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之前,能征善战的将领确实很多,但入关以后,若能称得上名将的,确实很少。例如图海、年羹尧、岳钟琪、傅恒等人,不过是会用人海战术而已,但有一人,可以说是康熙手下的第一悍将,当年打败沙俄、勇征准噶尔,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名叫佟国纲。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评价他:不过是我大清的一条狗!
佟国纲的身份特殊,他的妹妹是康熙的生母孝惠章皇后,他的侄女是康熙的皇后(孝懿仁皇后),也就是说,他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佟国纲还有个弟弟非常出名,名叫佟国维,是康熙身边近十年的宰辅。佟国纲所在的佟氏一族,在康熙时期是最为显赫的家族。康熙的外公佟图赖,原本是汉军旗正蓝旗的人,康熙登基后,将母亲一族抬入镶黄旗,佟国纲是康熙的大舅舅,所以得到康熙的重用。
早在三藩之乱时,康熙疲于应对内乱,无暇顾及北方边境,野心勃勃的沙俄趁机侵入我国东北。佟国纲在三藩之乱时,就立下大功,此后他被派往北境,和彭春一起,在雅克萨抵御沙俄。佟国纲面对嚣张的沙俄士兵,发誓一定要夺回故土(清朝祖先生活在关外),他一马当先,斩杀敌将六名,他的耳朵也因此受伤,在雅克萨把沙俄打得落荒而逃。
清朝取得雅克萨大捷后,沙俄有些畏惧,当时康熙也想把精力放在平定准噶尔之乱上,所以想和沙俄和谈。派遣索额图前去和沙俄谈判,希望双方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境纷争问题,佟国纲被委派为索额图的副手,到尼布楚参与谈判。
当时正值冬天,索额图、佟国纲带领500多人一路向北长途跋涉,风雪交加,包括索额图在内的人,都以天气原因放慢行程,唯有佟国纲鼓舞众人:“我等代表大清,必要克服艰难险阻,鼓舞士气,以震慑沙俄。”于是大家众志成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尼布楚。
在谈判过程中,索额图屡次退让,只有佟国纲坚持按照康熙的要求,威武不屈,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在贝加尔湖以东,以外兴安岭为界的10万多平方公里都归清朝所有。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贝加尔湖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条约中,放弃了贝加尔湖,这也是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尼布楚条约》不算丧权辱国,毕竟,远东10万平方公里,包括库页岛在内,都划到清朝名下,有得有失。
沙俄毕竟贼心不死,他们继续支持准噶尔叛乱,康熙不惜御驾亲征,让亲哥哥福全来担任大将军、佟国纲担任左军副将,年轻的大阿哥胤褆也参与战斗。当时噶尔丹有沙俄支持,而且兵强马壮,非常嚣张。康熙的大军前来试,噶尔丹布下驼阵,康熙不敢贸然进攻。佟国纲向康熙建议:“驼阵虽然强大,但骆驼是活的,只要用大炮持续轰炸,驼阵必自乱方寸。”
于是,在佟国纲的建议下,康熙用20多门大炮,让噶尔丹损失惨重,佟国纲带领众将士,用冷兵器血战噶尔丹,噶尔丹溃败,仓皇逃走,但佟国纲也没有活着回来。因为佟国纲为了引开驼阵,在康熙开炮的时候已经杀进去,最终被康熙的火炮轰死。但不管怎样,康熙第一次打败噶尔丹,佟国纲功不可没。
佟国纲死后,康熙亲自迎接他的灵柩,并且让众位皇子出宫相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清史稿》记载,康熙伤心不已,对着佟国纲的灵柩说:尔以肺腑之亲,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惟忠生勇,尔实兼之!”(小编译:你和我是至亲的人,但你奋勇杀敌,甘愿为我赴汤蹈火,忠勇兼得。)
佟国纲看似辉煌的一生,被康熙称为至亲之人,但到了雍正朝,却换了说法。雍正登基时,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因为支持八爷胤禩,成为雍正的政敌,后来被雍正借故杀掉,佟氏一门的顶梁柱隆科多也遭到雍正打压,当时有人为鄂伦岱求情,说他父亲佟国纲乃是康熙朝的大功臣,雍正为了杀鄂伦岱,对众人说:“佟国纲不过是我大清的奴才,一条狗而已。”此言一出,再也无人敢求情。
笔者认为:评价一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祖国的统一有没有贡献,很显然,佟国纲是有重大贡献的。作为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忠勇可嘉,是康熙麾下的得力悍将,康熙对他比较尊敬。但雍正为了打击佟氏一族,也为了杀掉其鄂伦岱,不惜将(康熙的)舅舅说成是一条狗,确实让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