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才子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蜀汉才子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2 更新时间:2023/12/16 10:33:09

蜀地多才子,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西汉末年的扬雄,都是享誉天下的人物。三国时期,蜀地处于蜀汉政权统治之下,也出现了不少才子,其中有一位堪称第一,此人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甚至被后世誉为“蜀中孔子”。不过,这位才子在政治上乏善可陈,一生只做了两件大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此人是谁?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谯周!谯周字允南,是益州巴西郡西充国县人,出生于201年。谯周家学渊源,父亲就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纬”。不过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谯周跟随兄长生活,虽然家里很穷,但他仍然坚持读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

成年后的谯周个子很高,“身长八尺”,不过长得一般,“体貌素朴”。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谯周终于学有所成,“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此时,益州已经发生了变化,刘备入主西川,成为益州牧。之后,刘备还发起汉中之战,击退曹操,夺取了汉中。博学多才的谯周也被刘备延揽到麾下,任命其为劝学从事。

二、劝刘备称帝

劝学从事是学官,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不过谯周却参与了蜀汉政权的建立。220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曹魏政权。消息传到蜀地,引起了震动,因为刘备向来以汉臣自居,如今却江山无主。于是,蜀地的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进,让刘备登基,延续汉朝的国祚。

第一批向刘备劝进的官员中就包括谯周,“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这些人以祥瑞、天文现象为契机,劝刘备称帝。于是在221年四月,刘备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三、劝刘禅投降

谯周没有进入蜀汉政权的权力核心,一直担任学官,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当时,姜维不断发起北伐,谯周上书反对,还写了一篇《仇国论》。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破绵竹,杀死诸葛瞻。消息传到成都,朝野震动,刘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有人提议投靠东吴,有人提出前往南中。

此时谯周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驳斥了上述两种观点,提出应该开城投降。谯周不愧是才子,思路敏捷,有理有据,将众人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刘禅采纳了谯周的建议,派人向邓艾投降,至此,蜀汉政权宣告灭亡。由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谯周的弟子,所以对师傅的评价很高,说谯周可以和董仲舒、扬雄相媲美。但王夫之却认为,“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那么您觉得谯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标签: 谯周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功臣楚国公:廖永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廖永安

    明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异姓生前不封王,所以国公是异姓大臣能够得到的最高爵位。明朝统治期间,加封国公的人并不多,朱元璋开国时只封了六个人,后来又封了三个,朱棣靖难时也只封了两个人而已。由此可见,国公在明朝地位显赫,非常重要。那么,朱元璋加封的第一位国公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北宋宰辅曹利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利用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1],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 西汉儒家丞相卫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卫绾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卫绾

    在职场上,员工一般都担心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其实这个道理在古代也一样,只不过在古代更加危险一些,如果某位大臣惹恼了皇帝,可能小命就要没了。那今天是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外,他就是西汉宰相卫绾。卫绾曾干了一件事,把汉景帝给得罪了,导致他一度遭到弃用。不过等汉景帝将刘彻立为太子后,他特意将卫绾召回,让他担任太子

  • 隋朝末淮南义军首领吴王:杜伏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伏威

    杜伏威(583年-623年5月2日),名尧,字伏威,以字行[1],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生平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大业九年(613年)逃窜到长白山(今山东章

  • 隋朝末江南义军首领梁皇帝:萧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萧铣

    萧铣(583年-621年),南兰陵中都里人,隋末天下大乱,于大业十三年(617年)称梁王,次年称帝。梁政权最终被唐朝所灭,萧铣被处决于长安。生平后梁宣帝曾孙,祖父萧岩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弟,在西梁灭亡时逃亡陈朝,陈朝灭亡后被隋文帝所杀。铣少时家贫,605年杨广登基因隋炀帝之蕭皇后外戚身份,被任命为罗川

  • 隋朝末中原义军首领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篡位,废皇泰帝,自称“大郑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败于李世民,被唐朝流放到巴蜀,遇仇而死。早期经历王世充的祖先原为西域人,字行满,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

  • 隋朝末中原河北义军首领夏国皇帝:窦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3日),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隋末民变领袖之一,于乐寿称王改元。后在虎牢之战中兵败被俘,遭斩首于长安。窦建德世代务农,曾担任里长,“重然许,喜侠节”[1]。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召民众远征高句丽,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因协助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仁恭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阳节度使,遭其子刘守光所废。后守光败于晋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处死。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简介刘仁恭跟随父亲刘晟担任原范阳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范阳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守光

    刘守光(?-914年2月12日),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桀燕国建立者,为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发动兵变,夺父位自立,又称帝。后被李存勗讨伐,斩杀。简介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4]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部将李思安攻幽州(今北京市),而当时刘仁

  • 五代时期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茂贞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之一,五代时期岐国君主。宋文通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母卢氏。早期迅速扩张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宋文通时为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节度首邑)辖下博野军士卒,派驻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凤翔(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