到底很多都是莫须有,因为太子朱标或者皇长孙朱允文性格都偏弱,为人敦厚。朱元璋怕自己死后,太子震不住场子,也担心再出现个陈桥兵变,得不偿失,于是为了保障后代皇位的安全,就大肆屠杀功臣。
76岁的李善长,洪武四年就退休了,也没办法独善其身,被下令处死。朱元璋为何对个迟暮老人动手呢?真的只是因为朱元璋喜欢杀人吗?
1、李善长是除了朱元璋以外,地位最高的人。
李善长是开国元勋中算是最大的人物,太祖朱元璋建国初大封功臣,功劳最大的六人册封为公爵,其中五人都是战功彪炳的武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唯独李善长是没有战功的文官,却排名第一。足见此公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以企及。而且朱元璋将李善长比做萧何,可见地位有多高。
然而他身在高位却不知道收敛,或许是久居高位惯了,在他被封为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后,很多事情让他处理。他在朝中却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对手下的大臣们非常严格,让大臣们害怕他。可是有一次朱元璋生病,让他处理朝政的时候,他都自作主张处理事情,不去向朱元璋汇报,也不去问候朱元璋的病情。因此朱元璋对他很不满。或许这也是朱元璋杀他的一个原因,忘记了明朝是姓什么的吧。
2、李善长一直心系权力。
据《明史》记载:外宽和,内多忮刻。
这七个字就是形容李善长的。意思就是说他在外面看起来十分的平易近人,其实城府很深,嫉妒刻薄。朱元璋杀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表里不一。
李善长在洪武四年光荣退休,可是他的心一直还留在朝堂之上。有人拿他跟汤和对比,如果说汤和谦虚的话,那朱元璋非常高兴,因为汤和本来就是个好脾气的人。但李善长不一样,他要是谦虚太多,朱元璋就会对他有怀疑,毕竟李善长更像是个政治家,在朱元璋眼中他的谦反而是老谋深算。
而且当胡惟庸想谋反,派人劝说李善长加入。李善长听说后,大惊道,你们这是干啥?稍不慎重,就是要诛九族的。李善长没有答应。但是他也没有把这事告诉朱元璋。后来,胡惟庸又多次派人劝说李善长,李善长说,我已老了,等我死了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
他还是没有参加,但依然没有告诉朱元璋。他没有告诉朱元璋,就说明他对朱元璋不忠,而且显示出他在观望中,想着静观不动。然而朱元璋对这个答案十分不满意,在他的字典里只能有一种答案,既然他选择隐瞒,那就让他随胡惟庸一起去吧。
话说一万步,李善长其实没有动机谋反的,因为自己的儿子本来就是驸马,如果他支持胡惟庸,哪怕最后胡惟庸胜了,他继续重新做丞相,但是他怎么面对自己的儿子?而且对于76岁的迟暮老人,一切都一样安定就好,没有理由再耗费精力去反叛朱元璋的。
李善长虽然对朱元璋没有萧何对刘邦那样忠心,但是,实际上,他也并没有什么大罪。但是对忌惮功臣的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这种人却是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