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三国历史所遗忘的大将:牛金知名度为何不高?

被三国历史所遗忘的大将:牛金知名度为何不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90 更新时间:2023/12/6 22:46:16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群雄逐鹿中原,无疑为武将的登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提到当时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江表之虎臣等。不过,在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将之外,还有一些名将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却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等原因,所以往往被喜欢三国历史的人们所遗忘。对于本文所要说的牛金,正是这样一位隐藏于三国历史中的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牛金,其籍贯其字皆不可考,其事迹也散见于众人的史料中。然而这样一个人,是否就是一颗流星,只是突然闪过历史天际,就黯然不知其所归。对于牛金这位名将,可能一些人会感到不以为然。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仔细研读史料,则牛金无愧于名将之谓也。

首先,牛金(生卒年不详),至于其出生地和籍贯,更是没有在《三国志》、《晋书》等史料中得到记载。牛金初为曹仁部将,并在南郡之战中正式登场。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南郡之战前的赤壁之战中,牛金应该也跟随曹操参与其中。不过,因为官职相对较低,自然不会有人特意提及。在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之战后发动了南郡之战。此战,孙权、刘备、曹操三方都派出了不少名将,以此来争夺南郡这座城池。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周瑜率军数万,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牛金率军前去挑战。

但是,牛金手下只有数百人,却要面对东吴的数千人马,自然是寡不敌众,被对方包围了。在牛金被包围的背景下,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也即当时的曹仁手下,大部分都建议放弃救援牛金了,可是曹仁却没有抛下这位部下。

于是,曹仁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吴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紧接着便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对于牛金这位名将,就这样被曹仁救出来了。不过,在之后的南郡之战中,曹仁、牛金等人还是放弃了南郡,而周瑜则成功攻占了这座兵家必争之地。在南郡之战后,牛金作为曹仁的部将,继续跟随曹仁作战。比如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中。此战,关羽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

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而就牛金来说,则跟随曹仁镇守襄樊。不过,因为官职较低等原因,牛金也没有获得施展个人才华的大舞台。当然,有些人才注定是大器晚成的。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期间,受到司马懿重用的牛金,终于获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公元223年,曹仁这位名将去世。在曹仁去世后,牛金成为司马懿的部属。

《晋书》中记载: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在此期间,司马懿命牛金轻骑饵诱蜀军,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追至祁山。由此,对于牛金来说,则率军击退了诸葛亮。当然,诸葛亮的撤退有序,促使蜀军一方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不管怎样,这说明此时牛金,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也即其不仅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更没有辜负司马懿的期望。

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时,因为李严运粮不继,所以蜀汉大军粮尽退军。对此,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无功而返。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在此背景下,牛金继续跟随司马懿抵挡蜀汉丞相诸葛亮。同年秋天,诸葛亮逝世,蜀汉大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最后,《晋书》中记载:蜀将马岱入寇,帝(司马懿)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在诸葛亮病逝后,杨仪和魏延发生争执。结果,马超的从弟马岱斩杀了魏延。因此,马岱得以在蜀汉获得了重用,并在公元235年率军北伐曹魏。当然,马岱很可能是率领偏师进攻,所以司马懿没有亲自迎敌,而是派遣牛金去抵挡马岱。在此基础上,牛金又一次不负众望,不仅击退了马岱,还斩杀了千余蜀军。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跟随司马懿后,牛金曾两次击退蜀汉大军的进攻,这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辽东公孙渊反叛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洛阳,后平定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根据《魏将相大臣年表》的记载,牛金因为屡立战功,得以晋升为后将军一职。后将军,属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范围,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武将官职中,四方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已经是地位较高的武将官职了,比如黄忠、姜维、曹洪等人就曾担任后将军一职。不过,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关于牛金最终的结局,自然没有正史明确的记载。总的来说,对于牛金这位被人忽略的三国名将,虽然早在南郡之战时就出场了,但是,其真正成名,却是三国中期了,也即属于大器晚成的情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臣费祎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

  • 揭秘:秦昭襄王一生最忌惮的君主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当然,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也不是没有对手的。比如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

  • 霍光曾权倾朝野,为什么最后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权门禄路怎么了,霍光乱政

    说到霍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自古以来,前代皇帝亲赐给新皇的顾命大臣往往结局都不太好,随着新皇对权力的逐渐掌控,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必然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帝王出于政治目的或是自身的安危与顾命大臣早晚都会产生冲突。另一个就是人在权力的巅峰时间长了,往

  • 袁崇焕死的冤不冤?为什么都觉得他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袁崇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梁启超曾经评价过袁督师在一天,满清就取代不了大明,历史上对于袁崇焕的评价非常之高,明末的抗清英雄,大明的最后救命稻草,是努尔哈赤评价中唯一一个能与自己抗衡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各种头衔的英雄人物,在京城内被处死时,没有

  • 为什么说曹刿才是中国刺客之首?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人们印象中的刺客大多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身上暗藏凶器,每当政治风云变幻,他们便深入龙潭虎穴,冲破重重关卡,直奔敌人。历史上最著名的刺杀行动当属“荆轲刺秦”了,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荆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

  • 乐毅有连攻下齐国七十城的辉煌战绩 乐毅为何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乐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传统汗青上,经由春秋期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空费时日”的争霸战斗,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目显赫削减,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覆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后果为标记,从而奠定了战国

  • 历史上平原君赵胜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赵王骂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赵胜。热播电视剧《大秦赋》中,平原君赵胜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秦国占领西周君三十五座城邑,将周天子包围在洛邑,西君联合赵、楚两国提出和谈。和谈过程中,赵国平原君语气轻蔑,看不起原本为质子的嬴异人,没想到嬴异人语气强硬,说退兵只有一个要求:西君的三十六座城池

  • 乐毅选择投奔赵国,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结果齐国输掉了济西之战。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

  • 本来可以成为明君,曹芳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实际权力。实权往往掌握在另一人(往往是权臣、太后)手里。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前期受到了董卓等权臣的挟持,而在公元196年之后,汉献帝刘协则被曹操、曹丕父子挟持,乃至于被迫退位,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曹丕

  • 秦始皇为何要打击儒生以致焚书坑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为何要打击儒生以致焚书坑儒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的乱局,为天下带来了内部的和平与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货币都进行了统一,全国各地的交流畅通无阻,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文化的隔阂慢慢消失。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