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从豪门千金沦落到农村妇,有何玄机?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皆是集美貌与才华的女子,唯独巧姐是个例外。巧姐原名大姐儿,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为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取义七夕乞巧节,希望从小多病长大多灾多难的巧姐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巧姐是个可人疼的,王熙凤虽然为人狠辣,但是对女儿巧姐那是真心的疼爱,这位富家千金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先来看看巧姐的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词前两句说的是巧姐的生存环境,后两句说的是她命运结局。红楼梦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按照曹雪芹的原意,巧姐最后入薄命司,应该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高鹗在后续的后四十回中,把巧姐写成了有幸福归宿的人。可见巧姐从富家千金沦落到农村妇,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巧姐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并排名第十位,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巧姐为何能够入选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呢?明明她只是一个小娃娃,出现的戏份不多,她有什么资格跻身十二钗行列呢?首先是跟巧姐的身份有关,王熙凤与巧姐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唯一一对母女,女凭母贵应证在巧姐身上。其次巧姐是宁荣二府的第五代中惟一一个女孩子且得以幸存,这样也算是给宁荣二府留下了一点儿血脉。总而言之,巧姐入选十二钗行列,实至名归。
87版红楼梦为了再现曹公的本意,电视剧的结尾安排了巧姐被亲舅舅王仁所卖的悲剧结局,当时那个曾受王熙凤滴水之恩的刘姥姥前来探监,得知巧姐竟被狠舅奸兄算计卖到烟花巷,有过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感恩图报的刘姥姥答应王熙凤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最后散尽家财,把巧姐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最终巧姐与板儿结成姻缘,这也应了她判词里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巧姐的结局也告诉读者人生的真情与希望。
注:奇闻解密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