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63岁时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什么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63岁时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什么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锦 访问量:4928 更新时间:2024/2/27 23:31:06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几个对手,最终打下了明朝初年的一片江山。

而朱元璋因为自己小时候日子过得苦,深知官员贪污腐败带来的影响有多恶劣,当上皇帝后严惩贪官,绝不允许朝廷出现贪污的现象。所以,他在晚年时考虑到自己即将即位的子孙们,担心他们斗不过朝中重臣,便彻查贪官,替后代为朝廷“提纯”,而这几乎血染半个朝廷,被杀死的官员从地方到中央不计其数。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在这“屠杀”中得以活下来的一位官员。他的名字叫汤和。如果你想知道他是怎么能够逃脱朱元璋的五指山的话,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酒醉失言的汤和

汤和,和朱元璋从小就认识,也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后来他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得以混一口军粮吃,日子虽然还是辛苦,但至少有所改善。因此,他也拉

自己昔日的好友朱元璋加入红巾军。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表现出色,头脑机灵,职位很快得到了提升,最后做到了元帅。可以说,如果没有汤和的邀请,他就不会加入红巾军,也就没有后来的发展了,所以,汤和对朱元璋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朱元璋因为和汤和是好友,在职位高升后也没有忘记汤和,而是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作战谋划。而汤和此人性格豪放,战场上也是骁勇善战,屡屡为军队立下大功,像一个助推器一样,帮助朱元璋的事业越来越壮大。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实力天下第一,最终创立了明朝。而汤和也成为了开国元帅。

其实,汤和此人平常总是很可靠的。但是,酒醉后就不是这样了。

那时,他正在常州驻兵,并不在应天府。一次,他在房顶喝得酩酊大醉后,不禁感叹自己的实力,就如同这高高翘起的屋脊一般,普天之下没有人超过他,因此,朱元璋今天能坐在皇位上,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这句话可以说是很严重地冒犯了皇帝。如果他是清醒的,必然不敢这么说。然而他因为被酒精麻痹了大脑,说出了这句狂妄自大的话。

朱元璋也是心思缜密,到处留有眼线,汤和这句吹嘘的话无可避免地被朱元璋知道了。

汤和当然也知道朱元璋无时无刻在监视自己。所以第二天清醒后,想起自己昨晚说的话,开始变得心惊胆战起来:这句话迟早会被朱元璋听到的,如果他知道,那么自己项上人头就要不保了。

果然,汤和回到南京后,朱元璋便叫那些眼线过去谈话,让他们一五一十汇报汤和的行动。朱元璋听到眼线复述的那句话后,心里一沉,但没有说什么,只是日后对于汤和的行为举止都更加关注。

而汤和这边,知道朱元璋没有要杀自己的想法后,虽然松一口气,但是也知道自己在他心中的印象难以扭转,自己说出了这么狂妄的话,指不定哪天皇上心情不好就把自己杀了呢。因此,为了自己的性命,汤和开始装傻。

装傻充楞的汤和

汤和想,只要把自己装成一个喝醉时会胡言乱语的酒鬼,那些眼线和皇帝就会认为自己先前说的那番话不过也是乱说罢了。

后来他被派去西北打仗时,也是一到放松时便把自己灌醉,军中的士兵们都说他是酒鬼。不久,这酒鬼的外号也越传越开,终于传到皇帝耳朵里。朱元璋得知他天天把自己灌醉后,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皇帝已经知道自己是个酗酒的老酒鬼,但汤和依然不敢放松警惕。朱元璋的朝廷是朝着高度集权的方向发展的,他恨不得万事都由自己操劳。因此,如果自己表现出一副不关心政务,糊里糊涂的样子,想必朱元璋

看到会很满意。

于是,汤和就在审判案子的时候,故意判错。手下知道汤和的判断是错的,不能冤枉好人,但是又不得不依照他的审判结果来。于是找来了动物血,洒在了行刑现场上,谎称已经处决犯人了。

汤和假装不疑有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动物血,说知道了知道了。朱元璋一看,这汤和越活越糊涂,案子都判错,还那么轻易被手下给骗了,真是老了不中用啊。

汤和就这么装了几年。几年后,朱元璋开始抓贪官,凡是贪了60

两银子以上的官员就格杀勿论。因此几乎半个朝廷的官员都被赐死。

汤和眼看着同事们一个接一个被查被贬被杀,心中害怕了起来。毕竟自己曾经说过那样的话,如果皇帝现在追究起来,自己也可能难逃一死啊。

因此,他坐不住了,干脆向皇帝请求辞职,告老还乡。当时,汤和的职位是左将军,手中的权力不小。早就想集权的皇帝看他主动放弃兵权,自然是很乐意的。不仅立马同意了他的请辞,还问他要什么赏赐。

汤和到这时也没忘记装糊涂,他不要那些金银财宝,说:我要100个美人。听了这话,朱元璋心想,汤和过去几年里贪图酒色,此时又主动请辞,看来是不在乎官场名利了。因此答应了他

这个请求。

汤和归乡后,还是不能摘下面具。因为朱元璋疑心重重,即使和他一起打拼天下的大臣退休了,也要找人监视他们。因此汤和在晚年还是装作酒鬼,快活地过

自己的小日子。

六年后,汤和因为得了重病身体已经支撑不下去,朱元璋得知后连忙去看望他。不管怎么说,他们是童年的伙伴,况且汤和病重,朱元璋此时对他已经彻底打消了顾忌。不久后,汤和去世,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

结语

朝廷党派之间你争我斗,还有皇帝的猜忌,可以说当一位大臣也很不容易啊。而汤和就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这份危机,有时候,笨一点反而是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明初朱元璋大肆诛杀权臣,为何独独放过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昭乌达历史文化标签:汤和

    朱元璋发迹后,一直看好太子朱标,他认为朱标跟了自己这么多年,既有政治才能又很懂人际关系,所以准备将皇位传给他。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小故事: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后开始大肆杀戮功臣,朱标这个人心肠仁厚,对于父亲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上书朱元璋不要诛杀权臣,以免坏了多年的君臣之义。朱元璋找来一根荆棘,让太子

  • 信国公汤和为何能躲过朱元璋屠刀?他的国公爵位为何没能传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一只叫莓莓的猫猫标签:汤和

    前言: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正月,六十九岁的信国公汤和正在老家凤阳颐养天年。此时京中却突然传来圣旨,大明皇帝朱元璋要召见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伙计。汤和内心惴惴不安,在去年二月爆发的蓝玉案之中,无数大明开国元勋,以及五军都督府高官人头落地。甚至在时间过去半年之后,还有人因此受到株连,比如死于洪

  • 成都的老味道,36年的“蹄花馆”,只卖2道菜:蹄花汤和猪头肉

    历史人物编辑:毛起吃标签:汤和

    文/李老湿编辑/毛起吃“在去吃蹄花的路上,连风都是甜的……”成都的蹄花馆子不计其数,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却为数不多,这家位于成都郫县(郫都区)的蹄花馆子,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堪称成都蹄花界的“仙人板板”,经久不衰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独门秘诀?一碗蹄花汤,卖了36年,到底有多好吃?只卖2道菜,老

  • 63岁时汤和主动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什么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汤和

    在我国历史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接一个朝代的更替。在一个新的朝代诞生前,总是会有一位领袖人物靠着自己过人的本事夺得天下。这些开国皇帝,他们都有各自的过人之处,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需要能人志士的辅佐才能获得成功。有意思的是,开国功臣在国家稳定之后,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

  • 苏伯汤和罗宋汤的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搞笑记标签:汤和

    生活中的美食非常多,有的家庭主妇总喜欢做各种美食给家人和孩子吃,其中罗宋汤应该有不少人吃过,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罗宋汤还有另一称呼,那就是红菜汤,这种美食的做法并不复杂,制作过程中会用到不少用料,并受到不少人喜爱,那么苏伯汤和罗宋汤的区别有什么?苏伯汤和罗宋汤是不一样的,它们在用料、口感、做法上都会有

  • 朱元璋为何杀傅友德,纵容胡惟庸害死刘伯温,却让汤和得了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韩信标签:汤和

    一、导言其实,那些开国帝王者中有个性者,占据了绝大多数,甚至可称之为:无个性不帝王!如刘邦,一说就是流氓皇帝。当然还有朱元璋,一提便是残暴多疑。不过,这些个性标签,难免以偏概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言,则不会深究。这就如过去丰收后的舞龙一样。有种解读是:我种了一年的田,不是求雨就是准备求雨,跪得我都忘

  • 朱元璋问汤和:为什么不愿帮他射杀黑熊?汤和机智回答躲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汤和

    有一天,朱元璋去打猎,树林中的一头黑熊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连射了好几箭都没有射中。朱元璋转身对跟着他的大臣说:“你们谁要是能帮朕射中那只熊,朕一定重赏他。”众臣听完,纷纷搭弓射箭跃跃欲试,只有汤和默不作声。 汤和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元璋的发小。成年后,汤和加入了红巾军,朱元璋正是在他的邀请下才加入了

  • 一块煎饼奠定了朱元璋和汤和之间的关系,难怪汤和一族与大明同寿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汤和

    《朱元璋传》这本书很清晰地描述出了汤和在朱元璋心中为什么可以一直不受怀疑,享受大明朝几百年的庇佑,这和他们小时候的这场相见是分不开的。汤和和朱元璋是从小的伙伴,两人的遭遇几乎相同,但是成年后的汤和却是在洪武一朝活下来的寥寥数人中的一员。汤和为什么没有被清算,除了他自己知道进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蓝玉案后,朱元璋召冯胜、汤和进京,为何汤和善终,冯胜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汤和

    历朝历代的开国将领在辅佐的皇帝登上皇位后,都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创业之初,正是打天下的时候,领导者都求贤若渴,对手下将领推心置腹,乃至兄弟相称。但是,一旦强敌已灭,皇帝坐稳了江山,安定代替动乱,却又催生出猜忌。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皇帝看待这些昔日老伙计的目光必然不同,他势必要做出抉择

  • 朱元璋不杀汤和不是因为关系好,而是汤和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汤和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除了汤和善终,其余的真谈不上善终。不过汤和也确实有数,他深知帝王的凶险,所以从不居功自傲。是以在朱元璋心中,汤和是个没野心的人,这才让其在后来,对手下功臣下手时,放了汤和一马。不过有人曾评,汤和能够善终,是因为和朱元璋达成了生死协议。而且在朱元璋杀,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勋时,完全倒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