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嬛传》连侍寝都恐惧的安陵容,为何突然发狠灭了余莺儿?

《甄嬛传》连侍寝都恐惧的安陵容,为何突然发狠灭了余莺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有狗子的幸福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3/12/23 3:47:50

莺儿侮辱甄嬛,还被揭穿冒充甄嬛,于是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又被赐自尽,可余莺儿撒泼耍横不肯就范,非要见皇上最后一面,连苏培盛头疼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安陵容却突然跑去冷宫,假借甄嬛的名头对苏培盛一番“点拨”,最终借小夏子之手勒死了余氏。

说实话,看到这的时候我突然心头一紧,平日里那个胆怯避事,连侍寝都恐惧得瑟瑟发抖的安陵容,怎么突然就这么狠了?

再刷了一遍前面的剧情,结合此前她的经历和她的性格,我终于发现了端倪。

一、因失宠而泄私愤

安陵容出身低微,在家和母亲备受姨娘排挤,进宫后屡屡因为出身而被嘲笑讽刺,她心里很是自卑。

虽说不痛快,可这时候的安陵容却并没有遭到余莺儿直接的威胁和挑衅,对于余答应尚且处在嫉妒的情绪中。

这还不够,回去的路上狭路相逢,余莺儿那优美的嗓音更像是一种挑衅和讽刺。

安陵容对余莺儿心有怨恨,而这怨恨比起其他妃嫔对余莺儿的不满要更甚。

因为,

安陵容和余莺儿在皇上面前的能够展现出的核心竞争力差不多,都是美妙的歌喉,而非家世才学。只是这时的皇帝还未发觉安陵容的好嗓音,所以余莺儿占了先机,也更像是余莺儿占据了安陵容本该有的那份幸运。

不过,对于余莺儿的怨恨和嫉妒,暂且还不至于让安陵容下狠手,在余莺儿落魄后,她踩一脚倒是有可能,不然最后去处理余莺儿,她怎么还假借甄嬛的名头?

二、给甄嬛沈眉庄表忠心

从一开始,因为家世地位的差别,安陵容就很自卑。尤其是两个一同进宫的好姐妹,一个刚受宠就让学习协理六宫,另一个还未侍寝就晋封,而自己却被“完璧归赵”被其他妃嫔边缘化,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

在整个后宫,除了就沈眉庄和甄嬛之外,她连说个体己话的人都没有了,眼前能够抓住的稻草就只有的沈眉庄和甄嬛。

即便她很清楚自己很难完全挤进甄嬛和沈眉庄中间去,可是她还是想挤一挤,不放过一个能够讨好她们的机会。

有一个细节是,皇帝偏爱甄嬛,碎玉轩上下被赏赐,沈眉庄和安陵容一同来祝贺,安陵容却说了这么一句话:

“姐姐怎么悄无声息地就成了莞贵人,瞒的这样好。先前竟一丝风声也不露。”

还有一次是余莺儿因毒害甄嬛而被废冷宫,后又因假冒甄嬛东窗事发被赐自尽的时候,似乎除了安陵容,整个宫都知道了。安陵容便这样问了甄嬛一句:

“姐姐也真是的,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我,还是皇后娘娘说起。.....我把姐姐当做自己的亲姐姐,哪有姐姐出了事妹妹还不知情的道理?”

要么套近乎,要么表忠心,可是她发现甄嬛还是似乎没有真的拿她当姐妹。

三姐妹中,如今两个都是圣宠优渥,如果真的被孤立出来,怕是自己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在得知余莺儿不愿就死的时候,她暗自揣测甄嬛的心思,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为甄嬛出气,以表忠心,想要得到甄嬛和沈眉庄的的信任。

这时候的安陵容之所以敢大胆地这么做,是因为:

三、给自己证明,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和价值的

余莺儿被勒死,并不是安陵容第一次“借刀杀人”了,最早的是那个被华妃赏了“一丈红”的夏冬春,而这两次都是她自己非常主动的,因为她虽然自卑,但确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

安陵容自进宫就被夏冬春欺负,但她自觉人微言轻几乎从不反抗,而是能低头就低头能躲就躲,但有一次,她却

给了夏冬春致命一击,直接把夏冬春变成了残废。

看看安陵容是怎么做的,她说:

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这是在讽刺夏冬春鲁莽跋扈,而夏冬春却以为在夸她,还说自家家训来如此。结果大家纷纷捂嘴偷笑,这时夏冬春才意识到安陵容在讽刺自己,一气之下便挥起了手准备打人。

自卑的人证明自己有能力,不仅仅给别人看的,更是给自己看的。就像是矮子怕自己个子矮,便会使劲儿地挺直身子并且紧张地保持这姿势。

虽然这个自证的过程让她很忐忑,但是心里却是暂时满足的,因为她自己觉得自己变得比之前更强大了些。

人狠话不多,说的就是安陵容这样的人,她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自己的能力,而且特别会借力。

只可惜,刚进宫时还单纯软弱的安陵容,为了自保一步一步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狠人,又在后宫的人情利益场最终站错了队,把自己变成了皇后的工具,害了自己的前途。

标签: 莺儿

更多文章

  • 《甄嬛传》同是进冷宫,华妃余莺儿祺贵人为何天壤之别呢?

    历史人物编辑:世都煙宠物标签:莺儿

    《甄嬛传》里面的每一个女人,基本上都在争宠,无时无刻的不在斗争着,但是哪怕斗得太厉害,不得皇帝喜欢也是于事无补的,如果皇帝看中你宠爱你,不管你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原谅,在看到一些冷宫环节的时候,都会觉得帝王无情,华妃余莺儿祺贵人,这三个人都进过冷宫,但是每个人的结局却不一样。首先就是华妃,当初的她没有

  • 《甄嬛传》余莺儿自作自受被皇帝冷落,为何却那么的怨恨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郑峻涛标签:莺儿

    《甄嬛传》余莺儿自作自受被皇帝冷落,为何却那么的怨恨甄嬛?“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倚梅园中余莺儿顶替了甄嬛成了皇帝的嫔妃。余莺儿因为甄嬛的一句诗飞上枝头,也因为对甄嬛不敬被皇帝冷落,余莺儿会失宠完全是因为她自作自受,她并不是第一次以下犯上,皇帝不喜欢没有规矩的人,既然是自己作死,为什么却那么的怨

  • 和金锁上的话“是一对儿”,莺儿是故意说的吗?宝钗为何阻止她?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莺儿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莺儿似乎无心地说出:“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我们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遭到宝钗的阻拦。有的人断章取义,非说莺儿是别有用心,是向宝玉暗示“金玉良缘”,是说宝钗藏在心底、却不便说出来的话。唉,这就是不认真读书的表现啊。你要说莺儿是故意说的,她总有个目的吧?为了表现“你有玉,

  • 《甄嬛传》中余莺儿的悲惨结局,告诉了所有人读书的重要性

    历史人物编辑:笔墨写今古标签:莺儿

    01《甄嬛传》播出已经10年了,但现在每次循环看都会意犹未尽,不得不说是一部反复刷的好剧。刚开始看这个剧的时候,年龄小,纯属看个热闹。10年后再看,不禁让人感慨:这部剧的学问真大啊。很多人看剧,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那几个重要的人物身上,毕竟整个故事线是围绕着他们来展开的。时常会忽略掉在故事中起转折性的几

  • 《甄嬛传》余莺儿不过一个小小宫女,怎么敢犯下“欺君之罪”?

    历史人物编辑:巧妈美食标签:莺儿

    《甄嬛传》余莺儿不过一个小小宫女,怎么敢犯下“欺君之罪”?余莺儿不过是倚梅园中的一个宫女,宫女飞上枝头并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一般来说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后宫佳丽三千,出身高贵的比比皆是,皇帝能看上宫女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大,偏偏余莺儿却成了那个例外,她不仅让皇帝心甘情愿让自己成了嫔妃,还在后宫中极度嚣张

  • 薛姨妈最后有没有为黛玉保媒?秘密全在莺儿送黛玉的一件东西里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莺儿

    贾母不过问了宝琴一个生辰八字,便令紫鹃焦虑不已,找准一个机会,便情辞宝玉,这一试便将宝玉试“死了大半个人”。宝玉的疯魔表现,众人虽口中不言,但也都心知肚明,宝黛的爱情相当于公开化了,而且合府中无人不知,宝二爷离开了林姑娘,定是活不成的。这一闹,给薛家母女的打击不小。试想当年薛家举家进京,便直奔贾府而

  • 《甄嬛传》安陵容收拾余莺儿,是她总得有个泄愤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超速发展标签:莺儿

    安陵容在甄嬛家小住的时候,尚且有几分“天真烂漫”,听闻自己的位分是七品答应,还打趣道,那说起来,我是最末的答应了,古有九品芝麻官,我就是那九品芝麻答应!那时候,眉姐姐是贵人,甄嬛是常在赐字“莞”,安陵容尚且觉得这样的册封很公平。毕竟沈眉庄是济州协领家女儿,相当于今天的军区总司令千金;甄嬛的爹是大理寺

  • 《甄嬛传》:四大爷那么多疑,为什么没有发现余莺儿是冒充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涛标签:莺儿

    《甄嬛传》已经播出十年了,我们作为“甄学十级爱好者”看它看得眼睛都快能撸出火星子来了。可是,当朋友问我“四大爷明明那么多疑,为什么没发现余莺儿是个冒充的呢”这个问题时,我还是愣了愣。嗯,这是个好问题!余莺儿是冒名顶替的,这事并不难发现。崔槿汐知道甄嬛逛倚梅园的内幕,所以立马猜出来有人在鱼目混珠;果郡

  • 看不上贾家正经主子,敢和贾府的婆子对着干,莺儿为何这么狂?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莺儿

    入住贾府不久,薛宝钗的稳重大方、举止平和便为众人所知,不仅贾母等主子喜爱她,连那府中的小丫头都爱找她玩去。自薛父去世后,宝钗就表现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她早早知道依贴母怀,放下书本主动捡起针线,为母亲分忧。而进了贾府后,在一干姐妹中更充当了大姐姐的角色,素日旁人想不到的她总能先想到。而更多时候,宝钗是

  • 《甄嬛传》:苏培盛找余莺儿事件到底高明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一袭烟雨凝芳华标签:莺儿

    文|夏昀1除夕夜,甄嬛在倚梅园许愿时飚了一句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恰巧被独自来倚梅园的四大爷听见了,敢情四大爷身边却有才情的女子缺得厉害,就凭对方背诵的一句诗就断定她是个大才女,提出想要交个朋友。甄嬛吓坏了,大半夜的怎敢随便和男人交朋友,不要命了,谎称自己是倚梅园的宫女,赶紧想法子溜了。未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