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朱元璋当皇帝23年的时候,他突然决定杀掉自己的好助手李善长,这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两人之前的关系是很好的,朱元璋刚参军的时候,他就一直陪在朱元璋身边,后来建立明朝,他又被册封,可见他对于朱元璋来说非常重要。在战争的时候,他负责后方的粮草物资征调,安抚百姓等等后勤工作,虽然看起来没有前线重要,但是只有朱元璋非常信任的人才能胜任,可见他们关系就像刘邦和萧何一般。除此之外,在大事上他还会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后来朱元璋上位,他成为百官之首。这样的一个人,在大家心里他只会步步高升。
后来,朱元璋的猜疑心越来越重,杀了很多的开国大将,就只有李善长还是稳居高位,大家都以为李善长真的是很被器重。但是后来朱元璋以参加谋反杀了他。这样的罪名一向都是很严重的,李善长被处死的时候,除了他的长子是皇帝女婿意外,其他的70多个人都被杀死了。
2
那么他真的谋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李善长被杀距离谋反的时间相差了十年,如果他真的参与了,不可能十年之后才处理。其次,李善长并不想谋反,如果他想要当皇帝,在元代结束的时候他就应该自立为王,为什么要帮助朱元璋?最后,他在朱元璋身边的位置已经非常好了,就算是帮助胡惟庸当上皇帝之后,自己未必能比现在生活的好,这又是何必呢?
所以他完全没有谋反的动机,他被杀其实另有隐情。当时明朝使用的许多制度都是元朝时留下来的。之前朱元璋也想过把制度再完善一下,主要官职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四个职位,丞相掌握着主要的权力。当时这个职位上除了李善长以外,还有徐达,这两个职位在朝堂上起着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当时徐达一直带兵打仗,权力全都在李善长的手中。
3
就算李善长的功劳大,但是也不能让他独自掌权,这以后皇帝的权力就会变弱,可能会影响到朱元璋的地位,这对皇帝来说就是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于是皇上希望刘伯温来当丞相,但是刘伯温发现了朱元璋心狠手辣,为了保全性命,所以就拒绝了他。
表面上他是杀掉了李善长,其实是因为他是中书省的首相,杀了他就是要告诉大家别对这个位置有想法。他废掉中书省,也是要告诫后人,做皇上可以,不能设丞相。主要就是这个位置分走了皇上的权力,朱元璋只希望自己的权力只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其实他并不是针对李善长,而是因为他所在的位置。
后来没有了中书省之后,丞相的身份和职责也落在了皇帝的身上,大臣们彻底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但是后来慢慢的没有大臣愿意为他卖命了,朱元璋是得到一时的权力了,但是后来这间接的导致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