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僧格林沁进剿太平军,被誉为清朝勇士,16岁少年:一招他都接不住

僧格林沁进剿太平军,被誉为清朝勇士,16岁少年:一招他都接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谈百科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3/12/17 21:47:49

提到晚清时期的名将,很多人都会想到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还是因为晚清时期八旗士兵的战斗力已经很弱了。但是在当时的八旗兵中,还是有一位名将,那就是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参加对太平天国和对英法联军的战斗,在清朝内部立下赫赫战功。

僧格林沁

从公元1825年,僧格林沁入京承袭爵位,就担任了正蓝旗和镶嵌白旗都统,一人担任这两个要职,被称为“僧王”,也可见当时皇帝对他的赏识。在《清史》记载中:

僧格林沁忠勇朴诚,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为长城。治军公廉无私,部曲诚服,劳而不怨。其殄寇也,惟以杀敌致果,无畏难趋避之心。剿捻凡五年,扫穴擒渠,馀孽遂为流寇,困兽之斗,势更棘焉。继事者变通战略,以持重蒇功,则僧格林沁所未暇计及者也。然燕、齐、皖、豫之间,讴思久而不沫,於以见功德入人之深。有清藩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看到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军实力渐渐壮大,咸丰皇帝坐不住了。咸丰皇帝任命僧格林沁为全权军事代表,指挥进剿太平军。此后,僧格林沁率领清军多次战胜太平军,咸丰皇帝册封僧格林沁为“湍多巴图鲁”,意思是“满清第一勇士”。到1855年,僧格林沁率部再战太平军,剿灭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林凤祥等太平军名将。

僧格林沁

公元1859年,英法部队卷土重来,入侵我国天津大沽口地区。此时,奉命主持大沽口防御的僧格林沁,下达命令坚决反击英法侵略者,他站在城墙上指挥战斗,最终清军击毁敌人战舰三艘,击伤入侵敌人四百六十四人。大沽口保卫战,是清王朝对西方列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决心。

公元1865年,山东地区捻军重新聚集,咸丰皇帝派遣僧格林沁带领一万名清军进驻山东。僧格林沁面对的敌人是捻军张宗禹部,张宗禹部兵力不多,同清军正面对抗,完全没有胜算。于是,张宗禹采取迂回的战术,利用捻军熟悉当地地形,用小股部队骚扰清军,清军建功心切,被引诱后,不停地绕圈子。

张宗禹

同年四月,在曹州一带,张宗禹设好埋伏,已经人倦马疲的僧格林沁率领的骑兵,陷入捻军重重包围圈中,最终清军惨败,僧格林沁只携带了几名军官逃出包围圈。那么僧格林沁是如何被杀呢?在《清史稿》的记载中:

至曹州北高庄,贼拒战。军分三路合击,皆挫败,退荒庄,遂被围,兵不得食,夜半突围乱战,昏黑不辨行,至吴家店,从骑半没。僧格林沁抽佩刀当贼,马蹶遇害。时四月二十四日也。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鼇同殉於阵。

原来,在逃跑过程中,僧格林沁掉下马来,这时突然冲出一个少年,僧格林沁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少年用菜刀结果了性命。堂堂“僧王”死在了一个少年之手,这个少年名叫张皮绠,他奉命在此处埋伏清军。他杀掉僧格林沁后,不知道此人就是清军的首领,只是把僧格林沁的黄马褂给扒掉了,众人看到黄马褂,才知道张皮杀死的是“僧王”僧格林沁。

张皮绠

因为这件事,十六岁的张皮绠非常风光,受到了张宗禹的器重。但是好景不长,捻军被清军清剿,逃出生天的捻军们纷纷隐姓埋名,而张皮绠也改了自己的名字,潜逃回了老家。张皮绠每天都谨言慎行,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是在一次酒宴上,张皮喝醉了酒,在旁人的恭维下,张皮绠口出狂言,说:“你们知道爷是谁吗?知道以前死在曹州的清朝大官吗?都吹嘘他是满清第一勇士,我一招就把他杀了,哈哈哈。”

张皮绠返乡

张皮这番话宣扬出去,第二天,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派人将张皮给抓走,在张皮绠家里搜出了僧格林沁的朝珠,查证了张皮的罪行。此后,张被押往济南,在闹市被处于凌迟处死。张皮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因为吹牛皮,忍受千刀万剐的痛苦,凄惨死去。

标签: 僧格林沁

更多文章

  • 内蒙古东部游二十二孝庄皇后嘎达梅林僧格林沁故里通辽暴雨走赤峰

    历史人物编辑:小刘看剧集标签:僧格林沁

    第十七天7月25日星期日:通辽---赤峰全程4小时23分钟 约363.2公里 途经:大广高速、丹锡高速通辽住宿离火车站太近,早上五点多就开始放喇叭说他家有早餐,一直到我们九点半离开,本来想晚点走,吃一家朋友说好吃的饺子,再休息一下。最后决定吃完饺子就不休息了,路上换着休息。如今的火车站,汽车站已经不

  •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八旗战斗力如何,还出过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僧格林沁

    清军入关以后,因为生活日益舒适,八旗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在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斗力已经无法和昔日的手下败将抗衡,被吴三桂打得狼狈不堪,最后还是靠着绿营才击败了对手。此后虽然清朝历代皇帝一直有意重新加强八旗军的战斗力,不过见效甚微。除了关外八旗因为生活艰苦,多少还保留了一些战斗力外,其他的八旗军的战

  • 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大将,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他的死注定了满清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僧格林沁

    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出现在僧格林沁,基本就是个白痴角色。然而历史上,僧格林沁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先后参加过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捻军叛乱。战功赫赫。他其实是清朝最后的希望。僧格林沁的祖先是蒙古科尔沁的后裔,是成吉思汗弟弟卓赤黑萨尔的嫡系后裔。由于出身贵族,世代统领蒙古骑兵。咸丰三年,

  • 能够打败僧王僧格林沁的张宗禹是谁?他又有哪些惊人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僧格林沁

    僧王僧格林沁,他是道光皇帝的外甥,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晚清的时候,流传着一种说法,南有曾帅(曾国藩),北有僧王僧格林沁。这位僧王确实是员虎将,他治军严格,又爱兵如子,深受士兵爱戴。在战场上,僧王的打法都很刚猛,所过之处,都势如破竹。所以,他并不是空有架子的关系户,而是实打实的战场杀神。但这位杀

  • 蒙古骑兵的绝唱:僧格林沁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僧格林沁

    在世界历史上,蒙古骑兵曾横扫欧亚大陆,且蒙古汗国创造的版图面积,旷古烁今。不过,随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阶段,在近代战争的模式下,在中世纪独霸天下的蒙古骑兵,光辉再也不复存在。而晚清僧格林沁王爷之死,更可理解蒙古骑兵的绝唱。1、力挽狂澜清朝乾隆帝中期开始,清朝满蒙贵族就陷入极端腐朽的状态。而生活在道光时

  • 巅峰时期的僧格林沁,究竟有多牛?南有曾帅、北有僧王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僧格林沁

    有清籓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清史稿》作为清朝政权最铁杆的政治、军事联盟,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并于中原地区建立稳固的大一统政权,离不开蒙古盟友的大力支持。康熙皇帝之所以给出“长城无用论”,也正是因为有蒙古这样一个强大的盟友镇守北方、稳定边疆。对于

  • 僧格林沁去世以后,为何造成了清王朝军事上变革?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僧格林沁

    满清王朝入关的基础,其首创在于八旗制度,由于满清贵族在入关之时人口较少,因此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当时的八旗子弟几乎个个骁勇善战,加上统治者本身也不吝惜赏赐,使得在入关以后,很多的八旗子弟身上都背上了世袭的身份,一个个俨然拥有贵族的身份。但这样一来也削弱了清王朝八旗军的战斗力,因为在入关以后,这些

  • 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为什么不采取夜战偷袭的战术?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僧格林沁

    八里桥之战可以说是整个清朝骑兵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的失败,也彻底把清政府推向了不可逆转的深渊。其实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不是在大白天和敌人的枪炮硬拼。首先是地形上的选择。僧格林沁认为,骑兵最有利的地形就是开阔的平原地形,但他没有想到,敌人也十分适合在这种地形作战。僧格林沁作为蒙

  • 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这个人虽然与成吉思汗有点关系,是成吉思汗二弟的后人,但毕竟年代相隔甚远,早期他的家里依旧很贫穷,直到十四岁的时候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他的仕途开始通顺起来。自此之后,他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用,被派去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多次击溃太平军,虏获林凤祥、李开

  • 僧格林沁,最早与清廷联姻的科尔沁左翼后旗最后的荣耀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僧格林沁

    友情提醒:本文大概有六千九百字,极其枯燥,慎入。嫩科尔沁蒙古因为归附清朝最早,联姻最多,在清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为世人所熟知。其中又以科左后旗是最早和清室联姻的,本文就是简单的叙述科左后旗的历任扎萨克、几个世袭爵位以及满蒙联姻的情况。科尔沁部的来龙科尔沁蒙古属于漠南蒙古,归属哲里木盟,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