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文子把卫献公赶出卫国后,为什么又把他接回来了?

孙文子把卫献公赶出卫国后,为什么又把他接回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3/12/11 4:06:07

卫成公去世之后,卫国国君的位置先后传给了卫穆公、卫定公,后面传到了卫献公的手上。

卫献公是卫定公的儿子,上位的时候没有经历什么波澜。但是,在他执政第十八年的时候,却被卫国大臣孙子给赶出了卫国。直到十二年后,才被孙文子又接了回来。

那么,孙文子为什么要把卫献公赶出卫国,后面又为什么要把他接回来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卫献公十八年,献公叫孙文子和宁惠子两人不要吃饭就去宫里见他。俩人一听,看来献公是要请客吃饭,所以他俩也就乖乖地饿着肚子去宫里。

但是,他俩等了几个小时,天都快黑了,愣是没有等到卫献公召见他们。一番打听才知道,卫献公去园林里射大雁了。于是,俩人便一起结伴而行,跑去园囿等候。

到了园囿,卫献公才想起来,外面还有两个人在等他,就直接把他们俩叫到了自己的面前,说了一堆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就把他们俩打发走了。跟他俩见面的时候,卫献公可能只是想着随便见见,敷衍下就行了,等会儿见完了继续打猎。所以,他连打猎的衣服都没有脱,就直接跟他们聊起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对于国君来说,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都是有仪典规定的。所以,他穿着打猎的衣服会见两个朝廷大臣,本身就是不合礼制的,是对大臣的不尊重。

在孙文子和宁惠子眼里,卫献公这一天的行为,就是在戏耍他们。内心是非气愤的。

后来,卫献公又做了一件让孙文子气愤的事情。

孙文子的儿子经常服侍卫献公饮酒。有一次,卫献公喝多了,就让乐师曹唱《巧言》的最后一段给孙文子的儿子听。这一段内容为:

“彼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意思是说:那些进献谗言的小人,居住在河岸边。他们没有武力和勇气,专职做祸乱的事情。他们脚上生疮臃肿的时候,勇气哪里看得到?只有诡计特别地多,你的同伙还有多少人呢?

卫献公让乐师把这段话唱给孙文子的儿子听,不就是在暗讽他们一家都是巧言令色的小人吗?

当着臣子的面,唱这样的歌是很不合适的。按照以往的情况,乐师曹估计会稍微提醒下卫献公,但是这次他不但没有提醒,反而唱得非常起劲,声情并茂。

为什么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来,五年前,卫献公曾经让乐师曹教一个宫女弹琴,这个宫女没好好学,所以被乐师曹鞭打了下,以作惩戒。然而,这个宫女仗着被卫献公宠幸,转头就哭哭啼啼地告诉了卫献公。卫献公见自己喜欢的小宫女在自己面前哭,说乐师曹鞭打了他。一气之下,就把乐师曹抓过来狠狠地鞭打了三百下,差点把乐师曹的命给打没了。虽然后面有惊无险地活了下来,但是这个仇他可是记着呢?

像今天这种给卫献公拉仇恨的事情,他恨不得天天有。所以,在他的歌声的诠释下,孙文子的儿子越听越觉得这是卫献公故意针对他们家。于是,他便回去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孙文子听完后,还算比较有理智,他先是对另一个大臣蘧伯玉说了这件事,吐吐槽。但是他却找错了人,蘧伯玉是个比较忠厚的人,背后说人坏话,他可不做到,更何况说的还是国君的事情。所以,他也就听一听,听完后来了一句:“我不知道。”

孙文子一看,热脸贴了个屁股,想找个人说句公道话都没有。一怒之下,他便带人攻打卫献公。卫献公吓得逃出了卫国,跑到齐国去了。随后,孙文子和宁惠子便拥立献公的叔叔姬秋当了国君,也就是卫殇公。

十二年后,孙文子和宁惠子这两个昔日的战友因为争宠,当然更多的是因为争权而闹掰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个时候,卫殇公选择站队到宁惠子这边。毕竟,在卫国,孙文子的势力太大了,他不但是个外交家,还是个治理内政的优秀人才。他的封邑戚地就被他治理成了当时的文化名城,就连各诸侯国会盟,都喜欢跑到那里去。对卫殇公来说,孙文子的威胁更大。

在卫殇公的指使下,宁惠子偷袭了孙文子。孙文子逃往晋国。

逃到晋国后,孙文子的心拔凉拔凉的,他怎么都没想到,不但当初的队友要跟自己争权,就连自己一手扶持上去的国君都背叛了自己。不过,他毕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了,知道现在该做的不是生气、怨恨,而是如何夺回自己的一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于是,他便请晋国做中间人,去帮忙联系下逃到齐国的卫献公。他打算和卫献公握手言和,联合起来除掉卫殇公和宁惠子。

齐景公听说后,举双手赞成,于是就带着卫献公一起来晋国密谋。

最后,晋平公想出了个计策。他假装要和卫国结盟,把卫殇公和宁惠子骗出来,当场把他俩给抓了。然后带领大军,护送卫献公回国。卫献公回去之后的第二年,就把宁惠子拉出来杀了。当然,更多的应该是孙文子的意思。

标签: 孙文子卫献卫国齐国卫殇国君

更多文章

  • 勿忘在莒,徐偃王后裔,在水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颖之星语标签:徐偃王,徐偃,管仲,鲍叔牙,齐国,齐桓公

    历史上的今天,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李医生,在同学群里发布消息说,“确诊了7例SARS”。2020年1月3日,公安局找到李医生并签了训诫书。三年后的现在,地无分南北,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在病毒的折磨中,自愈或等待自愈。三年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到李医生的微博下面,向天堂中的李医生留言:想

  • ​怪胎:有筋无骨徐偃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狐奇谈标签:楚王,徐国,楚国,怪胎,徐偃王,竹书纪年,历史故事

    01 所生非人类清朝光绪年间,安庆(今安徽安庆)有个姓游的商人在江西做生意,儿媳妇怀胎十月,却仍然没有临产的迹象,腹部鼓胀犹如五石之瓠,全家人看得心惊不已。四处求医问药无果下,就有朋友推荐了个江湖术士,死马权当活马医,不然恐怕就要闹出一尸两命了。这位大师来了后,披发跣足禹步于庭,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

  • 齐姜:成就一代春秋霸主的伟大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九聊史标签:重耳,齐国,狐偃,秦国,先秦,周朝,齐桓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齐姜(晋文公夫人)

    王璐儿/原创01首先,我们先普及个历史小知识,说说“齐姜”这个名字的由来。春秋时期,叫“齐姜”的女子太多了。我们今天的女主角叫“齐姜”,上篇文章《》提到的太子申生的母亲也叫“齐姜”,除此之外,还有“庄姜”、“定姜”、“宣姜”、“文姜”……有人就好奇了,为什么她们的名字都爱带“姜”字呢?其实呀,“姜”

  • 被仁义绑架的宋庄公,没有实力,不懂变通,“霸主”可能只是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仁义,勾践,吴王,阖闾,宋襄公,宋国,齐桓公,宋庄公

    关于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比较公认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还有一种说法是前面3个不变,把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换成了宋襄公和秦穆公。秦穆公暂且不提,在很多人眼里宋襄公这个“霸主”比起前面的几位,可能有点名不副实。那么宋襄公为什么被称为霸主呢?宋襄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其实是他自封的

  • 从宋庄公之死看春秋这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春秋,周平王,周王室,郑国,鲁国,国君

    宋庄公公元前692年,是鲁庄公二年,也是进入春秋以来的第三十个年头。这一年的十二月四日,宋庄公死了!从这时回望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左传今读》也通读了《左传》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庄公二年的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算是春秋初年,已经有两位周天子去世,分别是周平王、周桓王;有两位鲁君

  • 宋国第十五任国君:宋殇公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宋国,卫国,郑国,国君,州吁,宋殇公

    宋殇公影视剧照宋殇公,子姓、宋氏、名与夷,宋宣公之子、宋穆公之侄,宋国第十五位国君。宋宣公在位期间其子与夷就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但宋宣公晚年却以弟弟公子和德行与治国能力在太子与夷之上为由,将君位传给了公子和,即宋穆公。太子与夷虽然对父亲的决定十分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父亲的决定,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

  • 宋殇公之殇,又一个因为女人而死于非命的诸侯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宋殇公,君主,诸侯国,姬发,商纣王,宋国

    自古以来,宝剑常常伴随着勇士,美女时常跟随者英雄。在春秋战国历史上,诸侯国君主虽然是一夫一妻制,但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妻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媵妾等却有很多,而诸侯国的君主们、卿士们、大夫们也都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也正式因为这样的习俗文化,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常常伴随着女人的印记,而且常常是不好的印记。周幽

  • “春秋第一衰人”宋殇公:千方百计害堂弟,却为堂弟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巧手小房标签:齐国,卫国,商朝,宋国,郑国,宋殇公,诸侯国,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前不久有个著名的问题:孔子姓什么?答案是子。孔子,子姓孔氏。孔子为何姓子?这要从他的祖先孔父嘉说起。而说孔父嘉,就要从宋国说起。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里,宋国是个另类,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晋国、齐国、郑国、卫国、鲁国、燕国这些国家,不是周天子的亲戚,就是为周王朝立过大功的。只有宋国是前朝遗民建立的国家,周

  • 春秋传奇:弦高舍牛救郑国,秦军弃郑灭滑国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郑国,孟明视,秦军弃,弦高,秦国

    春秋传奇:弦高舍牛救郑国,秦军弃郑灭滑国孟明视见白乙丙领了父亲密简,疑有破郑奇计在内,是夜,安营已毕,特来索看。白乙丙启而观之,内里有字二行道:“此行郑不足虑,可虑者晋也。崤山地险,尔宜谨慎。我当收尔骸骨于此!”孟明视掩目急走,连声道:“咄咄!晦气,晦气!”白乙丙意亦以为未必然。三帅自冬十二月丙戌日

  • 面对强敌,郑国商人弦高却拯救了整个郑国,他是神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山海藏意深标签:郑国,秦军,弦高,秦国,孟明视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继承君位。一心想要扩大领土的秦穆公听说郑国刚刚换了国君,马上意识到消灭郑国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派手下最得力的几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大军偷袭郑国。在秦国和郑国之间,有个小国叫滑国(今河南偃师、巩县一带),是秦军攻打郑国的必经之地。当秦军的主力部队到达滑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