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终生未入仕的姜夔,他的情感生活如何?

终生未入仕的姜夔,他的情感生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4/1/16 16:54:05

姜夔,字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时期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却一生都没有入仕,一直在江湖转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姜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黎明刚至,伴着满城灯火,天色也只露三分清明。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将姜夔从噩梦中拉回现实。

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梦魇了,细密又冰凉的汗珠湿了衣衫,姜夔恐惧地攥紧了被角。自落第而归后,姜夔总是为科考忧心忡忡。日有所思,自然会夜有所梦,所以被噩梦缠身也不足为奇了。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姜夔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虽家道中落,但姜夔的父亲姜噩曾中进士,做过一些小官,希望儿子今后的成就能超越自己,因此对儿子的教育颇为上心。而姜夔呢?他也深知自己身上承载的希望与重担,所以多年来一直是严于律己,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圆了父亲的心愿。

此后数年,姜夔积极应考。多少个深夜,他挑灯夜读,多少滴汗水,是为科考而落。姜夔前后共经历了四次科考,四次皆不遂人愿,这于他而言,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入仕为官曾经是姜夔唯一的信念,如今这个坚持了多年的信念破碎了,姜夔心底含着数不尽的悲伤与愤懑,只得怀着遗憾昏沉度日。

这些年来,家中为了供养姜夔读书,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现下姜夔仕途无望,就必须来面对养家这个更为残酷的现实。然而姜夔区区一个柔弱书生,又能拿什么来养家糊口呢?

这可把姜夔给愁坏了,读书这么多年,他是一点谋生的技能都没有,无奈之下,只能帮别人抄书写字,以此换得碎银几两来维持生活。曾经引以为傲的才华无用武之地,满腹经纶在温饱面前不值一提,居然沦落到要靠卖字才能养活自己,姜夔心里的那个苦啊,绝不比黄连少。

居无定所的姜夔在那几年穿着四处流浪,粗布衣衫掩盖了翩翩少年的灼灼风华,唯有气质方面仍是与众不同的。

大好年华里,姜夔时刻都在为生活奔波,眉宇之间总凝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失意。流寓庐州时,许是月老见姜夔的日子过得太孤苦,便给姜夔安排了一场如梦般的邂逅。

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凉风习习。姜夔于湖畔散步,脑子里想的全是接下来的生活何以为继。忽然听到一曲琵琶声由远及近,似乎已至耳边。他对音律颇有研究,听到这婉转悠扬的琵琶声,顿时来了兴致。

才子佳人的相遇,无限美好。一番交谈下来,姜夔盛赞琵琶姐妹的技艺精妙绝伦,琵琶姐妹也被姜夔的才华深深吸引。之后,姜夔与其中一位琵琶女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常常相邀在一起谈天论地。当诗文与琵琶声相遇,他们的相爱将浪漫发挥到了极致。

美好的日子就像是燃烧的蜡烛,终会有燃烧殆尽的一天。姜夔迫于生计压力,不得不离开庐州。离别时,他们执手相望泪眼,深知今后隔着漫漫山河岁月,相逢恐怕只能在梦中,所有的深情都要到此为止了。

淳熙十二年,四处飘零的姜夔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萧德藻,并与之结为了忘年之交。萧德藻见姜夔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音乐书法,都十分精通,便对他中意得紧。于是,他替月老牵了回线,将侄女许配给了姜夔。而姜夔到了而立之年,也看透了许多,既然今生不能和相爱之人共白首,那么和谁共度余生已然变得不再重要了。如今挚友这般盛情,着实难却,便应了这段婚事。

婚后生活是姜夔意料中的波澜不惊,妻子贤惠端庄,确实是宜室宜家。只是这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基础,相敬如宾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不该有的生分。姜夔心想,这样平平淡淡度过余生大抵也是不错的。

成婚之后,姜夔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所以他仍然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柴米油盐的日子虽俗,可落到了姜夔的身上,都能换个花样来。每到一处,姜夔都喜欢提笔寄情思。乘一叶扁舟游巢湖时,他写下《满江红·仙姥来时》,以此记录自己的奇思妙想,诗曰: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行至庐州时,已是深秋。俗话说秋日也能胜春朝,可眼前的断壁残垣,枯草黄木,无一不透露出荒凉的气息。一场动荡把庐州变成了位垂暮老者,改变了原有的模样。故地重游不见昔日风光,姜夔拾起肩上的落叶,怔怔地盯了很久,落寞的背影与深秋的萧瑟融为一体,更添一缕孤寂。

海誓山盟,言犹在耳,可昔年恋人的倩影却无处可寻。姜夔悲从中来,满心惆怅只得借《秋宵吟》来纾解一二,诗曰:

古帘空,坠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引凉飔、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此间情长十余载,蒙了岁月,淡了记忆,终究是缘分浅薄,竟连重相逢的机会都没有,故人在心底,是一生的遗憾。

将儿女私情放在一边,姜夔这一生也曾遇到过几个知己,杨万里范成大、张鉴等人就与他交情颇深。而对他帮助最大的,就是张鉴了。张鉴出身高贵,是世家公子,名下的田产宅院分布多个地方。单看姜夔与张鉴的社会地位,是天差地别,能相识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但巧合的是,被书香翰墨熏染多年的张鉴,十分喜欢吟诗作赋。所以当颇负盛名的姜夔来到临安之后,兴趣相投他们自然也成为了挚友。

张鉴不仅在生活上接济姜夔,还曾提出为姜夔买官的想法,毕竟屡试不第是姜夔一生的痛楚。但骄傲清高如姜夔,是不论如何都不肯接受的。之后的十多年中,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吟诗作赋。后来张鉴先一步离世,姜夔悲恸万分,曾用“十年相处,情甚骨肉”,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晚年时候,姜夔定居临安。一盏清茶,一卷好书,兴起就提笔著文,这样的日子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乏味的,但姜夔却自得其乐。只是好景不长,一场大火席卷临安城,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延及,二千零七十多家民房也同时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列,家产图书几乎都被烧光。

半生心血化为灰烬,姜夔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多想冲入火海,了此残生。可他在世间还有牵挂,他肩上的重担不允许他做懦夫。

面对一片废墟,姜夔苦不堪言,只得再次背起包袱,四处讨生活。已过耳顺之年的他,早已被岁月染白了头发,伛偻的的模样甚是憔悴。就这样,晚年不得安稳的生活,使得他生生劳累至死。

生前,姜夔穷到生活无以为继,死后,他也穷得无法安葬。为了让他能尽快入土为安,姜夔的朋友吴潜等人便为他发起募捐。可这些文人才子连自保都很吃力,哪里能贡献很多钱财呢?所以姜夔的后事办的极尽简单,潦草的葬在钱塘门外的西马塍,那个他最后定居的地方。

姜夔这一生,执着过科考,痴心过爱情,屈服过现实,过得实在是不称心。才高难逃运蹇,造化甚是弄人,孤云野鹤般飘荡了一辈子,辛苦得很呐!可转念一想,若不是多舛的命运磨人心智,他又怎能写下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又怎会成为流芳百世的“白石道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萧何与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萧何为什么要献计吕后将韩信杀死?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公元前196年,吕后为除掉韩信,召萧何进宫商议,吕后对萧何说:“相国,你了解吗?淮阴侯要谋反。”萧何一脸惊讶,问道:“微臣不知,敢问皇后,从

  • 富察·傅恒:清朝历史上唯一达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在清朝几乎找不到对应的人,清朝历史上真的没有这样的人物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

  • 历史上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时,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电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朱元璋电视哪一集毒死刘伯温,刘伯温与朱元璋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闻刘伯温(刘基)、章溢、叶琛等名声很大,于是派遣孙炎邀请他们加盟,其他人都答应了,但刘伯温却拒绝了。随后,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刘伯温还是拒绝,直到第三次邀请,刘伯

  • 刘邦建立王朝后经常御驾亲征,朱元璋却不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当皇帝是天意吗,朱元璋御驾亲征什么梗,刘邦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些皇帝是靠农民起义当上皇帝,并实现了大一统,是真正的屌丝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 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你眼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苏轼说王维的诗

    如果问谁是唐朝第一诗人,肯定会是众说纷纭,但要问谁是唐代诗坛第一美男子,相比大部分人会选择王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直接把玉真公主收为小迷妹。什么“翩翩佳公子,皎皎世无双”,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可这个颜值与

  • 朱元璋一直想迁都,为何一直没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向北能成功,朱元璋想迁都到哪,朱元璋为何能得天下

    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

  • 卫长公主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为什么要腰斩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公主被腰斩,汉武帝最后悔斩公主杀太子,刘陵公主

    汉武帝当初对卫长公主如此宠爱,卫长公主后来到底犯了过错?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长公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皇后的女儿,在她年幼的时候,汉武帝就曾把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恩赐给她,当地盛产食盐,条件优越。可见汉武帝对卫长公主

  • 身为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索默诺伊尔谁厉害,清朝索尼的后代,清朝索尼和鳌拜关系好不

    1661年,顺治去世,遗诏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依据皇太后孝庄的描述,当时顺治不仅下了一个罪己诏,还遗命以索尼为首、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作为辅政大臣。歪史个人认为,依着当时顺治汉化的趋势不大可能全部委任四个满洲人作为辅政大臣,所以

  • 刘备刘玄德为何要铸造当百大钱?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中原地区由曹操为丞相魏王的刘协朝廷,一直是很多说书艺人心目中的正统——可能是事实

  • 中国历史上卖官卖得最疯狂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权臣

    汉灵帝刘宏(156—189),原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因桓帝无子,于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在位22年,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着买官卖官的丑陋现象。这些朝廷虽然腐败,但也知道卖官行为是一种不齿之事,因而运作起来都是遮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