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官家小姐,林黛玉7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病重,母亲早亡,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不得已进了外祖家——贾府,做为栖身之处。
虽有家资万贯,物质不缺,却也常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同样是官家出身,林黛玉侄女的巧姐,与黛玉当初进贾府时差不多的年纪,却在经历了贾府被抄之后,被恶毒的兄长和舅舅卖去了烟花之地,如无刘姥姥辛苦相救,恐怕要一辈子卖笑为生。
那么,刘姥姥为巧姐赎身为什么不是用钱财和房子,却是一个美人呢?巧姐的遭遇的确让人惋惜,但是谁又忍心将自家的亲生女儿卖到烟花之地呢?
贾府曾孙辈唯一的女孩儿巧姐,父亲是贾家孙子辈能力颇佳的人贾琏,母亲又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中王家的小姐王熙凤。
又管理着贾家大大小小的事务,可以说巧姐的父母在贾府里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作为贾琏和王熙凤二人目前唯一的女儿巧姐,自然是金尊玉贵,备受宠爱的。
实力庞大的贾府不仅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穿不尽的绫罗绸缎、田庄铺面也是多如牛毛,并且贾家与皇家和勋贵都有关系。
就拿秦可卿死前托梦王熙凤让她在祖坟旁边置办一些田产再加上祖宅那些房子,也足够预防贾家日后败落,至少众人有个栖身之处,如果用好这条退路,也可以看出贾家的实力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
但是,贾府众人目前还沉溺在眼前的富贵里,并无多少人为日后做出打算,即使老脸精明,洞察世事如老太太,也只深感有心无力。
后来,探春管家,做出了一些兴利除弊的改革,对沉疴已久的贾府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即使是探春被迫和亲前感慨即使像历史上王谢那样的大家族,也躲不过日后的瓦解冰消,更何况是日渐衰微的贾府呢?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够清醒地认知到贾府的命运,依然是歌舞升平、得过且过。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经历了几代繁荣、祖上功劳耗尽的贾府,最终迎来了它瓦解冰消的一天。
除了故去的,一家老小、上上下下,皆被关入牢狱,等候发落。如同狮群一样,老狮王被打败了,它的孩子自然难逃新狮王的魔掌。
最爱孩子的父母都被下了大牢,别人更不可能善待这个孩子了。年纪小小,玉雪可爱的巧姐就遭了劫难,被恶毒的舅舅和兄长卖进了妓院。
不过,巧姐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她被人救了,救她的还是为她取了这个名字的刘姥姥,而救她的原因竟是她母亲王熙凤不经意间为数不多的善心所积下的善果。
那年,刘姥姥因为家贫过不了年,所以思来想去求上了和女婿王狗儿有点渊源的贾府,虽说受了冷待,最终还是得到了贾府管家奶奶王熙凤的接待,并赠与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
有了这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家不仅挨过了年关,还置了些田地,又赶上了年成好,于是便摘了些新鲜的瓜果,送到贾府,让贾府里的主子们尝尝鲜。
巧的是,贾母也听说了刘姥姥的事儿,并携着刘姥姥让她参观了新落成的大观园,历时已久的刘姥姥尽心应对着贾母和太太小姐们,这次进贾府得到了更多的赏赐,足足堆了半个炕。
回去之后,刘姥姥一家用这些物品买了更多的地,还新盖了房子,一时间,从村里的贫困户成了村里富户,基本上吃穿不愁,丰足富有了。
刘姥姥家的一切,是刘姥姥豁出一张老脸换来的,但如果没有贾府给的那些银子,也不会有后来刘姥姥一家吃穿不愁的日子,所以多和贾府走动,也能保持一定的联系。
第三次,刘姥姥又去了贾府,只是和前两次看到的金砖铺地,绫罗为帐的贾府不同,这一次的贾府却是满目荒凉、衰草枯杨。
一经打听,才得知贾府被抄家了,知道了情况的刘姥姥赶紧去往了大牢,好不容易才见到了面容枯败的王熙凤,此时的王熙凤蓬头垢面,衣裳脏污,哪里还有先前的神妃仙子般的风采呢。
在和王熙凤说了几句话之后,却没在一众主子中发现巧姐的踪影,忙问巧姐去了哪儿呢?这才得知,巧姐被人卖入了烟花之地。为了报答王熙凤昔年之恩,刘姥姥向王熙凤保证,就是搭上老命,也要救出巧姐。
只是这世上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刘姥姥一名年近八十的老妪,又如何能在万里迢迢、吃人不吐骨头的妓院轻易救出巧姐呢?
为了搭救巧姐,刘姥姥回家将现有房子和地卖了,一路风尘仆仆、跋山涉水地去到了妓院,那成想,妓院赎人,价比天高,刘姥姥带去的钱,想要救出巧姐远远不够。
搭上一家人的日子,还是没凑够钱,无奈,刘姥姥只好回去再问乡邻筹措了一些钱,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外孙女青儿也带上了,带上青儿做什么呢?
原来,青儿与巧姐年貌相当,如果这次钱还不够,她就用青儿再加上这些钱,争取把巧姐赎出来。
女儿女婿为此和她大闹了一场,可怜天下父母心,谁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进入烟花之地呢?身为外婆,刘姥姥心里也是万般难过,难以决断。
青儿是她从小带大的,是她疼爱的孙女儿,可是他们今天的一切是靠着贾家才好起来的,如今贾家落了难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亲自取过名,抱过的贾家后人巧姐沦落烟花之地。最终,她痛下决心,含泪带着青儿前往妓院,准备赎出巧姐。
这次去赎巧姐,刘姥姥带着的钱加上孙女青儿,妓院老鸨终于同意放了巧姐。巧姐被救出来之后,刘姥姥撮合她和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成了夫妻。
巧姐从此过上了普通农妇的生活,虽不是大富大贵、倒也平和安乐,只是,可怜了板儿的妹妹青儿,一辈子留在了烟花之地。
看着板儿和巧姐夫唱妇随,刘姥姥就会想到可怜的孙女青儿,不免老泪纵横,心如刀割。
可是,她们一家只是小民小户,如果不救巧姐,没有贾家,她们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眼睁睁地看着巧姐受苦,她们一辈子都要活在愧疚之中。
救出了巧姐,却牺牲了她们自己的孩子青儿,她们的内心同样煎熬。人都说,死别是非常痛苦的,可有时候,生离更撕扯内心啊,更何况是无奈的生离呢。
繁花似锦、烈火烹油,转瞬间瓦解冰消,子孙离散。不过是过眼云烟,黄粱一梦。巧姐被救,是不幸中的万幸,却可怜了青儿,用自己的一生凄苦换得了巧姐的一世安宁。到底贾府是刘姥姥一家的恩人呢?还是刘姥姥一家是贾府的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