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之中,出现了一个太虚幻境。里面有一个薄命司,以十二人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其中位列正册的十二位女子,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金陵十二钗”。具体来说,是以下十二人: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这些女子之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穿黄袍”的贾元春。但是论起出身,贾妃还比不上她的堂妹贾迎春。那么这十二钗中究竟谁的出身最高,又是谁的出身最低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怎么来看一个人的出身?
我国古代的社会阶层,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士农工商”分为四个阶层。这里的“士”指士大夫,包括官员、名人、举人、贡生等等,“农”指农民,“工”指工匠,“商”则是商人。然而这些人,说白了还是被统治者,皇帝之下的宗室、皇亲、勋贵则属于统治者。比如《红楼梦》中贾元春在被册封为贤德妃之后,她的父亲贾政虽然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国丈”,但也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身份有了很大的提高。
话题回到十二钗,依笔者看来,这些女子按照出身,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贵族千金
书中宁荣二府的贾家、保龄侯史家、统制县伯王家、列侯林家都属于勋贵,但是出身于他们家的女子也有身份上的差别。从书中来看,出身于以上几家的女子共有八人: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巧姐和林黛玉。在判断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她们的身份描述:
贾元春:荣国公贾代善孙女、工部员外郎贾政嫡长女。
贾迎春:荣国公贾代善、一等将军贾赦庶长女。
贾探春:荣国公贾代善孙女、工部员外郎贾政庶次女。
贾惜春:一等将军贾代化孙女、乙卯科进士贾敬嫡长女。
史湘云:二代保龄侯孙女。
王熙凤:王家大老爷嫡长女。
巧姐:一等将军贾赦孙女、荣国府爵位继承人贾琏嫡长女。
林黛玉:列侯林公孙女、探花林如海嫡长女。
八人之中,正儿八经的贵族小姐是这三人:贾迎春、贾惜春和巧姐。迎春的父亲、惜春的兄长都有爵位在身,一个是一等将军,一个是三等将军。虽说在家族地位上惜春出身贾府长房,地位应该更高。但目前迎春之父贾赦的爵位更高,可以认为二人属于十二钗第一等级中的第一档。
至于巧姐,其父贾琏是荣国府的爵位继承人,只要贾府不出事,他以后就是二等将军。作为贾琏之女,巧姐的出身和堂姑贾惜春相仿。但毕竟贾琏尚未袭爵,姑且将她放在第二档。
林黛玉、贾元春和贾探春虽然都是勋贵的孙女,但她们的父亲也都已经没有爵位,所以只能位列第三档。不过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是探花出身的巡盐御史,地位自然远高于皇帝恩荫的员外郎贾政。此外元春和探春虽同出于一父,但一个嫡出,一个庶出,所以三人之间的最终出身高低是林黛玉高于贾元春,贾元春高于贾探春。
而史湘云和王熙凤只能位列第四档。其中史湘云最可惜,按照书中描述,保龄侯并没有降等袭爵,若是她的父亲袭封了保龄侯,那她的出身在八人之中就要名列榜首。然而世事无常,湘云之父不幸早逝,没能够袭爵之余,还成了白身,她只能跌落到和王熙凤一个档次。
根据书中的联姻辈分来看,统制县伯王公,应该是王熙凤的曾祖父。然而到她的爷爷这一辈,就已经“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有很大的可能性没有袭爵,也就是说王公的这个县伯是一个流伯。到了凤姐父亲王家大老爷这一辈,已经退回到祖籍金陵居住,说明既无爵位,又无官职。所以王熙凤甚至都不太够格被称为贵族小姐,出身比她自己女儿巧姐要低多了。
第二等级:官家小姐
在宗室、皇亲和勋贵之下,自然是“士农工商”之中的第一档:“士”。剩下四位女子中属于这一阶层的有三人:李纨、秦可卿和妙玉。老规矩,我们也先来看一看她们的身份描述:
李纨: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
妙玉:仕宦人家的小姐。
秦可卿:营缮郎秦业养女。
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李家也被称为“金陵名宦”。有些红学专家把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捧上了天,甚至于将林黛玉的出身说成还不如李纨,说林如海见到李守中要称一声老师。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国子监虽号称国家最高学府,但在明清之际,其毕业生的地位却并不高。国子监的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州府的生员(即秀才),如果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仍然需要参加乡试。唯一的特权就是可以直接留在京师考试,不用再千里迢迢返回原籍。如果不能中举,也可以用国子监生身份入仕,不过一般只能担任一些低等级小官,没有什么前途。
而且自明代宗朱祁钰开创生员纳粟纳马入监之例后,国子监门槛越来越低,不但里面的监生没人瞧得上,就连从四品的祭酒(校长)也跟着一起没落。科举考试三年举行一次,国子监祭酒甚至两年就会更换一次,你说林如海看到李守中要称老师?搞笑吧!
妙玉本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其自小体弱多病,所以亲自到玄墓蟠香寺出家。而在身体好了之后,就一直带发修行。在元妃省亲之前,被王夫人下帖子请入大观园,住进了栊翠庵。
秦可卿本是被养生堂收养的弃婴,营缮郎秦业因自己无子,这才把她抱养过来作为女儿。长大以后嫁给了贾家族长贾珍的儿子贾蓉。
从李纨、妙玉和秦可卿的出身来看,李纨和妙玉差不多,但要高于秦可卿。对此很多红学家都有疑问,觉得这么个出身不高的女子,怎么会嫁入兴旺近百年的宁国府呢?所以近年来有人做了索隐,认为秦可卿的原型是清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结合书中来看,就是没能用上樯木棺材的那位义忠亲王老千岁之女。贾府之所以让她做媳妇,是为了今后和太子党一起作乱,最终被抄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可问题是废太子的女儿又有什么政治意义呢?唐朝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十个侄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子),但是并没有动太子的女儿。明朝靖难之变后,懿文皇太子朱标的儿子要么被废黜,要么不明不白死去。但朱棣同样没有动大哥的女儿,日后封为宜伦郡主正常婚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换句话说,就算秦可卿是废太子或者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又怎么样呢?贾府秘密收养她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还能奉秦可卿为主,然后起兵造反,把皇位传给一位女子?
第三等级:商人之女
金陵城内有一张护官符,其中提到了贾、史、王、薛四家当地的大户人家。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是“四大家族”,其实并不是这样。当年先皇造反,宁荣二公是大军统帅,保龄侯统领文官,统制县伯掌握禁军,而薛家的祖先紫微舍人薛公,也是皇帝身边的亲信。
然而时过境迁,贾府、史家因为有爵位,留在了京师。王家、薛家没有爵位,退回了金陵。但是王家还有人做官,所以十二房子孙中,还有两房在京中。而薛家转型为皇商,八房子孙全在原籍。
换句话说,温柔大方、博学多才的薛宝钗,只是商人薛家的嫡女。所以她所谓的进京选秀,注定是失败的结局。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选一个商人之女,来做公主或者郡主的陪读。同样以她的身份,想要嫁给荣国公嫡孙贾宝玉,真的是痴心妄想。正常情况下她要么给宝玉做妾,要么干脆嫁给贾政的庶子贾环,还算是一条出路。
结语:经过本文的梳理,十二钗中出身最高的女子,显然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代表贾惜春以及贾迎春。巧姐作为未来荣国府爵位继承人的女儿,勉强可以和两位姑母排在同一档次。
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可以归到同一档次,而史湘云和王熙凤则略低。当然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史湘云最可惜,因为她父亲能够袭爵的话,她就是出身最好的那个姑娘。
在第二级别中,李纨和妙玉相仿,但都高于秦可卿。李纨家的国子监祭酒,我们解释过了,在明清之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和林如海列侯之家出身,以探花郎的身份成为皇帝亲信相比,相差甚远。
至于宝姐姐,非常遗憾,以出身而论,只能在十二钗中排名垫底。其实笔者也不是对薛宝钗有多大恶意,她也是身不由己的苦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