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4/2/5 3:08:21

还不了解:萧何与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萧何为什么要献计吕后将韩信杀死?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

公元前196年,吕后为除掉韩信,召萧何进宫商议,吕后对萧何说:“相国,你了解吗?淮阴侯要谋反。”萧何一脸惊讶,问道:“微臣不知,敢问皇后,从哪里得知淮阴侯意欲谋反的

吕后便说道:“是淮阴侯手下上书告发的。”原来,陈豨去代地做相国向贬为淮阴侯的韩信辞别时,韩信就说:“你若举兵,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举兵,韩信和手下就商量,打算假传诏书赦免长安城的囚犯和奴隶,与陈豨里应外合,袭击坐镇京城的吕后母子。

萧何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当年韩信投刘邦帐下,刘邦起初看不起韩信,只给了一个守粮官一职,在萧何极力举荐下才封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大显身手,在打败项羽后,刘邦便对韩信有所疑忌,将原封为齐王的韩信改封楚王。

公元前201年,项羽帐下的猛将钟离眛被韩信藏在府上,又有人告发韩信谋反,钟离眛劝韩信趁手上有兵尽快起兵,可韩信犹豫不决想拿钟离眛的人头请罪,被刘邦借巡游云梦泽之机,设计擒住韩信,并以谋杀罪将其押回京城软禁起来,同时削去了韩信的楚王兵权,贬为淮阴侯。

公元前196年,陈豨在代地自立为王,刘邦御驾亲征,留下吕后与太子刘盈等人坐镇长安,而淮阴侯韩信称病未随刘邦前去,却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络想偷袭在长安的吕后,手下告密后。坐镇长安的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召萧何商议计策说:“相国,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韩信韩信前来?“

老谋深算的萧何献计说:“派人传旨,就说陈豨已经被陛下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于是,吕后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萧何,毕竟韩信是十分信任萧何这位“恩人”

萧何回到家中,心中百感交集,但仍派出一名心腹,打扮成士兵模样,吩咐他说:“你骑着马往北绕一圈回来,凡有人问起,就说是陛下派回来报信的!”按照萧何的吩咐,此心腹骑马偷偷绕到北边转了一圈后,回来故意称陈豨已全军覆没,皇上就要凯旋回朝

众臣听到刘邦平叛要回朝的捷报,无不高兴,都争先恐后来宫中贺喜,只有淮阴侯韩信称病为由不出。

萧何便亲自到韩信府上,请韩信这个“君”入瓮,欺骗韩信说:“你尽管有病在身,现在皇上打了胜仗,大家都去朝贺,你不去,这样恐怕不好吧。”韩信见萧何已经来了,又对他十分敬重和信任,便答应同萧何进宫说:“相国都来了,我岂能有不去的道理。”

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向吕后道贺,没想到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韩信,刚踏进宫门,吕后便摆手示意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动手,韩信见势不妙,急忙呼叫:“相国,快来救我!”萧何却早已不见踪影,避开了……

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押到长乐殿上,吕后在大殿说出了他与陈豨串通谋反一事,韩信也知难逃一死,在临死前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以致今天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话毕,吕后便令刀斧手把他拖到长乐殿旁的钟室中杀死,韩信一家三族也被吕后下令捕杀净尽。

韩信之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刘邦畏惧韩信的才能。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战争中展现的一览无余,他的军事才能和表现让刘邦心存戒备,韩信的威名让刘邦感到十分忌惮,之后不久便找个借口免去了韩信对大军的权力,又将原为齐王的韩信改为楚王。

第二、韩信不够低调。做齐王时,谋士蒯彻即蒯通,就劝韩信与刘邦割地为王,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势,可韩信不听。加上刘邦对他的戒备,就成了楚王,后又贬为淮阴侯,本来应该审时度势,为人低调,但他却经常发些不满的话,刘邦也难免会提防。

第三、韩信自找的。将钟离眛藏在自己府上,还明目张胆派人护送钟离眛出入,钟离眛可是刘邦点名要捉的要犯,加上又想起兵谋反,虽然没去做,但也因此事贬为淮阴侯。最后还不低调,还想和陈豨串通谋反,换作哪个皇帝,也不会再有饶他第二次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富察·傅恒:清朝历史上唯一达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在清朝几乎找不到对应的人,清朝历史上真的没有这样的人物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

  • 历史上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时,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电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朱元璋电视哪一集毒死刘伯温,刘伯温与朱元璋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闻刘伯温(刘基)、章溢、叶琛等名声很大,于是派遣孙炎邀请他们加盟,其他人都答应了,但刘伯温却拒绝了。随后,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刘伯温还是拒绝,直到第三次邀请,刘伯

  • 刘邦建立王朝后经常御驾亲征,朱元璋却不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当皇帝是天意吗,朱元璋御驾亲征什么梗,刘邦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些皇帝是靠农民起义当上皇帝,并实现了大一统,是真正的屌丝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 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你眼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苏轼说王维的诗

    如果问谁是唐朝第一诗人,肯定会是众说纷纭,但要问谁是唐代诗坛第一美男子,相比大部分人会选择王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直接把玉真公主收为小迷妹。什么“翩翩佳公子,皎皎世无双”,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可这个颜值与

  • 朱元璋一直想迁都,为何一直没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向北能成功,朱元璋想迁都到哪,朱元璋为何能得天下

    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

  • 卫长公主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为什么要腰斩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公主被腰斩,汉武帝最后悔斩公主杀太子,刘陵公主

    汉武帝当初对卫长公主如此宠爱,卫长公主后来到底犯了过错?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长公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皇后的女儿,在她年幼的时候,汉武帝就曾把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恩赐给她,当地盛产食盐,条件优越。可见汉武帝对卫长公主

  • 身为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索默诺伊尔谁厉害,清朝索尼的后代,清朝索尼和鳌拜关系好不

    1661年,顺治去世,遗诏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依据皇太后孝庄的描述,当时顺治不仅下了一个罪己诏,还遗命以索尼为首、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作为辅政大臣。歪史个人认为,依着当时顺治汉化的趋势不大可能全部委任四个满洲人作为辅政大臣,所以

  • 刘备刘玄德为何要铸造当百大钱?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中原地区由曹操为丞相魏王的刘协朝廷,一直是很多说书艺人心目中的正统——可能是事实

  • 中国历史上卖官卖得最疯狂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权臣

    汉灵帝刘宏(156—189),原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因桓帝无子,于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在位22年,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着买官卖官的丑陋现象。这些朝廷虽然腐败,但也知道卖官行为是一种不齿之事,因而运作起来都是遮遮掩

  • 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勾践剑的特点,越王勾践剑是十大名剑吗,越王勾践剑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剑

    身穿一袭白衣,不染丝尘,手持一把名剑,削铁如泥,此般侠义之风不知何时已深深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而伴随着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这种似乎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虚幻情景也渐渐走向了现实。1965年冬,在湖北省荆州市修二干渠时发现了一座楚国贵族墓,后命名为“望山一号墓”,与此同时还发现带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