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唐朝藩镇

唐朝藩镇

  • 绝不称帝“千年老二”钱镠 唐末军阀界的一股清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12:25:00阅读:2892

    提起钱谦益、钱其琛、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这几个名字,那真是如雷贯耳,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当然这个共同点不是姓钱这么简单,而是他们都出自吴越钱氏家族,而这个家族的开创者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国王钱镠[liú]。来过西湖的小伙伴都知道,在西湖边上有一座钱王祠,专门纪念钱镠为杭

  • 安禄山简介:唐朝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5:37:19阅读:2246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禄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禄山

  • 唐朝初期战无不胜府兵制度与均田制,为何后期会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时间:2024/3/7 18:17:45阅读:3402

    府兵制度是一项古代的兵役制度,在西魏时期诞生,一直延续到唐朝中期衰败而亡。唐朝沿用府兵制度,使得初期的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与汉朝相比。府兵制度对于唐朝初期极为适用,在战乱后国家百废待兴、百姓忙于农耕生计之际,府兵制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国内的有生力量,使之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外敌。这项制度在唐朝初期不

  • 浅析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8:15:41阅读:4172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官爵威命”是一种唐朝朝廷授予北方藩镇势力的一种爵位称号,在李德裕看来,“官爵威命”是对河朔藩镇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河朔藩镇虽然有军事实力,但是他们却达不到自立门户的政治能力,还是要依靠唐朝朝廷的认可。但是根据真实的唐朝官爵威命和河朔藩镇的关系来看,仅仅是这样的一种解释是有些言过其实

  • 唐朝如何对待不服的藩镇?动用“饥荒”当武器,不惜让白骨遍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6 20:03:55阅读:1899

    由于连续的战争,消耗了官方和民间的粮食储备,假如正好遇上粮食歉收,则饥荒极有可能爆发。如安史之乱后,连续数年发生饥荒,这和吐蕃军队的频繁、大规模入侵有关;德宗兴元、贞元前后,关中地区又有几次连续的大规模饥荒,这与径原兵变、奉天保卫战、收复长安之战、讨伐河中朔方军和吐蕃入侵等战争有关。安史之乱期间,还

  • 在曾经藩镇林立的唐朝成为异姓王是否更容易?

    历史解密时间:2024/3/31 20:09:54阅读:208

    封建王朝的皇族对待异姓王的态度是很微妙的,除了叛逆自立或者王朝无力控制的两种情况基本上通过册封的异姓王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评书中的两辽王薛丁山等等很多王爷都是虚构的。至于追封功臣异姓王这种惠而不费且没有封地、实权的方式是王朝统治者最喜欢的,不但昭示了自身的慷慨又不回威胁到自身

  • 唐朝藩镇势力是怎么一步步变强的?朝廷为什么不想办法压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20:05:31阅读:2778

    众所周知,唐朝政权实亡于藩镇割据,中央及地方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权,职位又由其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统治者无力镇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藩镇节度使,各地藩镇却有实力攻打京城,逼迫皇帝出逃,使得唐帝权威扫地。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这

  • 他是唐朝末年的藩镇节度使,抗击黄巢,最终选择臣服后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0:25:24阅读:1491

    李茂贞原名叫宋文通,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出战各地,当时李茂贞是军队里的队长,后来黄巢起义军攻陷了长安城。李茂贞带领军队与黄巢乱贼抗衡,最终李茂贞击败了黄巢的军队进攻,因此李茂贞战功显赫,他也是因此被加封为神策军指挥使。神策军就是当时京都的禁军,可是那时候神策军的指挥权没有帝王的手中,指挥权反而在宦官集

  • 藩镇割据既是唐朝灭亡之因也维护了唐朝统治,后期在起义中灭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0:00:07阅读:3212

    不过,由于参与叛乱的几个主要军头,诸如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等人,在事后并未被解除兵权。唐朝中央政府默认他们可以在地方上搞割据。因而这就为后来河北藩镇多次反叛朝廷埋下了祸根。除了河北不安定外,此时唐朝的西北和西南形势也很不容乐观。西南方向,由于唐玄宗当年的决策失误,南诏与唐朝闹掰,并联合吐蕃多次进攻

  • 相比于藩镇,宦官对唐朝的危害更为剧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0:15:12阅读:4121

    唐朝亡于藩镇,这几乎是个常识般的概念:地方军事力量的失控与无序膨胀,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最终颠覆了中央王朝。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唐文宗李昂的态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有一天退朝后,他唉叹自己还比不上东汉的亡国之君汉献帝,“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他所说的家奴,指的

  •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最终导致自己灭亡的藩镇?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18:02:55阅读:2599

    藩镇也称军镇。和普通城镇所不同的是,藩镇中主要以职业军人和军人家属为主,藩镇中的最高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在自己所管辖的藩镇中拥有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唐玄宗时期,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由于中央和边陲地区距离太过遥远,通讯指挥无法及时传达。为了能有效遏制周边外族的入侵,唐朝中央政府决定

  • 唐朝如此强大,为何无力平定藩镇之乱?原因有6点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14:50:24阅读:1734

    上面说的都是史实,可是内乱每个朝代都有,为什么强大的唐朝经不起一次武将叛乱。甚至举全国之力镇压后,也只是把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消灭了,但散落各地的藩镇势力却纷纷自立,中央集权逐渐变成一句空话。我们先来看看其他朝代的叛乱。汉朝时,汉景帝时七国一心要推翻中央统治,汉武帝时淮南王叛乱直逼长安,每一次都声势浩

  • 为什么唐朝藩镇尾大不掉,皇帝却不撤销藩镇,反倒是支持藩镇存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8:56:53阅读:4922

    对于唐朝中后期的唐朝皇帝来说,那些尾大不掉的藩镇,固然很可恶;那些手掌兵权的节度使,也确实让皇帝们感到头疼。但问题是,当时藩镇制度已经和唐朝彻底捆绑在一起。如果要动藩镇制度的话,就要从根本上对唐朝进行大修!而进行大修的结果,基本上是藩镇制度没有被解决掉,但是唐朝先没了。显然,唐朝中后期的那些皇帝们,

  • 面对愈发猖獗的藩镇节度使,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3:10:58阅读:1390

    安史之乱后,曾盛极一时的大唐迅速衰弱下来,这与当时猖獗的藩镇割据势力有莫大的关联,毫不夸张的说,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局面是大唐走向陌路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地方势力过重后必然会形成的一种内部势力分割结果,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藩镇割据就宛如深入骨髓的一颗毒瘤,是帝王深恶痛绝的

  • 唐代中期为何会有那么多战争?藩镇体制是其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9:11:13阅读:3679

    唐玄宗在开元、天宝年间以“强兵”目的实行了军事制度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军队的动员方式上,逐渐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在军队的行政体制方面,于边疆地区广泛设置“节度使”,正式确立节度使制度;在军需供养方面,赋予藩镇的一定财权,以满足藩镇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而且,玄宗统治时期形成的节度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