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内蒙古东部游二十二孝庄皇后嘎达梅林僧格林沁故里通辽暴雨走赤峰

内蒙古东部游二十二孝庄皇后嘎达梅林僧格林沁故里通辽暴雨走赤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刘看剧集 访问量:4134 更新时间:2024/1/26 12:32:52

第十七天7月25日星期日:通辽---赤峰全程4小时23分钟 约363.2公里 途经:大广高速、丹锡高速

通辽住宿离火车站太近,早上五点多就开始放喇叭说他家有早餐,一直到我们九点半离开,本来想晚点走,吃一家朋友说好吃的饺子,再休息一下。最后决定吃完饺子就不休息了,路上换着休息。如今的火车站,汽车站已经不是过去最繁华最热闹,进出最主要的地方,反而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了。

7 月 25 日 9 点吃喜家德饺子,这家饺子好的出奇,调的料汁就很讲究,餐具柜特别干净,还布置得当。饺子好吃,完全是手工制作,明厨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的开店政策也相当的好,鼓励帮扶连锁共赢,有兴趣的可以搜着了解一下。回到西安,发现在北大街靠近钟楼的路西有一家喜家德饺子。

通辽本来不在计划里,但是乌兰浩特到赤峰有点远,在来的路上,到霍林郭勒市以后才了解它管着霍林郭勒,是地级市。如果说是孝庄皇后,曾格林沁,嘎达梅林的故乡就如雷贯耳了。

早上吃完饺子,去辽河公园加深印象。公园整洁,绿植修剪的很好,有不少人在骑行锻炼。

辽河水量充沛,薰衣草,鸟,绿树花草很丰茂。野鸭子瘦小精干,有一个抓住了一条鱼,他们开始抢,最后抓住鱼的鸭子没有守住鱼,被一个身体更壮大一点的鸭子抢走了。

出发找高速的时候宾馆打电话,我们的学生把书包落下了。一个车回去取,要不是辽河公园游玩,这个时候走的就远了。

我们车开到一个加油站旁边的桃园里等候,我们几个在桃树下捡小桃核,回来给我编制了两个手串,平利有钻眼的钻子。现在已经盘的发亮了,带上自己捡的桃核手串,比较有纪念意义。

茂盛对学生娃说,我错了,不该告诉你爸,应该让他们直接邮寄回家,害的你还要做作业。我说你还是不老练,应该把书包藏到窗户外面去,一路就不用做作业了,大不了邮寄回去。我俩把嘉怡说的眼睛睁得老大,还带这么玩的。

对讲机得到消息老庄过来了,一起出发。通辽去赤峰高速和国道差的时间多,就决定走高速,可是,一路走了好久才上到高速。

11:40 在通辽南上高速 15:20 赤峰下高速。

在通辽到赤峰的高速路上遭遇了暴雨,这是我开车遇见最大的暴雨,最快速雨刮器只能让我看到一线天,刮过去的瞬间可以看见外面是水的世界,看不见路面,都是水,不知道深浅,我不知道前车是停还是在走,雨大的笼盖四野,还害怕后面的车看不见我们的车。高速路全是水气,漫天的雨水瓢泼而下,我不敢减速,怕后面的大型重卡冲击而来。

有人说,谁知道哪块云彩下雨,我们能看见云的颜色深与淡,投入深色云区,眼见着就雨下如注。水火无情,我们走后,看到报道通辽市区也有地方水深过腰,不知道什么情况,就像刚结识了一个朋友,他却出事了,心里有点难受。

红山文化很有名,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母系社会时期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014年10月16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通过对红山文化人塑像进行研究和对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居民人骨进行鉴定,初步可以认定分别生活在距今6700年前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先民为蒙古人种。

到了通辽和赤峰,不得不说辽帝国。苏伶属于新锐历史学家,她的《契丹简史》公正客观的描述了辽帝国的情况,一改我从小认为的杨家将敌人的印象。

契丹帝国在最强盛的时候,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大片疆域,南到河北、山西北部,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抵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完颜阿骨打建立国号的时候说:契丹是铁,虽然硬容易秀,我们叫金。

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耶律隆绪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大辽"。1125年被金朝所灭 。不算耶律大石的西辽和其他辽,辽有218年度国祚。

在与宋朝对峙的时期里,契丹帝国达到鼎盛,一度阻断了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以至于欧亚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已经沦陷在契丹的铁骑下。于是“契丹”这个词成了中国的代称。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依然把中国称为“契丹”。

蒙古人把辽和金都当做汉人看待,把宋叫蛮。

普通人学点历史主要是方便旅游读书看电影,有话题寻开心。专业学历史太枯燥。

在这里有个重要的盟约要知道一下,别被忽悠,宋经济很发达,有的是钱,在互相不能消灭对方情况下,对于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花点钱补贴一下换来上百年安宁,何乐而不为,这是自己的拙见。现在的税收政策也是搞平衡,做好公共服务,补贴穷人,让最底层人们都有希望才不会造成社会动荡。

宋辽澶渊之盟共有四项内容:1.契丹、宋王朝约为兄弟,宋真宗年长为哥哥,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幼为弟弟,宋真宗喊萧绰(萧太后)为叔母,两国定期派使者互访;2.宋王朝每年向契丹交二十万匹绢帛,十万两白银;3.两国沿边州军各自守卫各自的疆土,两地军民不得交侵,也不准收容对方逃亡过来的盗贼等;4.两国都不准在边境建造城堡,改移河道。

标签: 僧格林沁

更多文章

  •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八旗战斗力如何,还出过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僧格林沁

    清军入关以后,因为生活日益舒适,八旗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在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斗力已经无法和昔日的手下败将抗衡,被吴三桂打得狼狈不堪,最后还是靠着绿营才击败了对手。此后虽然清朝历代皇帝一直有意重新加强八旗军的战斗力,不过见效甚微。除了关外八旗因为生活艰苦,多少还保留了一些战斗力外,其他的八旗军的战

  • 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大将,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他的死注定了满清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僧格林沁

    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出现在僧格林沁,基本就是个白痴角色。然而历史上,僧格林沁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先后参加过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捻军叛乱。战功赫赫。他其实是清朝最后的希望。僧格林沁的祖先是蒙古科尔沁的后裔,是成吉思汗弟弟卓赤黑萨尔的嫡系后裔。由于出身贵族,世代统领蒙古骑兵。咸丰三年,

  • 能够打败僧王僧格林沁的张宗禹是谁?他又有哪些惊人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僧格林沁

    僧王僧格林沁,他是道光皇帝的外甥,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晚清的时候,流传着一种说法,南有曾帅(曾国藩),北有僧王僧格林沁。这位僧王确实是员虎将,他治军严格,又爱兵如子,深受士兵爱戴。在战场上,僧王的打法都很刚猛,所过之处,都势如破竹。所以,他并不是空有架子的关系户,而是实打实的战场杀神。但这位杀

  • 蒙古骑兵的绝唱:僧格林沁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僧格林沁

    在世界历史上,蒙古骑兵曾横扫欧亚大陆,且蒙古汗国创造的版图面积,旷古烁今。不过,随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阶段,在近代战争的模式下,在中世纪独霸天下的蒙古骑兵,光辉再也不复存在。而晚清僧格林沁王爷之死,更可理解蒙古骑兵的绝唱。1、力挽狂澜清朝乾隆帝中期开始,清朝满蒙贵族就陷入极端腐朽的状态。而生活在道光时

  • 巅峰时期的僧格林沁,究竟有多牛?南有曾帅、北有僧王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僧格林沁

    有清籓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清史稿》作为清朝政权最铁杆的政治、军事联盟,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并于中原地区建立稳固的大一统政权,离不开蒙古盟友的大力支持。康熙皇帝之所以给出“长城无用论”,也正是因为有蒙古这样一个强大的盟友镇守北方、稳定边疆。对于

  • 僧格林沁去世以后,为何造成了清王朝军事上变革?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僧格林沁

    满清王朝入关的基础,其首创在于八旗制度,由于满清贵族在入关之时人口较少,因此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当时的八旗子弟几乎个个骁勇善战,加上统治者本身也不吝惜赏赐,使得在入关以后,很多的八旗子弟身上都背上了世袭的身份,一个个俨然拥有贵族的身份。但这样一来也削弱了清王朝八旗军的战斗力,因为在入关以后,这些

  • 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为什么不采取夜战偷袭的战术?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僧格林沁

    八里桥之战可以说是整个清朝骑兵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的失败,也彻底把清政府推向了不可逆转的深渊。其实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不是在大白天和敌人的枪炮硬拼。首先是地形上的选择。僧格林沁认为,骑兵最有利的地形就是开阔的平原地形,但他没有想到,敌人也十分适合在这种地形作战。僧格林沁作为蒙

  • 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这个人虽然与成吉思汗有点关系,是成吉思汗二弟的后人,但毕竟年代相隔甚远,早期他的家里依旧很贫穷,直到十四岁的时候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他的仕途开始通顺起来。自此之后,他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用,被派去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多次击溃太平军,虏获林凤祥、李开

  • 僧格林沁,最早与清廷联姻的科尔沁左翼后旗最后的荣耀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僧格林沁

    友情提醒:本文大概有六千九百字,极其枯燥,慎入。嫩科尔沁蒙古因为归附清朝最早,联姻最多,在清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为世人所熟知。其中又以科左后旗是最早和清室联姻的,本文就是简单的叙述科左后旗的历任扎萨克、几个世袭爵位以及满蒙联姻的情况。科尔沁部的来龙科尔沁蒙古属于漠南蒙古,归属哲里木盟,哲里

  • 被誉为“国之柱石”的僧格林沁为何没能打败英法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八里桥上发生了我国最窝囊的一次战争,当时天津大沽沦陷,八月底的时候皇帝跟侵略者谈判,还是失败了。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军已经了解了英法海军的实力,所以在炮台海防的建设上投入比之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对于天津和大沽炮台的建设,格外的重视,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皇帝是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