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本期导读: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从古至今画竹子一直无人超越,竹子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也一直是谦虚、气节、刚正不阿的象征。徐悲鸿作为当代绘画大师,笔下的“万马奔腾”图让人震撼不已,但是在画竹子又怎样呢?既然在画坛,一直无人敢称超越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但是徐悲鸿却曾经为郑板桥改过画,并且还题了14个字,虽然被称为“画蛇添足”,但如今却也卖出了3500万的高价。
自古以来,文人墨士都喜欢收藏前辈名家的作品,徐悲鸿也不例外,他对郑板桥十分敬佩,并且赞扬有加,曾经评价:“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但是既然如此佩服,为何还要改郑板桥先生的画呢?
原因就是很简单,就是文人墨士都有着对画来以自己的审美去评判,因此发现不足的地方,就想要表现下自己。但是郑板桥的作品在当时也十分珍贵,但徐悲鸿还是仍然坚持画了6笔,但可惜的是画完就有悔意了。
虽然仅仅是改动了6笔,但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郑板桥绘画竹叶有着自己的独创墨法:“浓墨为面,淡墨为背”,这种画法不拘古法,别具一格,但却很少人能够融汇贯穿,学到精华。这幅作品因为年代问题,加上原作已经被收藏家买走,加以保存,所以能够找到的图片十分少,我们可以欣赏下郑板桥另外的作品。
郑板桥的浓墨淡墨结合的画法,让墨竹超凡脱俗,一幅胸有成竹的气势。但是徐悲鸿在上面添加的6笔,却毫无章法,没有时间的沉淀,虽然观众很难看出来,但是在很多专家面前,一眼便知。因此很多人认为徐悲鸿是“画蛇添足”,也因此,徐悲鸿当时悔意浓浓,便又在旁边加了14个字:“悲鸿得之,为补六笔,不能自己,罪过!”
加了这14个字后,让人也是哭笑不得,毕竟可以看出徐悲鸿潇洒耿直的性格,正如他笔下的马一般,有着豪爽的个性。因此这幅作品流传到至今,成为了郑板桥与徐悲鸿都有笔迹的珍品,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这幅作品的真假性也得到了认可,毕竟徐悲鸿题字加改画,从另一面相当于徐悲鸿鉴定为真品的作品,因此也拍卖出了3500万的高价。
对于是否是“画蛇添足”,徐悲鸿当时解释是因为看到哪一个地方过于空旷,认为在结构上不是很美观,因此就没忍住改了6笔。之后发现改了还不如不改,因此又题14字表达歉意。
其实在绘画上,徐悲鸿与郑板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性格上有着很相似的一点,那就是直爽,并且胸有成竹,最终也才能成为一代大师。虽然仍然有人认为是毁了郑板桥留世很少的珍品,但拍卖出3500万的高价也证明了这幅作品的价值并没有减少。
文|起源
起源|艺术小尾巴:
郑板桥如今的作品价值很高,不仅仅是艺术价值,更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这幅被徐悲鸿改过的画也没有因为徐悲鸿价格升高,甚至于有些平淡。比如郑板桥作品《竹石兰蕙图》在2011年拍卖出4600万的高价,作品《竹石图,立轴》在2011年拍卖出3795万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