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伯虎真迹值多少钱,不愧是大才子!

唐伯虎真迹值多少钱,不愧是大才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3/12/6 11:33:59

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唐伯虎是著名的“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南四大才子”,与徵明、祝允明、徐祯卿齐名,他秀才考中第一,成为了案首,乡试又考中第一,人称唐解元,在参加会试的时候,因为被迫卷入了一场科场舞弊案当中,所以被贬入狱。对于少年成名、头角峥嵘的一代才子而言,生活的打击很快让唐伯虎一蹶不振,他愤然离开官场,从此拒绝入仕,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秦楼楚馆当中,俨然一个浪荡子形象。

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唐伯虎全靠朋友接济度日,其生活的手段乃是靠卖画卖字度日,落拓江湖。成为了一个典型的风流才子形象,当然,也恰恰是因为他这样的遭遇,使得中国的书画史上多了一个艺术造诣全面的奇才,在明代黑暗的官场当中,少了一位可有可无的官僚。

现在的唐伯虎的真迹作品,每平方米在2万——5万元不等,大尺幅的精品,其价值翻上几倍也没问题。尤其他的扇面作品,市场升值潜力巨大,近年来的拍卖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在中贸圣佳2002秋拍上,唐伯虎扇面《溪桥暮归图》以人民币58.3万拍出,北京翰海2004秋拍,唐伯虎《看梅图》扇面,成交价40.7万元。其大幅作品更是屡创新高,1989年佳士得拍卖会上,排为第一的就是唐寅的《山静日长图》最后以66万美元成交。1990年佳士得拍卖唐寅《月泉图》以56.1万美元成交。

1991年佳士得拍卖唐伯虎《春风酒盏图》经过激烈竞争,以72万美元成交。2003年唐伯虎《晚风渔艇图》以人民币422万的高价拍出。2006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唐伯虎《会琴图》以人民币275万的价格拍出。近几年,唐伯虎的作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2013年唐寅《松崖别业图卷》以2400万元人民币起拍,经过场内外40次竞价,最终落槌价6200万元,加佣金后成交价高达7130万元,刷新了唐寅作品的世界纪录。唐伯虎最贵的一幅画是《庐山观瀑图》,这幅画从3亿美元开始起拍,经过120轮激烈的竞价,最终以5.9亿美元的价格成交,当时约合人民币36亿元。

唐伯虎的画作现存世120幅余幅,大多是宫藏和馆藏。其狂傲的性格和过人的才华,导致他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在54岁那年,他临终写下一首诗:一日兼作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

能够在现在拍卖会上流通的作品,一般都不是顶级文物,而有些顶级文物,一旦在拍卖会上出现,往往就会打破拍卖会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

上个世纪有一个大收藏家,他就是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他曾经变卖家产,收藏了许多书画界的珍贵文物,比如有“墨皇”《平复帖》,有最好的中国画《游春图》,有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等作品,这些都是书画界的顶级文物,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在相声《夸住宅》中有这样一段说词:唐伯虎的美人儿、米元章的山水、刘石庵的扇面儿、铁宝的对子、郑板桥的竹子、松中堂的一笔“虎”字。乃是书画界的骄傲。

但很少人知道,唐伯虎的书法水平不在其绘画之下。

唐伯虎曾经与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一众文人才子诗词唱和,将数位才子唱和之诗写成一幅长卷,这件作品就是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的这件《落花诗册》。

乃是唐伯虎一生当中书法的巅峰。从唐伯虎的这件《落花诗册》当中,我们看不出精妙的技巧,也没有过多书法“炫技”的展示,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书写,但也正是这样的书写,让此卷有着浓烈的日常“书卷气息”,这种境界,非顶级才子不能为之。

标签:唐伯虎

标签: 唐伯虎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王阳明大明第一牛人,一代圣贤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宁王之乱,守仁格竹,王守仁,王阳明,龙场悟道,明朝历史

    王守仁(王阳明),原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人,是明代优秀的思想家、作家、军事家、教育家。明朝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不断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徒弟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远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

  •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让人受益匪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守仁,王阳明,龙场悟道,明朝历史

    谈起王阳明(王守仁)心学,国人基本上是有所了解。王阳明也是中国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以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心学做为儒学的一门流派,为历代儒客青睐。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宋朝程颢开其端,宋代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 龙场悟道,开启了阳明学潮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守仁,王阳明,龙场悟道,明朝历史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清静又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融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大半夜,他忽然拥有领悟,觉得心是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从而提出心即理的出题。认识到“圣人之道

  • 守仁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大彻大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宁王之乱,守仁格竹,王守仁,王阳明,明朝历史

    王阳明先生是程朱理学的大成者,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专属的“心学”,他自己较切实的一个试着就是我们熟知的“格物致知”,因而“守仁格竹”说的也是阳明先生格物的事情,虽然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他的严密的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些哲学的观念。“守仁格竹”讲的也是这种思想的一个微小而

  • 明朝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明朝历史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宦官刘顺收留,换姓刘,净身进宫当上宦官。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饶恕后服侍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命刘瑾掌管钟鼓司,刘瑾宣布得到官衔。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

  • 明朝边将江彬,武宗义子,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武宗,江彬,王守仁,明朝历史

    江彬,字文宜,北直隶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明代武臣,曾随军与鞑靼战斗,善察言观色,之后变成明武宗的义子,赐姓朱,受封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的统领。江彬初为蔚州卫指挥佥事,非有他能,惟固执勇悍。后通过钱宁遭受明武宗接见,以健能被留,进出豹房,与武宗同起卧。同时,进毡幄,导巡幸,讨好武宗。从而恃宠擅

  • 明朝正德年间的八大太监,被称为“八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虎,刘瑾,张永,明孝宗,明武宗,明朝历史

    指明朝正德年间八个得宠太监,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因病逝世,太子成功继位,这便是明武宗。太监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八名太监获得了新皇帝的宠溺,被称作“八虎”。明正德年间,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称为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讨好日后新皇上,每日都进一些奇特的玩

  • 张永,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宦官中的清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虎,刘瑾,张永,明朝历史

    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新城(河北新城县)人,明朝正德年间太监,是着名的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张永在成化年间进到宫廷,到弘治朝时被加入东宫服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到太子称帝时变成明武宗的心腹,勤练武艺,弓马熟练,颇具勇力,武宗常赞“壮士张”。身兼多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

  • 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明世宗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佑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代第十一位皇上,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年号“嘉靖”。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兴王府。兴王朱佑杬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封为兴王。朱厚

  • 嘉靖被宫女勒脖子事件-壬寅宫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壬寅宫变,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里,是妃嫔和宫女们企图杀掉明世宗朱厚熜的一次事情。因为这事出现于嘉靖壬寅年,因此称作壬寅宫变。因为明世宗多疑暴虐,阴晴不定,宫人常被惩罚,杖毙者高达二百余人。宫大家总算无法忍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起了“壬寅宫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王宁嫔等人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