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庭芝

庭芝

  • 宋朝李庭芝简介-宋朝李庭芝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10:21:01阅读:3857

    李庭芝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宋朝历史人物:宋朝李庭芝,历史上评为李庭芝,宋朝历史李庭芝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李庭芝,字号:祥甫,所处时代:宋末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

  • 康庭芝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6 18:39:12阅读:1104

    康庭芝:唐代诗人。与杜审言同时。武则天光宅元年,以乡贡进士重试及第。曾任洛州士曹参军、河阴令,迁祠部员外郎。本名:康庭芝所处时代:唐主要作品:望月有怀康庭芝:唐代诗人。武则天光宅元年,以乡贡进士重试及第。曾任洛州士曹参军、河阴令,迁祠部员外郎。工诗,《望月有怀》有名一时,沈佺期、宋之问皆和之。

  • 李庭芝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6 12:50:01阅读:895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名将。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中进士。宝祐年间,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太子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朝廷,随从姜才一起转战泰州。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突围失败,被执殉难。本名:李庭芝字号:祥甫所处

  • 夏庭芝

    名人大全时间:2024/1/4 17:44:12阅读:1162

    夏庭芝(约1300-1375)字伯和,一作百和,号雪蓑,别作雪蓑钓隐、雪蓑渔隐。中文名:夏庭芝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300逝世日期:1375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元代词曲作家。有文才,好冶游,杨维桢曾为其西宾。夏氏原为云间巨族,乔木故家,藏书极富,曾名其书斋“自怡悦斋”。元末变乱,隐居泗泾,改书斋名

  •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或宋之问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2 3:12:24阅读:1087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3 19:11:25阅读:1061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 盘点南宋的武将有哪些?其战力值之高,远强于北宋(对蒙古篇)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25 15:38:13阅读:3879

    南宋的末年,是一段可泣可歌的历史。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江山倾覆却又无能为力更可悲的了,多少名将都希望自己可以力挽狂澜,可是却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北定中原,成了南宋名将们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到底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武将战力值的差距,我们今天就来盘一盘。1.孟珙孟珙,字璞玉,号无庵居士,

  • 李庭芝简介 李庭芝的成就以及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 12:24:04阅读:385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李庭芝画像1219年,李庭芝生于

  • 李庭芝简介 李庭芝成就以及历史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6 21:40:42阅读:208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网络配图1219年,李庭芝生于随

  • 南宋以身殉国名将李庭芝生平 李庭芝结局 李庭芝子女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5 20:11:03阅读:163

    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扬州城被元军围困,城内粮食已尽,尸横满道,且饥馑日甚一日,每天投水自尽的,都达数百人。老百姓苦不堪言,将士们也精疲力竭……面对此情此景,城楼上一位血染战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面色凝重,心急如焚,满腹忧愤。他痛恨元军侵占大宋国土,摧残大宋百

  • 宋末李庭芝简介 李庭芝的成就及其评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7:56:42阅读:2096

    李庭芝简介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李庭芝画像1219年,

  • 李庭芝下令杀文天祥,只因怀疑他是元军说客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18:46:06阅读:2771

    1275年,阿术使用围困襄阳时的战术,在扬州城外修筑了一条长长的围墙,这条围墙从扬子桥开始,一边抵达扬州东北方的湾头和光塘,另一边抵达扬州西北方的丁村。元军想使用这种方法,把扬州城内的宋军逼上绝路,让他们彻底崩溃。元军主力在围困扬州同时,还分派兵力攻打淮东北部地区的泗州、淮安、招信等地,使这些地方的

  • 宋端宗赵昰:拥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却因南宋君臣的错误决策而亡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6:43:55阅读:2319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33期)公元1276年2月4日,就在各路勤王大军作壁上观的时候,南宋的都城临安却被蒙古大军攻破了。南宋终究和北宋一样,逃脱不了被别人一锅端的命运。但好在赵昰被驸马都尉杨镇和国舅杨亮节等人送出了临安城,当时张世杰和陆秀夫率将领领残部在温州的江心寺会合,然后他们一起

  • “蟋蟀宰相”贾似道,到底是奸臣,还是罪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2:15:27阅读:1383

    贾似道贾似道,南宋后期的权相,宋理宗的小舅子,被称为“师臣”“周公”。宋理宗死后,心智不全的宋度宗继位,贾似道被拜为“太师”,独揽大权,权倾朝野,是南宋最后20年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对于贾似道这个人,历史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贾似道专权误国,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而有的人则为贾似道鸣不平,他们

  • 焦山之战,南宋王朝最后一搏,张世杰如何兵败于蒙元军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3:02:37阅读:2966

    作者:忆香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焦山之战是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公元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夏历七月,元军于长江中焦山(今江苏镇江东)水域击败宋军的阻击,这次水战称“焦山之战”。1274年6月,忽必烈下达讨伐南宋诏书,发起统一江南战役。宋德佑元年(1275年)

  • 文天祥遭元、宋两方追捕惊险逃生,李庭芝欲夺回二圣放手一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7:20:51阅读:551

    1276年三月二日,李庭芝误信流言,通知真州守将苗再成杀文天祥。苗再成于心不忍,将文天祥骗出城外放走了。此时文天祥身边只有二十名苗再成派来保护他的士兵和几名随从。为了解除误会,文天祥决定亲自去扬州面见李庭芝,告诉他自己并没有投降元军,也不是劝降的说客。真州到扬州的路上,到处都是元军的哨骑,文天祥他们

  • 李庭芝:同为民族英雄,他坚守扬州,为何文天祥提起他就很愤怒?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13:05:45阅读:2053

    李庭芝:清水涌莲花,芳庭树芝草自小在扬州生活,常听家人说起扬州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史可法,郑板桥等等,当然,还有盐商们在一夜之间,用盐堆起五亭桥边的白塔这类故事。及长,读了《春江花月夜》,知道扬州的月亮最圆;随着姜夔的足迹,识得“杜郎俊赏”和二十四桥下波心荡漾,平山堂,鉴真在此安息,瘦西湖,秦观月下吟

  • 宋史:元军攻克扬州,李庭芝被俘,不屈而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5:19:29阅读:4784

    4万宋军兵临扬州城下,手持武器,与李庭芝面对面。蒙古铁骑手持弯刀,位于阵后,监视宋军,驱使他们上战场。李庭芝站在城楼上,笑了笑,对众将说:“我只有以死报国了,没有退路可言。”1276年,元军兵临杭州,谢太后、宋恭帝无心抵抗,选择投降。谢太后给各地将领发布“手谕”,让他们投降元朝,不要抵抗。李庭芝、姜

  • 南宋最后的硬骨头,唯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人,千古忠烈李庭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3:53:18阅读:600

    公元1276年三月中旬,南宋的遗臣们聚集在浙江温州江心寺。自从一个月前,南宋的谢老太后和宋恭帝打开临安投降开始,南宋的国祚实际上已经灭亡了。但是,每当一个国祚绵延的王朝行将就木之时,总有一些臣子不甘心看着王朝就那么走向灭亡,从而选择进行最后的抗争。就在南宋谢老太后和宋恭帝向蒙古人打开临安大门的前夜,

  • 陆秀夫:他是南宋大忠臣,宁投海自尽也誓死不降,却有人说他弑君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7:36:47阅读:4954

    陆秀夫:纯臣有如此,千古更无前 今天突然看了个很奇葩的帖子,说这陆秀夫有弑君之罪,他为了成就自己忠臣之名,硬拖着小皇帝投海,于是,南宋亡国了。 作为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的陆秀夫,世受国人之崇敬,缘何现在倒背上了这欺世盗名的弑君之罪,我是除了愤怒几无语言,就算这些人想出名,想标新立异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