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远征噶尔丹,用大炮轰死亲舅舅,雍正:舅舅是条狗

康熙远征噶尔丹,用大炮轰死亲舅舅,雍正:舅舅是条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3/12/4 14:12:06

清军入关之前,能征善战的将领确实很多,但入关以后,若能称得上名将的,确实很少。例如图海、年羹岳钟琪、傅恒等人,不过是会用人海战术而已,但有一人,可以说是康熙手下的第一悍将,当年打败沙俄、勇征准噶尔,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名叫佟国纲。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评价他:不过是我大清的一条狗!

佟国纲的身份特殊,他的妹妹是康熙的生母孝惠章皇后,他的侄女是康熙的皇后(孝懿仁皇后),也就是说,他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佟国纲还有个弟弟非常出名,名叫佟国维,是康熙身边近十年的宰辅。佟国纲所在的佟氏一族,在康熙时期是最为显赫的家族。康熙的外公佟图赖,原本是汉军旗正蓝旗的人,康熙登基后,将母亲一族抬入镶黄旗,佟国纲是康熙的大舅舅,所以得到康熙的重用。

早在三藩之乱时,康熙疲于应对内乱,无暇顾及北方边境,野心勃勃的沙俄趁机侵入我国东北。佟国纲在三藩之乱时,就立下大功,此后他被派往北境,和彭春一起,在雅克萨抵御沙俄。佟国纲面对嚣张的沙俄士兵,发誓一定要夺回故土(清朝祖先生活在关外),他一马当先,斩杀敌将六名,他的耳朵也因此受伤,在雅克萨把沙俄打得落荒而逃。

清朝取得雅克萨大捷后,沙俄有些畏惧,当时康熙也想把精力放在平定准噶尔之乱上,所以想和沙俄和谈。派遣索额图前去和沙俄谈判,希望双方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境纷争问题,佟国纲被委派为索额图的副手,到尼布楚参与谈判。

当时正值冬天,索额图、佟国纲带领500多人一路向北长途跋涉,风雪交加,包括索额图在内的人,都以天气原因放慢行程,唯有佟国纲鼓舞众人:“我等代表大清,必要克服艰难险阻,鼓舞士气,以震慑沙俄。”于是大家众志成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尼布楚。

在谈判过程中,索额图屡次退让,只有佟国纲坚持按照康熙的要求,威武不屈,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在贝加尔湖以东,以外兴安岭为界的10万多平方公里都归清朝所有。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贝加尔湖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条约中,放弃了贝加尔湖,这也是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尼布楚条约》不算丧权辱国,毕竟,远东10万平方公里,包括库页岛在内,都划到清朝名下,有得有失。

沙俄毕竟贼心不死,他们继续支持准噶尔叛乱,康熙不惜御驾亲征,让亲哥哥福全来担任大将军、佟国纲担任左军副将,年轻的大阿哥胤褆也参与战斗。当时噶尔丹有沙俄支持,而且兵强马壮,非常嚣张。康熙的大军前来试,噶尔丹布下驼阵,康熙不敢贸然进攻。佟国纲向康熙建议:“驼阵虽然强大,但骆驼是活的,只要用大炮持续轰炸,驼阵必自乱方寸。”

于是,在佟国纲的建议下,康熙用20多门大炮,让噶尔丹损失惨重,佟国纲带领众将士,用冷兵器血战噶尔丹,噶尔丹溃败,仓皇逃走,但佟国纲也没有活着回来。因为佟国纲为了引开驼阵,在康熙开炮的时候已经杀进去,最终被康熙的火炮轰死。但不管怎样,康熙第一次打败噶尔丹,佟国纲功不可没。

佟国纲死后,康熙亲自迎接他的灵柩,并且让众位皇子出宫相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清史稿》记载,康熙伤心不已,对着佟国纲的灵柩说:尔以肺腑之亲,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惟忠生勇,尔实兼之!”(小编译:你和我是至亲的人,但你奋勇杀敌,甘愿为我赴汤蹈火,忠勇兼得。)

佟国纲看似辉煌的一生,被康熙称为至亲之人,但到了雍正朝,却换了说法。雍正登基时,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因为支持八爷胤禩,成为雍正的政敌,后来被雍正借故杀掉,佟氏一门的顶梁柱隆科多也遭到雍正打压,当时有人为鄂伦岱求情,说他父亲佟国纲乃是康熙朝的大功臣,雍正为了杀鄂伦岱,对众人说:“佟国纲不过是我大清的奴才,一条狗而已。”此言一出,再也无人敢求情。

笔者认为:评价一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祖国的统一有没有贡献,很显然,佟国纲是有重大贡献的。作为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忠勇可嘉,是康熙麾下的得力悍将,康熙对他比较尊敬。但雍正为了打击佟氏一族,也为了杀掉其鄂伦岱,不惜将(康熙的)舅舅说成是一条狗,确实让人寒心。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康熙西征噶尔丹曾祭扫贺兰山,还写诗为宁夏做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噶尔丹

    康熙《横城堡渡黄河》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特别说明: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康熙帝玄烨从北京出发,帅师亲征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三月二十四日,从盐池出发,沿长城内侧的宁盐大道到达灵武市横城驻宿,写下了这首诗。="1933ab21ca99b10d3d3d1

  • 康熙晚年平定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到底有多么惨烈?草原记得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噶尔丹

    乌兰布统景区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 ,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美丽神奇的乌兰布统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这里野花遍野,最是“风吹草地见牛羊”!“乌兰布通”系蒙古语,汉语的意思是“红山梁”。据说早先这里只是一座孤

  • 蓝齐儿有历史原型吗?她嫁给噶尔丹以后,康熙为啥还要征讨准噶尔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噶尔丹

    蓝齐儿,这个人和她的母亲容妃一样,都是《康熙王朝》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但是这个人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她凸显出了封建时代的和亲制度。清朝号称是民族政策最成功的一个封建王朝,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无论汉唐多强大,都把长城当成重要的防备工具,始终以戍边之军作为王朝的屏障。可是清朝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不仅没有重兵

  • 一代枭雄噶尔丹,雄心壮志如成吉思汗,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噶尔丹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就除掉了当时权倾朝野且结党营私的鳌拜,之后平定三藩解决台湾问题等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康乾盛世,在位60年,雄才伟略,被后世很多学者称为“千古一帝”可身为这样伟大的帝王也同样有对手,那就是当时的噶尔丹,噶尔丹算是康熙帝一生的强劲对手了,曾经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

  • 噶尔丹想与沙俄结军事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康熙,为什么泡汤?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噶尔丹

    “毅说人文与历史”今日导语:噶尔丹执政后期,渴望同沙俄结盟来共同对付清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幸亏沙俄内外交困,噶尔丹的阴谋没有得逞,不然清朝腹背受敌肯定会受到重创。17世纪,沙皇俄国向东不断蚕食西伯利亚的土地,边境延伸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和叶尼塞河上游地区,逼近了噶尔丹的准噶尔部落。最开始时,沙皇俄

  • 野心勃勃的噶尔丹试图恢复成吉思汗国时的光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噶尔丹

    当东蒙古人归顺以后,企图复辟成吉思汗帝国的西蒙古人成了清朝最大的敌人。以卫拉特人为主的西蒙古人在15世纪时再度活跃起来,他们在1434年至1552年间统治着整个蒙古地区,但后来被东蒙古的阿勒坦汗赶到科布多甚至更西的地区。西蒙古人有四个主要的联邦民族: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这四个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动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噶尔丹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为什么康熙对噶尔丹'三顾茅庐'?他有什么资格有这样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噶尔丹

    为什么康熙噶尔丹对'三顾茅庐'?他有什么资格有这样对待?“万事皆有因”。这句话不外乎是正确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原因有好有坏罢了。就像历史中发生的任何一次战争都是有导火索的。他们不是为了想要得到的更多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就是为了生存下去的被迫无奈。“适者生存”,各个国家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动

  • 三征西陲,扫平噶尔丹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噶尔丹

    帝王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在位:1661—1722享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陵寝:景陵(清东陵)子女:35子,16女皇后:赫舍里氏继位人:胤禛(雍正)青史语录“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

  • 为何感觉噶尔丹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了?噶尔丹不是实力堪比清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噶尔丹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以我只能简单说一下。一、噶尔丹的实力无法与满清抗衡表面上看,噶尔丹的控制范围很大,但实际上基本是人口稀少的牧区。噶尔丹自身的兵力和部署并不多,就算加上新控制的新疆地区,总人口也不过一百万人。当然,按照游牧民族的标准,噶尔丹应该能出十万以上的大军。不过,伽尔丹的很多部署都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