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嬛传》安陵容收拾余莺儿,是她总得有个泄愤之地!

《甄嬛传》安陵容收拾余莺儿,是她总得有个泄愤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科技超速发展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3/1 17:49:33

安陵容甄嬛家小住的时候,尚且有几分“天真烂漫”,听闻自己的位分是七品答应,还打趣道,那说起来,我是最末的答应了,古有九品芝麻官,我就是那九品芝麻答应!

那时候,眉姐姐是贵人,甄嬛是常在赐字“莞”,安陵容尚且觉得这样的册封很公平。

毕竟沈眉庄是济州协领家女儿,相当于今天的军区总司令千金;甄嬛的爹是大理寺少卿,是四品言官,甄嬛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女儿;而她的父亲安比槐是松阳县令,她好比现在的小县长女儿——母家背景是她们位分区别的根本原因。

但不管怎么样,她们都是经过选秀入宫的,千挑万选还都小有背景,安陵容觉得自己在宫里也能靠努力慢慢升上去。

可是莺儿的出现打破了她的幻想:一个倚梅园修剪枝叶的宫女,因为有几分姿色,因为误对上了“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因为也会唱几首小曲,轻轻松松也当上了答应,还有了个好听的封号“妙音娘子”。

安陵容也是会唱歌的,可那是后来,在这之前,皇上一夜一夜听着余莺儿唱的昆曲;安陵容也是会侍寝的,她甚至因为很会调香,引得皇上说,不知为总想来你这里。

可是她承宠的第一夜,因为紧张而瑟瑟发抖,皇上于是说了一句,朕不喜欢勉强,抬走,接余答应来。

第二天“华妃党”还奚落了这件事,华妃对余答应说,你会唱游园惊梦,那么“完璧归赵”会吗?一句“完璧归赵”,引得华妃党满堂大笑,余莺儿读书甚少还一脸懵圈呢,这却是对安陵容最大的讽刺。

安陵容在剧末回忆初入宫时的感受时说过一句:在这宫中,华妃如此凶狠,皇后城府又深......除此之外,宫里也曾有过许多让她怨恨或嫉妒的地方:夏冬春骂她出身低贱,富察贵人炫耀自己是满军旗,眉庄和甄嬛的受宠如此顺利......

安陵容口口声声那句,我要让姐姐(甄嬛)知道,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她——事实上背后是安陵容自己,要发泄一腔怨气,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身份的宫女,凭什么和她安小主平起平坐?

安陵容在面对余氏那句经典的,你顶了姐姐(甄嬛)的恩宠,还有和脸面活在这世上?其实不妨改成:你抢了我恩宠的机会,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世上?

余莺儿在安陵容手里被结果了,安陵容那个“完璧归赵”的耻辱故事的另一女主终结了,虽然余莺儿为人不善,她并没有针对过安陵容什么(华妃党没有给她安排安陵容这个目标呢),只不过她因为有比安陵容更卑贱的身份,而成为了她的“假想敌”。

沈眉庄得知余莺儿被勒死,说了一句,想不到陵容如此心狠,这也是她们友谊嫌隙的开端。

标签: 莺儿

更多文章

  • 《甄嬛传》:四大爷那么多疑,为什么没有发现余莺儿是冒充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涛标签:莺儿

    《甄嬛传》已经播出十年了,我们作为“甄学十级爱好者”看它看得眼睛都快能撸出火星子来了。可是,当朋友问我“四大爷明明那么多疑,为什么没发现余莺儿是个冒充的呢”这个问题时,我还是愣了愣。嗯,这是个好问题!余莺儿是冒名顶替的,这事并不难发现。崔槿汐知道甄嬛逛倚梅园的内幕,所以立马猜出来有人在鱼目混珠;果郡

  • 看不上贾家正经主子,敢和贾府的婆子对着干,莺儿为何这么狂?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莺儿

    入住贾府不久,薛宝钗的稳重大方、举止平和便为众人所知,不仅贾母等主子喜爱她,连那府中的小丫头都爱找她玩去。自薛父去世后,宝钗就表现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她早早知道依贴母怀,放下书本主动捡起针线,为母亲分忧。而进了贾府后,在一干姐妹中更充当了大姐姐的角色,素日旁人想不到的她总能先想到。而更多时候,宝钗是

  • 《甄嬛传》:苏培盛找余莺儿事件到底高明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一袭烟雨凝芳华标签:莺儿

    文|夏昀1除夕夜,甄嬛在倚梅园许愿时飚了一句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恰巧被独自来倚梅园的四大爷听见了,敢情四大爷身边却有才情的女子缺得厉害,就凭对方背诵的一句诗就断定她是个大才女,提出想要交个朋友。甄嬛吓坏了,大半夜的怎敢随便和男人交朋友,不要命了,谎称自己是倚梅园的宫女,赶紧想法子溜了。未见美

  • 《甄嬛传》那个骗恩宠的余莺儿,死而复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空捞娱标签:莺儿

    女人,不需要倾国倾城,只需要一个男人为她倾尽一生。那个骗恩宠的余莺儿你还有印象吗?那余莺儿身边的丫鬟花穗呢?没错,就是那个给甄嬛下毒的丫鬟余氏被贬,花穗被派遣到甄嬛宫中伺候,然而花穗却不忘旧主,听从余氏安排给甄嬛下毒,与小印子里应外合下毒手。下毒之时,花穗也是淡定的很,长相老实,但下起毒手来也是没在

  • 为“金玉良缘”莺儿私下做了一件丑事,薛宝钗觉得太丢人连忙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莺儿

    自薛家举家住进贾府,薛姨妈打定主意要“处常”那一刻,宝钗便被迫接受“金玉良缘”这个阴谋,即使自己有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凌云壮志,而宝玉不过一个“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胭脂公子。薛家住进贾府不久,“金玉良缘”之说便渐渐渗透了贾府各个角落,除了制造舆论,“金玉”一党没少为此事费劲思量。

  • 《甄嬛传》余莺儿:成也甄嬛,败也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我爱分享美食标签:莺儿

    余莺儿,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只因除夕夜在倚梅园中偶然听到甄嬛的愿望: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朝回到解放前的余氏,却没有为此而清醒,反而怨恨甄嬛,成了华妃和丽嫔的工具。指使花穗和小印子在甄嬛的药中下毒,事发后成为待罪羔羊被打入冷宫。此时,甄嬛及时的让皇上知道自己才是除夕夜在倚梅园中许愿的女子:但

  • 甄嬛传:皇帝为什么会宠幸并纵容余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莺儿

    上一篇对话分析录写到“余莺儿初见皇帝时的对话全靠苏培盛的事先培训和指导“,因为苏培盛安排指导的好,加上余莺儿的优秀表现,她开始得宠了。但是,从后宫职场的秩序和规则来看,余莺儿这职场飞升的能力是很反常的,几乎等同于从清洁工升职为核心业务的部门主管,直接和大老板对接了。还有更反常的,余莺儿得宠后非常嚣张

  • 《甄嬛传》:余莺儿,职场和情场都容不下作弊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柚子娱乐记标签:莺儿

    余莺儿是《甄嬛传》死的最早、最惨的女人,被太监小夏子活活勒死,她的结局在意料之中,因为她踩了职场和情场的地雷:作弊。余莺儿本是普通的宫女,因为除夕之夜听到了甄嬛在倚梅园祈愿,甄嬛仓促之中谎称自己是宫女。第二天皇帝便让苏公公通过对出“逆风如解意”的下句来寻找倚梅园那个只闻其声,未闻其面的神秘宫女。所有

  • 《甄嬛传》余莺儿其实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新技能标签:莺儿

    也是因为余莺儿的目中无人,所以她把欣常在关入了慎刑司。电视剧中,余莺儿因为获得了皇上的宠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一次淳贵人和欣常在正走在回宫的路上,灯笼被风吹得烧了起来,使余莺儿乘坐的马车受了惊,把余莺儿震了一下,结果余莺儿就和欣常在发生了口角,不顾欣常在的位份以及资历,一怒之下将欣常在关入了慎行司

  • 看看莺儿跟紫鹃教养的差距,就知道宝钗远比不上黛玉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莺儿

    曾有人精辟地指出:“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红楼梦》里,向来不乏互相对比映衬的人物。荣府有个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的王熙凤,宁府就有个“锯了嘴的葫芦”尤氏来衬她;迎春懦弱胆小、资质平庸,就有个魄力超凡、精明能干的探春来衬她;贾府有个雍容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