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吏治

吏治

  • 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0:16:50阅读:3401

    吏员清廉与否,实关国家安危。清入关伊始,就以明朝亡国为借鉴,从严从速整顿吏治,不断打击贪官污吏,吏风已见好转。圣祖承其后,以整肃吏风为要务,不仅施之于法,尤重“宽仁”,伴之教化、培育,倡导儒家修身之主旨,政治清明,荡涤明末腐败之风,再现清平政治。至康熙中期,已历50年,基本实

  • 马齐简介:吏治才能出众而享盛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0:24:00阅读:4755

    马齐(1659-1739),隶满洲镶黄旗。康熙朝名臣米思翰的次子。康熙八年(1669)授工部员外郎,后转到户部任职。康熙十一年,他又兼任本旗新设佐领。康熙二十一年擢升为工部郎中后。他被派往安徽任税关监督。任职期间,安徽关税收入超过通常的额数,马齐为此受举荐。康熙二十三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

  • 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15:07:21阅读:3722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奏事件亲手书写密封,直接派人送到御前再由皇帝启封、批示(后来或与军机大臣等批阅)后,再直接发与具奏者执行

  • 第四节 量才授官,改革吏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22:41:10阅读:2356

    开元元年至开元十年,姚卢、宋苏、张源六位贤相的相继辅政,为推行开元新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开元年间,张嘉贞以后的历任宰相,如张说,李元纯、杜暹等人,亦能坚持开元初年所制定的治国方针,其业绩多有可称道者。开元新政的推行与成功以及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开元年间一批批贤相的辅政联系在一起的。开元前期一批批贤

  • 第三节 整顿吏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22:32:15阅读:1136

    西晋政权冗官冗员现象严重,词徒左长史傅咸曾向司马炎上书说:国家和百姓资财缺乏,是由于设官太多,户口只有汉代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多于汉代。设立的军府有上百个,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也设置自己的官吏,官禄及经费都出自百姓,这是百姓贫困的原因,应该省并官府,减少百姓劳役。官员们讨论后,形成了

  •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政治改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14:51:20阅读:4022

    [摘要]: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政治改革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玄宗的改革措施唐玄宗的主要治国措施有量才用贤、整顿吏治、修订律法、改革兵制、发展经济等。(一)量才用贤。开元初年,唐玄宗登基并巩固皇权后,针对国家拨乱反。开元盛世时有哪些治国措施?一,重用贤才,如:姚崇、宋璟等人二,整顿吏治三,改革军事、财

  • 汉宣帝的政绩,汉宣帝改革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0 14:29:18阅读:4950

    刘询早年生活在人民中间,深知官吏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官员不廉洁,就排除道德滑坡。”。因此,他即位后特别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除亲自过问政事外,还下大力气治理整顿吏治,省略尚书的中间环节,恢复汉初宰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制度。因此,刘询建立了一套对官员的考核和

  • 刘秀安置流民的措施,刘秀治国措施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4:21:05阅读:2341

    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群兄弟伴随着兵马。战争期间,他们同床共枕,并肩作战,荣辱与共,相互扶持。他们都是新王朝的开国功臣,每个人也都有过无数辉煌的业绩。然而,这种关系在新皇帝登基后彻底改变了。原来兄弟姐妹成了王公大臣,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军们开始离开硝烟弥漫的战场,投身于勾心斗角、勾心斗角无处不在的朝廷

  • 顺治澄清吏治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6:31:27阅读:2458

    祸临吸收明代死亡教导,廓清吏治,是祸临亲政时代思索至多、也最伤头脑的成绩。他为稳坐世界亟力觅供少治暂安之策,几回再三背臣下供行。逆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令正在京七品以上谦华文文官员报告根除积弊的举措。他奉行鉴别之法,擢劣汰劣,请求各天督抚对于所属民员宽减鉴别,有德有才兼通文义的人要保奏,没有能担

  • 唐武宗李炎有哪些廉政建设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9 4:23:57阅读:457

    闭于会昌时代的廉政建立,举动值患上夸奖的另有下列事,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御史台奏请调剂都城文武百民及嫡人消耗葬事,觉得民员年夜办消耗事,易免借机变相纳贿止贿,堕败政风,对于此举行制约,无疑有助于政风的廉明。唐朝民俸没有下,很多民吏的薪俸支进,尚没有能养家生活,借有很多天圆薪俸收放没有实时,那

  • 雍正帝即位后采用何种强硬措施肃清吏治?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12:49:53阅读:4099

    雍正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存留藩库,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督抚大吏每年一二万两,知县一二千两。意思是说得了这笔钱,就应该廉洁奉公,不再贪赃剥民。这是雍正时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一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使雍正

  • 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康熙晚年奢淫生活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16:09:53阅读:1117

    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真相揭秘,康熙晚年奢淫生活令人震惊。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真相揭秘,康熙晚年奢淫生活令人震惊。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

  • 刘秀整顿吏治安置旧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3:06:07阅读:3890

    每一一名建国天子身旁皆有一群兵马相随的兄弟。正在和平时代,他们正在一同睡觉、一同挨仗、休戚与共、互相搀扶,个个皆是新晨的建国元勋,每一团体身上也皆有着数没有浑的赫赫军功。但是,那种闭系正在新皇即位以后便齐部扭转了。本本的脚足兄弟变为了君臣,而那些兵马一辈子的将军也入手下手分开硝烟疆场,投身于阳谋企图

  • 雍正时期吏治清明,而他的反腐“绝招”,竟然是给公务员涨工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6:35:46阅读:1304

    反腐倡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策,一个国家如果腐败成风,那么国家的危机也就会来临。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于政权不稳,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收复,清朝康熙皇帝,先是在朝政上稳定了局势,灭掉了鳌拜。朝廷局势平稳之后,又消灭了三番的势力,随后西征漠北消灭准噶尔部。康熙皇帝一生在攻打四方、稳定朝局给清朝打下了

  • 抛开利益集团的干扰,从改革自身角度看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8:43:38阅读:1441

    张居正改革一直是史学界和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为人功过颇具争议,其变法之辉煌成效和死后人亡政息的悲惨结局亦令人扼腕叹息。从艺术角度来说,张居正及其改革的争议、辉煌和悲剧构成了一部精彩作品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所必备的一切要素。因而能够引得无数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们竞相折腰。史学界有一种史观叫做“革命

  • 唐太宗时期吏治有多严?官员因送菜被罢官,李世民还这样告诫儿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3/6 6:50:51阅读:452

    而贞观之治则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标杆,这一切自然也离不开大唐帝国奠基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努力和鞭策!唐朝取得江山和秦朝、汉朝、隋朝不一样,这也让李世民清醒的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所以,他常常以此为鞭策,始终把隋朝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提醒自己不能忽视百姓的力量。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正是始终

  • 晚明时期官员集体贪腐:全国乌鸦一般黑的晚明吏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13:29:52阅读:4523

    每一个全国汹汹,平易近处倒悬的浊世,其表里因虽各有分歧,有一点倒是共通的,那就是官员的集体贪腐。尽人皆知,大明创造者朱元璋生平最讨厌官员贪污,而他又给官员们设定了低患上可怜的工资。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们经由过程变通的方法,给小官员增长了许多分外收进,这些收进每每被笼统地称为黑钱,处于半正当职位地方,其

  • 汉初吏治并不清廉:萧何大收贿赂 丞相爱喝人乳

    历史人物时间:2024/2/3 17:09:44阅读:4984

    萧何主持修订《九章律》,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汉初吏治总体上的清明和廉洁。但汉初吏治的清明廉洁,只是一种相对意义的清廉,吏治中的腐败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格外重视而已。从历史文献记载看,从刘邦建立政权的那时候起,吏治的腐败就已经出现。如丞相

  • 汉宣帝为何要在朝中整顿吏治?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文史百科时间:2024/1/5 21:16:30阅读:3197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

  • 嘉庆登基后开始整理吏治,但为何还是不能重振朝纲?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2 13:04:21阅读:1852

    乾隆之后,嘉庆为何不能重振朝纲呢?都晓得,在嘉庆接位天子后,做了三年的"夹板”天子,乾隆固然退位后,但仍然手握大权,每天都是勤奋不倦地处分政事,以是嘉庆只好充任了傀儡天子,他每天除了批阅奏章、访问臣僚,即是伴随乾隆到处巡礼列入种种宴会。四年后,乾隆由于身体缘故,终让权,嘉庆才走上政治舞台,而这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