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巧姐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从豪门千金沦落到农村妇,有何玄机?

巧姐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从豪门千金沦落到农村妇,有何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艳爱历史 访问量:300 更新时间:2024/1/24 5:14:07

巧姐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从豪门千金沦落到农村妇,有何玄机?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皆是集美貌与才华的女子,唯独巧姐是个例外。巧姐原名大姐儿,贾琏王熙凤的女儿,因为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取义七夕乞巧节,希望从小多病长大多灾多难的巧姐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巧姐是个可人疼的,王熙凤虽然为人狠辣,但是对女儿巧姐那是真心的疼爱,这位富家千金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先来看看巧姐的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词前两句说的是巧姐的生存环境,后两句说的是她命运结局。红楼梦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按照曹雪芹的原意,巧姐最后入薄命司,应该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高鹗在后续的后四十回中,把巧姐写成了有幸福归宿的人。可见巧姐从富家千金沦落到农村妇,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巧姐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并排名第十位,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巧姐为何能够入选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呢?明明她只是一个小娃娃,出现的戏份不多,她有什么资格跻身十二钗行列呢?首先是跟巧姐的身份有关,王熙凤与巧姐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唯一一对母女,女凭母贵应证在巧姐身上。其次巧姐是宁荣二府的第五代中惟一一个女孩子且得以幸存,这样也算是给宁荣二府留下了一点儿血脉。总而言之,巧姐入选十二钗行列,实至名归。

87版红楼梦为了再现曹公的本意,电视剧的结尾安排了巧姐被亲舅舅王仁所卖的悲剧结局,当时那个曾受王熙凤滴水之恩的刘姥姥前来探监,得知巧姐竟被狠舅奸兄算计卖到烟花巷,有过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感恩图报的刘姥姥答应王熙凤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最后散尽家财,把巧姐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最终巧姐与板儿结成姻缘,这也应了她判词里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巧姐的结局也告诉读者人生的真情与希望。

注:奇闻解密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作者)

标签: 巧姐

更多文章

  • 王熙凤对刘姥姥的一次暖心之举,冥冥中为女儿巧姐积下了福报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巧姐

    王熙凤的一生,用贪嗔痴三字似乎就可以概括,所以,即便是荣府炙手可热的人物,那府中上下背后咒骂她的人比比皆是,然而,这样一位“夜叉”,也是偶有暖心之举的。在第六回,国公府这边钟鸣鼎食,生活极尽奢靡,城外的刘姥姥一家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家人为生计发愁时,刘姥姥想起了女婿王家早年和金陵王家的一段渊源,

  • 刘姥姥为了赎回巧姐儿,卖了自己的亲孙女?3种说法,孰真孰假?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巧姐

    随清兵入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与皇家有着复杂的关系,在康熙年间为江宁织造的内务府肥缺,尽在祖孙三代手中。而历经三代成为江南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正是《红楼梦》的著作者曹雪芹的家世,既是权贵也同样是诗礼之家。始于繁华,终于沦落,雍正即位,曹家失势,家道中落,曹雪芹少年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

  • 为何巧姐之后贾府再没有新生儿?秘密藏在这两个人的判词里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巧姐

    有人曾说,《红楼梦》里最令人细思极恐的一件事,便是从故事的开始便只有人在不断死去,而未见一声新生儿的啼哭,倒也是事实。第二回,在冷子兴与贾雨村的交谈中,交待了贾家为东汉贾复后裔,而且向来支庶繁盛,遍布各省。而细论起来,则以金陵宁荣两支最为荣耀富贵。作为开国勋贵,四王八公独占两公,贾家已赫赫扬扬逾百年

  • 巧姐落难藏春院,刘姥姥用啥为她赎身?不是房子和地,而是个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巧姐

    同为官家小姐,林黛玉7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病重,母亲早亡,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不得已进了外祖家——贾府,做为栖身之处。虽有家资万贯,物质不缺,却也常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同样是官家出身,林黛玉侄女的巧姐,与黛玉当初进贾府时差不多的年纪,却在经历了贾府被抄之后,被恶毒的兄长和舅舅卖去了烟花之地,如无刘姥姥辛

  • 《红楼梦》前80回,巧姐一句话没说,凭什么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巧姐

    文|四季文史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红楼梦》前80回,巧姐并没有说一句话,试问,她凭什么可以位列“十二钗”正册?警幻仙子曾说,能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女性,至少有2个标准:一个是“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一个是“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意思就是入“正册”,不仅是十二冠首女子

  • 贾母送给刘姥姥的包袱,虽然都是寻常之物,却有一样救了巧姐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巧姐

    在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打秋风时,须仰仗周瑞家的帮忙,几番周折才算见了“真佛”王熙凤,忍耻告难后,方得二十两银子欢喜而归。因首次造访奢豪大户,难免怯场,且心怀羞耻,故刘姥姥再世故老练,也难免失言,如其听王熙凤要赏自己二十两银子时,洗得抓耳挠腮,脱口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种话,莫说凤姐听着刺耳,连

  • 巧姐生于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称日子不好?你看刘姥姥怎么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巧姐

    虽然是荣府唯一的草字辈小姐,但因为年幼,故相较于其他十一位正钗而言,关于巧姐的笔墨是非常有限的。在前八十回,文中巧姐出场仅仅三处,而且都未曾发声,然而由巧姐的判词和红楼梦曲《留余庆》来看,在八十回后将有大部分关于巧姐的情节,只可惜原稿遗失,未能得见。巧姐原不叫巧姐,在第四十二回之前,这位千金小姐仍唤

  • 红楼梦大结局:刘姥姥探望关狱神庙的凤姐,救下沦落风尘的巧姐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巧姐

    红楼梦的大结局,贾府被抄,凤姐被关在狱神庙,她眼神呆滞地看着外面。刘姥姥带板儿来来看望她,刘姥姥叫了一声“姑奶奶”,王熙凤才看到她。狱卒走过来,刘姥姥赶忙掏出银子打点,狱卒才把她放进去。刘姥姥问巧姐呢?凤姐难过得转过脸去。小红在旁边哭着说:“卖了?”刘姥姥惊问道:“卖到哪里去了?”小红告诉刘姥姥瓜州

  • 巧姐嫁给板儿后生子难产,因贾母早年一个暖心之举得以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巧姐

    贾府的上层女性中,巧姐是年纪最小的一位。在前八十回,巧姐的出场是屈指可数的,亦无半句言谈,饶是如此,巧姐仍越过李纨和秦可卿,排在了第九位。可知在第八十回后,会有更多关于巧姐的描写。可以肯定,八十回后关于巧姐的描写,皆与其结局有关,毕竟在前八十回,贾府已经由繁华走向了落寞,大观园内腥风血雨,诗社雅集不

  • 刘姥姥为何最终能从烟花巷里顺利救出巧姐?她有两个过人的特殊本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巧姐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虽然长相丑陋,出身草根,但是做人大气,做事大气,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使一家人生活得到改善,而且还实现了阶层飞跃。1. 忍别人所不能忍刘姥姥年纪大了之后,女婿狗儿将她接进家里一起生活。穷苦人家生活艰难,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