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没遇到清朝的康熙,换个王朝,噶尔丹能统一天下吗?

如果没遇到清朝的康熙,换个王朝,噶尔丹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兄弟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4/1/28 11:27:44

历史上,历代英雄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时代的机遇密不可分。

准噶尔汗国的缔造者噶尔丹,将卫拉特蒙古从一个松散的联盟提升到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他改变了卫拉特对清的忠诚传统,开了长达70多年的清准战争。噶尔丹建立了近80年的汗国,与三位开国皇帝交手,堪称一方霸主。那么如果他的对手不是康熙,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再创元朝的辉煌呢?

噶尔丹的崛起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偶然的机会,二是活佛的威望,三是骑兵如风,四是枪械的使用,五是对蒙古的复兴的决心。很明显,一旦改朝换代,一些成功的成分就会消失。而且就算不是康熙,也会有别的朝代的强者来替代康熙,所以,噶尔丹并不是生不逢时,如果是在别的朝,噶尔丹虽然是一代枭雄,也不可能一统天下。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运气。

我们经说,时代造就了一位皇帝(宰相或当代的商人),噶尔丹也是如此。让我们来看看噶尔丹的五大成功因素,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如果这些因素本身都是偶然的,改朝换代噶尔丹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噶尔丹幼年时,西藏格鲁派将噶尔丹视为八世温莎的转世。噶尔丹在藏求学后,因其优异的成绩而被五世达赖看中。噶尔丹在返回准噶尔后,在卫拉特一带是一位有宗教地位和学识渊博的活佛,得到了广大信徒的拥护。但黄教是在明朝初期发展起来的,其实噶尔丹的地位在其他王朝中已经没有任意义了。

而速度极快的弯刀在骑兵上的优势,即使是虚弱的南,也能在蒙古人全盛时期坚持几十年,所以噶尔丹想要靠着骑兵的力量一统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一来,噶尔丹仅存的枪械能力,在与其他科技发达的势力对比下,优势也荡然无存。

噶尔丹在外征战,内忧外患,没有一个稳固的后盾,历史原因埋下隐患。

噶尔丹的背景比较复杂,他从小就是一名灵童,拜入藏,成了一名活佛,这也是他在部族中地位尊崇的重要原因;哥哥僧格台吉死后,噶尔丹靠着和硕特首领和达赖的支持,才能坐上了族长的宝座,按照父死子继的惯例,这一次的台吉之位,应该会落在僧格的儿子身上,但结果却不是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

可见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那心中的恨意,他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之辈,他出兵拉萨,洗劫了拉萨,杀死了拉藏汗,囚禁了达赖,成立了一个由准噶尔统治的傀儡政权。

这种人,当然不会接受噶尔丹的登基大典,但是阿拉布坦年小,只能忍气吞声,在噶尔丹的逼迫下,策妄阿拉布带着他的部下逃了出来,造成了准噶尔的分裂。

噶尔丹攻打喀尔喀蒙古,防御薄弱,阿拉布坦乘胜追击,准备攻占故土,将噶尔丹困在他地不能再回。此战,双方都损失惨重。而且敌之敌即友之言,确有其事,策妄阿拉布坦为了打败共同的仇敌噶尔丹,与康熙有过密切的关系。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噶尔丹就算想要对付别的王朝,也是束手无策。

噶尔丹最大的靠山就是俄罗斯,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就算有卫拉特的精锐,也挡不住中原王朝的力量。

此时,大清、沙俄、噶尔丹三国势力,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俄罗斯雄心壮志,希望噶尔丹能够牵制大清,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吞并大清的北方。

噶尔丹一心想要恢复蒙元的疆域,于是趁着三藩起义和俄、清的领土纠纷,对蒙古各部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吞并。

对于清朝来说,东北和西北的战争是不能插手的,相比之下,想要恢复蒙元疆域的噶尔丹就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他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噶尔丹身上。

大清就是靠着骑术称霸世界的,就算八旗再没落,也有索伦兵这一支“满清”的精锐部队,再加上庞大的绿色军团和强大的国家支持,本身实力是不容小视的。

就算噶尔丹在蒙古铁骑上加入了西方的火枪和火炮,噶尔丹一路高歌猛进,所披靡。沙俄与噶尔丹之间的紧密合作,本质上是薄弱的。俄罗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噶尔丹成功的夺回自己的地盘。蒙古帝国数百年前统治欧亚,俄罗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战战兢兢,沙俄又怎会忘记;而噶尔丹一统北方,俄罗斯在远东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所以沙俄作为他的头号盟友,与噶尔丹的合作是有前提的,两国之间经常会有拉锯战。乌兰布通之役,沙俄军队对噶尔丹的火力支援越来越少,就算有最精锐的拉特铁骑,也抵挡不住中原王朝的力量。如果没有清朝的时代背景,噶尔丹的许多成就都会烟消云散,在没有枪械的情况下,单靠快马弯刀征服中原是不可能的。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被打得惨败,为何康熙依然不爽?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噶尔丹

    编者导读:(清朝专题/七)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我国西北辽阔的大草原上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厮杀不断。战斗历经数十年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和他所统领的部落脱颖而出,并赢得了最终的战斗。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些松散的部落,公元1676(康熙十五)年,噶尔丹在达赖喇嘛以及沙皇势力的支持下,对外正式宣布建立准噶尔汗

  • 噶尔丹为啥抓他侄子只派2000人马你看看准噶尔汗国王庭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准噶尔汗国一代枭雄噶尔丹最后败给了康熙和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联手,他输给康熙的战役大家都很熟悉,本文就不再多谈。咱们重点说说噶尔丹是如何在侄子那里翻车的,噶尔丹派去抓捕侄子的人马是2000人,结果被策妄阿拉布坦击败。噶尔丹知道自己侄子的威胁,那他为何还只派2000人去?噶尔丹的地位来自替兄长僧格复仇,

  • 被误解的噶尔丹,清朝与其部落征战70余年,战争不能避免吗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噶尔丹

    前言:在热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经典桥段:“康熙帝怒斥群臣”,有很多网友甚至能背出其中台词。其中康熙帝在大殿上,曾提到一句“噶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各位请记住噶尔丹这个名字,虽然在康熙帝三征噶尔丹之时,后者最终死于科布多,但噶尔丹身死后,准噶尔部势力却日益增长,清朝历三世70余年,直到乾隆帝

  • 康熙为什么非要杀掉噶尔丹,在准噶尔打了六十八年,原来是因为这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其实有一些大战的持续时长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平定准噶尔的这一战。那是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可是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算是彻底结束,足足打了六十八年。经历了大清国三个皇帝的统治历史,而且是康熙和他儿子穷尽一生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难题,那么准噶尔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一直派兵去攻打呢?其实这跟当时的边疆问

  • 噶尔丹杀害了无数蒙古人,为啥他们还一直将其视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噶尔丹

    我们都知道,噶尔丹在当时统一蒙古的时候,杀害了许许多多的蒙古人,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蒙古国却将他们看作是英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历史书中,常常会看到瓦刺部首领“也先”就是噶尔丹的祖辈,他一生最大的战绩就是统一蒙古东部,虽说是蒙古族,但是与成吉思汗家族并没有关系。噶尔丹并不简单,他是部落首领

  • 康熙平定三藩,又三次征战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否亏本?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噶尔丹

    因为一部《康熙王朝》,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清圣祖康熙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也为当时朝局不稳的大清,奠定了百年基业。对内,治理河患,推崇儒教、关公,为了增添民族认同感,他甚至还去祭拜了明太祖的陵墓;对外,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又三次征战噶尔丹,同时还和西方强国沙俄,签订了规划国界的《尼布楚条

  • 康熙远征噶尔丹,用大炮轰死亲舅舅,雍正:舅舅是条狗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噶尔丹

    清军入关之前,能征善战的将领确实很多,但入关以后,若能称得上名将的,确实很少。例如图海、年羹尧、岳钟琪、傅恒等人,不过是会用人海战术而已,但有一人,可以说是康熙手下的第一悍将,当年打败沙俄、勇征准噶尔,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名叫佟国纲。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评价他:不过是我大清的一条狗! 佟国纲的身份特殊,

  • 康熙西征噶尔丹曾祭扫贺兰山,还写诗为宁夏做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噶尔丹

    康熙《横城堡渡黄河》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特别说明: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康熙帝玄烨从北京出发,帅师亲征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三月二十四日,从盐池出发,沿长城内侧的宁盐大道到达灵武市横城驻宿,写下了这首诗。="1933ab21ca99b10d3d3d1

  • 康熙晚年平定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到底有多么惨烈?草原记得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噶尔丹

    乌兰布统景区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 ,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美丽神奇的乌兰布统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这里野花遍野,最是“风吹草地见牛羊”!“乌兰布通”系蒙古语,汉语的意思是“红山梁”。据说早先这里只是一座孤

  • 蓝齐儿有历史原型吗?她嫁给噶尔丹以后,康熙为啥还要征讨准噶尔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噶尔丹

    蓝齐儿,这个人和她的母亲容妃一样,都是《康熙王朝》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但是这个人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她凸显出了封建时代的和亲制度。清朝号称是民族政策最成功的一个封建王朝,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无论汉唐多强大,都把长城当成重要的防备工具,始终以戍边之军作为王朝的屏障。可是清朝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不仅没有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