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一封信
一封信
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流传千年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21:51:31阅读:2568
很多父母,无不盼望着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所以给自己的孩子吃最好的东西,报最好的学校,将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于孩子们的身上。或许这种流于表面的给养并不能够早就更加优秀的孩子,因为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做爸爸妈妈的人言传身教。在三国那个时代里,绝对的主角非诸葛亮莫属,他以一己之力推动这蜀国的前进,成为了这个时
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为何在教科书中,人们却对王安石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13:34:20阅读:4495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宋朝时的王安石变法,但是,却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变法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由“三冗危机”引起的财政亏空,迫使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除缴纳名正言顺的“两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怨声不断。1069年,
洋人睡完慈禧的凤床后,留下一句洋文,李鸿章看完脸红:不敢翻译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1:47:08阅读:4734
皇室的耻辱,清朝也有过。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这种社会制度下,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上学的机会,嫁人后也只能相夫教子。古代妇女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们的命运都系在男性身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即使“命好”嫁入皇室贵族,却也有被休掉、甚至殉葬的可能。不过,不能忽略的是我国古代曾出
诸葛亮临死之前,刘婵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才明白原来他一直在装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7:27:14阅读:4776
刘备打下的江山葬送在了刘禅的手中,后人提及刘禅更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的是一位庸军么,一国之主真的是那么傻么?其实不然。刘禅本人是深得刘备喜欢的,自幼便教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稻》等书,文韬掌握了,刘备又监督刘禅学武,在射山学习射箭技巧。如此看来在那个时代能学习到这些知识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2:26:03阅读:3077
《论语·季氏》有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成语祸起萧墙自此经常被用于形容祸乱发生在家里。在中国古代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诸多皇子争夺王权,以致大权旁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是臣子离心离德,各有盘算,皇帝本人又无法调和或把持朝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祸起萧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
嬴政写给吕不韦的信,短短30字,没提一个杀字却字字诛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9:56:11阅读:1404
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较量,就算得上是高手过招的典范代表,吕不韦用一生的努力为秦国建设鞠躬尽瘁,但到头来还是换来一个以自杀结束的悲剧,很多人就比较好奇了,嬴政当时仅仅写信要求吕不韦迁往蜀地,并没有说过杀死吕不韦的只言片语,为何吕不韦看完信之后会选择自尽呢?奇货可居吕不韦是一个世代经商的商人,他的父亲在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看英女王在信中是如何称呼的万历皇帝,便知晓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9:54:37阅读:1234
公元1644年3月19日凌晨,明朝崇祯帝被李自成逼上了景山。景山是世代园林,风景如画,但如今外面已是滔天大火,而很快他就要被李自成俘虏。崇祯帝叹了口气,杀掉了身边最后一个侍从,在园林中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最后选中了一棵歪脖子树,他在蓝色袍服上写好遗言,将腰带摘下来挂好,闭上眼睛义无反顾地自缢了。而他
胡觉照:诸葛亮愚忠,教材应删除《出师表》;郦波:迂腐混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21:35:30阅读:404
三国不缺野心家,不缺枭雄,不缺英豪,但却纯直之人,私以为三国时期能称得上真正的纯直之辈的只有三人,分别为曹魏的“王佐之才”荀彧、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及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这三人中又以诸葛亮名气最盛。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的事业做奋斗,他的格局从刘备三顾茅庐时所做的《隆中对》就已经看出,早早策划好了
有人告房玄龄谋反,李世民见后只问一句就将其赐死,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3:44:40阅读:3308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父辈的聪慧,从小就博览群书。十八岁时成为进士步入仕途。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房玄龄在乱世投靠唐太宗,多次伴随秦王出征,专门为其出谋划策。他十分感激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的为其策划谋略,不求金银但为国家收拢大量人才,代替唐太宗与有才之人交往,劝说其共同为唐太宗
一个家童将密函错看成公文,崇祯为了面子,不得不拒绝皇太极议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2 19:23:19阅读:373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最后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自缢,当时崇祯有机会与皇太极议和,却因为面子问题而拒绝。到底崇祯为何会拒绝议和?▲崇祯。(图/翻摄自百度百科)崇祯14年(公元1641年)发生了一件事,驻守边关的陈新甲因为闯王李自成与满清八旗军的双重压力,私下派遣人与皇太极试谈议和的可能性。然后托信转告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让人汗颜,如今在英博物馆展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3:31:08阅读:2001
但是,乾隆皇帝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他去世的几十年后,打开这扇大门的将是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而他亲手写给英国国王的信,依旧珍藏于英博物馆中,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也刺激着国人不忘历史,奋发向上的决心。中西方文明的多次交锋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影响整个东亚的
探究崇祯不愿与皇太极和谈背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2:17:42阅读:2146
而关外满清又虎视眈眈,大明藩属国朝鲜投降了满清,而一重要的对敌军事基地――皮岛也被攻陷,满清没有了后顾之忧,几次冲破长城入关进行抢掠。而当时明朝军队竟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抗衡,纷纷避战。而这时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提出与满清和谈,而且满清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对于明朝能够缓解很大的压力,但最后崇祯
入蜀就冷落张飞?刘备为何让张飞死守阆中七年直到死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1 23:44:33阅读:2869
因为义气相投的三个人结为了兄弟,上阵杀敌数载才得了天下。做大哥的刘备成了蜀汉的皇帝,而做兄弟的张飞、关羽都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可是建了蜀汉之后,刘备并没有把这两位兄弟留在朝中。关羽去了荆州,张飞被刘备分到了阆中。同是结拜兄弟,为何把这么重要的荆州交给了关羽,而张飞只是到了阆中这样不起眼的地方。莫不是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带来十二个字,听完当场咽气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21:46:49阅读:3303
随后,诸葛亮稳定后方,南平叛乱,收伏孟获,随后又北征中原,意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一生共组织领导了六次北伐战争,但只有两次打出了祁山,其余几次均被拦在了汉中。在最后一次北伐战争中,诸葛亮病倒了,走到五丈原这个地方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诸葛亮强忍病痛给刘禅写遗书,劝诫
秦始皇写给流放途中吕不韦的信,短短三十个字,问了两个问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2:19:23阅读:4476
[var1]有些问题永远不能回答,有些事必须带进坟墓,只有让秦始皇放心了,吕不韦努力一生的积累才不会彻底灰飞烟灭。所以当秦始皇对他发出灵魂之问的时候,吕不韦瞬间就醒悟过来,如梦方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既然没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时舍车保帅,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所以吕不韦看完信就饮水自尽,说
亲爱的小乔,信弘历哥,你将得到永生-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5 2:41:52阅读:388
工业1.0时代如火如荼时,江湖老大英国忍不住代表欧洲大家庭派来使者马嘎尔尼来东方,想会一会传说中的东方老大,汇报一下工业革命的进展。作为事实上的西方老大,也想借此机会,双方坐下来搞点协定,瓜分一下东西方势力范围,至于互派个常驻代表通通商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儿。很快,使者给英吉利国王乔治三世带回了那个温
吕不韦看了嬴政给他的信后就自尽了,这封信到底暗藏什么玄机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2:41:49阅读:1453
[var1]秦王嬴政的一封信看是指责,实则是一封催命符。吕不韦因为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之后,又因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嬴政担心他谋反,下令让其举家迁蜀,并且给了他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脸色大变,说到:我们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3:27:12阅读:4113
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朝的一些历史,相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创者就是朱元璋。而朱元璋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领导能力的人才,他也是白手起家,从一个普通百姓混到了皇帝的位置。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还是元朝统治的年代,当时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元朝的统治者非常残暴,对百姓也非常的严酷。所以各地
明朝末年,崇祯若能拿出一万两黄金给他,或许上吊的就是李自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2:58:55阅读:4264
大明国号来源有许多,一般认为跟宗教有关,来源是“明教”,还有人认为是出自“白莲教”、“佛教”等。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明朝一样反复地中兴,从即将灭国又回到盛世,明朝经历过许多次中兴,很难说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期。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那时候确实算得上是盛世,但谁能想到,这出现
这是当年大英女皇写给万历皇帝的信,是迟到了390年的国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7:01:14阅读:2241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在几秒钟之内便可以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朋友交流,而这些在古代却是做不到的,那个时候人们只有通过书信来交流,而古代的交通方式又特别的有限,因此传递一封书信往往需要很久,也有的书信因为在路上出现了意外而根本无法送达。这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