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即位后便将和珅的府邸送给恭亲王奕訢,为何奕訢一脸不高兴

咸丰即位后便将和珅的府邸送给恭亲王奕訢,为何奕訢一脸不高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史仁穆 访问量:794 更新时间:2023/12/20 7:04:24

咸丰奕詝就是个混蛋,当初道貌岸然的装“仁孝”从六弟奕訢手中骗来了皇位,登基后却一直记恨奕訢,最让他心里不爽的是皇阿玛竟然在秘密立储的锦匣中放了两道谕旨,第一是封自己为皇太子,第二是封奕訢为恭亲王,这是大清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事情,介于父亲的上谕,咸丰不能对奕訢做太出格的事情,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来整奕訢。奕訢也挺憋屈,皇位丢了不说,自己昔日的哥哥转眼间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在封建社会的专政下,奕訢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他熟读史书,深知其中利弊,于是对待咸丰卑躬屈膝,有机会便迎合皇帝,并贬低自己,以求保全。

道光三十年秋,刚当上皇帝的咸丰带着弟弟们和众位大臣去孔庙祭祀,回宫后写了两首诗给五弟和六弟看,奕訢看后马上迎合着咸丰的口味附和了两首。奕訢的这两首诗既无感情又无意境,在诗中他高歌皇帝的圣德,贬低自己的无知,请求咸丰皇帝要经常对他进行训导,完全是在奉迎咸丰。奕訢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在内心,不得发泄,但如此小心是对的,这次是咸丰第一次为他挖坑,稍微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酿成恶果。

咸丰元年正月十四是道光皇帝去世的第一个周年祭,身为皇帝的咸丰竟然没有亲自到场,当初以“孝”夺得皇位的他居然在第一年就暴露出本性,迫不及待地将“孝”字扔到了一边。咸丰给奕訢施压,派他代替自己前往慕陵为道光致祭,面对父亲的陵墓他百感交集,一直宠爱自己的父亲的最后选择为什么不是自己,触景生情的奕訢哭着吟诗拜祭,诉说着自己的失意和伤悲。

道光一匣两谕,奕訢被封为恭亲王,但这个王爵之名分却迟迟没有颁发给奕訢,这就好比你的上司告诉升职啦,最终结果将在员工大会上公布,可这员工大会迟迟没有召开。奕訢一等就是两年,即咸丰二年六月,奕訢才正式得到咸丰的封册,这两年奕訢是怎么过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咸丰这样做是故意为之,就是在精神上打击奕訢,令奕訢一蹶不振。

咸丰为奕訢封册爵位之前的两个月,即咸丰二年四月,道光皇帝的葬礼正式完毕,道光的神像和灵位入太庙,奉安大典的完毕意味着奕訢不能住在皇宫之中了,那么奕訢要住在哪里呢,按理来说,随便在宫外买下一套或内务府有空置的大宅院就可以了,这对皇帝来说不算什么难题,但是咸丰不这样想,他希望这套宅院能够压制奕訢,让他终日不得安生,要让他一辈子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选来选去,和珅的府邸成为了他最合适的目标。

和珅被抄家后,他的宅邸被嘉庆赏给了他的弟弟永璘和姐姐固伦和孝公主,后来公主死了,整个宅子全部归了永璘。永璘死后此宅一直由他的后裔们居住,道光年间宅子又被皇帝没收到内务府,于是就空了下来,这一空就是二十二年。咸丰把这样不吉利的豪宅赏赐给奕訢其居心狠毒令人胆寒,奕訢这次没有忍住,满脸不高兴的想拒绝,但理智战胜了冲动,两年的压抑不能毁于一旦,最后他还是接受了,并且一直住到了自己去世。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咸丰死的早,他面前的那座大山轰然倒塌,自然不必在意这府邸的魔咒了。

标签: 奕訢

更多文章

  • 咸丰与奕訢争夺皇位:什么原因让实力最强的奕訢与皇位无缘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奕訢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历史人物非常的有意思,而且这个人大家还挺熟悉的,这个人在历史上被记载是有一身的本领,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可是却一生都得不到重用,其实也不能说是得不到重用。因为在历史上他前前后后一共服侍过四位皇帝,也就是被四次起用。但是每一次都是刚刚起用了不久就被帝王们遗忘在了角落里。他是谁

  • 大清王朝最憋屈的悲剧人物:恭亲王奕訢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奕訢

    恭亲王奕訢(1833年——1898年),大清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六弟,被人称作“鬼子六”。咸丰皇帝驾崩后,奕訢协同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在同治帝和光绪帝两朝时,总理大清朝政及外交事务,被加封为大清朝的第十个铁帽子王。看完奕訢的简历,您一定觉得他地位显赫,风光无限,但我接下来要说,奕訢其实

  • 恭亲王奕訢和咸丰的争夺皇位之战,能力强不如演技好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奕訢

    咸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四无皇帝。而咸丰帝的弟弟鬼子六恭亲王奕訢可是晚清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一度是力挽狂澜晚清风雨飘摇的江山。兄弟二人的能力差别如此之大,为何父亲道光帝选择了咸丰帝而不是恭亲王奕訢呢,其实一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就可以解释得了这个可笑而讽刺的事情。正所谓

  • 读这首词才明白:若人分三等,纳兰容若也不过是中等人,那你呢?

    历史人物编辑:感情风冷漠标签:纳兰容若

    浣溪沙纳兰容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康熙年间,纳兰容若在一个残雪之夜,独自徘徊,残雪凝辉,画屏冰冷,夜深人静,《梅花落》笛声,幽幽怨怨,月色朦胧,往事堪哀,惆怅满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相门翩翩公子,生来锦

  • 多情自古空余恨,多情的“满清第一词手”纳兰容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纳兰容若

    “多情自古空余恨”,作为对纳兰容若最贴切的形容。在他的词中,爱情是他重要的创作源泉。他一生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年仅30岁的他就离开人世,到底是什么压死了纳兰容若??纳兰明珠是清朝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重臣,官居内阁,长达十三年。明珠作为一代权臣,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他把儿子纳兰容若培养成为

  • 深爱表妹,却难得相守,18岁纳兰容若伤心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周靖聊美食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字容若,写词功底很高,是清代三大词人之一,也被人誉为“大清第一情种”。不过他只活了31岁。他的感情经历并不多,但他对待感情都很真挚。他的初恋是表妹雪梅。可惜初恋通常没有好结果,纳兰容若同样如此。纳兰容若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表妹雪梅。纳兰容若深爱表妹,最后却不得不分离,18岁的他悲哀绝望下,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为什么“男不读纳兰容若”?

    历史人物编辑:体验美食标签: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有人说男儿应该志在四方,纳兰容若的诗词读多了,容易使自己陷于小情小爱之中,所以说“男不读纳兰容若”!这个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的才

  • 纳兰容若:爱妻病逝后停灵一年不下葬,八年后和亡妻在同一天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纳兰容若

    他,是一位人世间的匆匆过客,年仅30岁就撒手人寰,但他留下的爱情故事却缠绵悱恻地余味悠长了300多年的时光,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借由他的词作;他,是一位出身于显贵之家、文武全才的佳公子,可却拥有一肚子无法向外人道的愁苦,但,他那满腹的抑郁忧愁却超越了时空,终被人们所知悉、所品味欣赏、所扼腕叹息——借

  • 纳兰容若人生最后一首词,不是写爱情的,却比情诗更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纳兰容若

    很多人对纳兰容若的评价很高,都说他是封建历史时期,最后一个优秀的诗人。清朝自他之后,人间再无人能有李白杜甫一般惊采艳艳的古诗词人。虽然这样的形容有些夸张,但是也的确可以看出纳兰容若在诗词上面的成就。他作为清朝初始,唯一一个能文能武,才艺绝佳的诗人,他短暂的一生,却给世人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令人心

  • 纳兰容若这首写给爱妻的一首词,凄凉悲伤,最后七字道尽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纳兰容若

    说到词人,可能读者都会想到李煜和李清照等人。若是笔者提起纳兰容若呢?大家肯定都知道,不会被突然想起,又不会被轻易遗忘,这就是又低调又重要的纳兰容若。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和他的人生经历相似。作为皇帝的侍从,纳兰容若一生并没有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但也不会因为人生经历不够坎坷而碌碌无为。就算是李清照和李煜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