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大山人是谁_八大山人的历史影响有多大_八大山人的故事

八大山人是谁_八大山人的历史影响有多大_八大山人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4/1/17 9:57:04

中国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清初画坛,出现了四个出家为僧的书画家,称“清初四僧”。四人都擅长山水画,但各有风格。

这“四僧”分别是:石涛,法名原济;朱耷,号八大山人;髡(kūn)残,号石谿(xī);渐江,法名弘仁。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老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前两人是明朝皇室后裔,后两人是明朝遗民,四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对明朝忠心不二,不肯归顺清朝。他们的书画或写身世之感,或寄托亡国之恨,或笔墨纵横无阻,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表现出不为命运所屈的旺盛生命力和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意志。

朱耷

他们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的画坛,也深深影响了后世。

四人中成就最大的要数石涛和朱耷,在这儿主要介绍朱耷。

在今天的江西南昌,有很多的历史名胜,其中最为著名、人气最旺的是两处古迹,一是滕阁,二是青云谱。青云谱本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道观,只有几间茅草房子,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道观,却因为明末清初的一个著名画家八大山人而闻名。

八大山人曾经在这里潜心作画,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现在这个道观成为著名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不仅在中国非常出名,而且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八大山人”命名外星山脉,可见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朱耷,江西南昌人,八大山人是他的号,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朱耷是皇亲国戚,又生长在书画家庭,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社会地位崇高。他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能作诗,十一岁能画画,本身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如果明朝没有灭亡的话,朱耷这一辈子绝对不会为衣食发愁。可他生不逢时,呈现在他面前的不是花团锦簇,而是无数的苦难和折磨。大概在朱耷十八九岁的时候,明朝灭亡,不久他父亲去世,他的地位一落千丈。

紧接着他的儿子又死去。这一系列打击,让他心灰意冷,内心极度忧伤和悲愤。另一方面,他作为明朝皇室后裔,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危险分子,便想尽办法要铲除他。

他只能装聋作哑,隐姓埋名,最后削发为僧,遁迹空门,后来又居住在道观里,过着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一阵子是僧人,一阵子是道士,以逃避清朝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隐蔽和保存自己。

在当时人的眼中,朱耷是一个“癫狂人”。他衣衫破烂,头戴破草帽,蓬头垢面,疯疯癫癫。他喜怒无常,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有时甚至哭上一整天,引来路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他时常进店饮酒,酒量不大,一喝就醉,醉后就挥笔作画,一次就画十多幅,画意都不雷同。其实,他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癫狂”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表现他那倔强不屈的性格。

在他的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落款。他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两字似“哭”似“笑”,后两字则像“之”字,意为“哭笑不得”,这也正是他内心状态的反映。

朱耷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上不为求完整而完整,布局上着重地位和气势。其特点是通过象征手法,对所画花鸟鱼虫以夸张手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主角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他的画中往往会出现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眼珠向上,以白眼向青天,显示出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表达跟清廷势不两立。

他善于绘画,而且在书法、诗歌和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主要作品有《山水卷》《荷石栖禽》《孤禽图》《竹石鸳鸯》《仿倪云林山水》《鹭石图》等。

朱耷一生的经历曲折、离奇,他的遭遇让人感慨,他的绘画风格冷峻、乖戾、飘逸、狂放,令人难以揣摩,他的魅力至今不减。朱耷的画作在东方尤其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享有“东方凡高”的美誉。

标签: 八大山人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谁 分别提出了什么学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末清初

    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杰出的思想家,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是那个时代进步思想的代表。公元17-18世纪,欧洲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在同时期的中国,思想上也极为活跃。主要的思想家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中黄宗羲被称为&ldquo

  • 摄政王什么意思?清朝有哪些厉害的摄政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摄政王

    代替皇帝处理朝政叫做摄政,如果这个人还是皇帝的亲戚,那他就被称为摄政王。因为在清朝时期,也多次出现皇帝年纪太小,或者生病没办法领导国家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就需要一位摄政王临时代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当然有人会问,难道皇帝就不怕摄政王篡权么?如果是在别的朝代可能的确会出现,但在清朝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还是非常

  • 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有用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监察制度

    说到古代的监察制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监察制度顾名思义就是监督的机构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是社会等级最严格的一个朝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那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明朝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

  • 满清八旗是哪八旗 满清八旗的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清八旗

    八旗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它起源于女真族人的狩猎组织,之后被努尔哈赤整顿编制,经过改善形成八旗制度。八旗制度让满洲军队更有战斗力,是清朝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也使得清王朝走向灭亡,可以说有利有弊。那么,八旗分为哪八旗呢?它们代表家族、人物都是谁?满清八旗是哪八旗努尔哈赤八旗指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红

  • 南洪北孔是谁 南洪北孔有哪些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南洪北孔

    清朝初年,出现了两位著名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他们被称为“南洪北孔”,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闻名。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和学术,特别是懂得乐理,这为他后来写作《桃花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孔尚任曾经几次参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

  • 中国古代同性恋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同性恋

    我国的同性恋有持久前史,从帝王名士到布衣倡优,构成了古代我国一个含糊的人群调集。魏王与龙阳君,汉高祖与籍孺,毕沅与李桂官,汉武帝陈皇后与楚服,唐太宗儿子李承乾与称心……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故事简直太多了,还有几个出名的成语也出自于此。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这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农民起义、楚汉争霸,天下纷争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也相当有吸引力。那么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都是谁呢?秦汉五大隐士是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这五人隐居前都是好友。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秦末汉初五大隐士的相关

  • 中国共产党内部管理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共产党

    油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彭彬、何孔德、高虹 作揭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始末“第一军规”: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