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始终写不好字,硬笔书法名家能否指点一二?

始终写不好字,硬笔书法名家能否指点一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4/1/18 19:07:05

谢谢朋友的邀请。抱庸也是学书之人,并非名家,针对题主的附图,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总体印象:临过碑帖,点画线条的概念比较明晰,结字差强人意,这字还有救。

主要问题:粗略梳理了一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线条尚缺乏力度与质感。很平,平铺直叙,线条本身的力量偏弱,有些点画甚至拘谨到犹豫的地步。用笔能力仍需要加强,字写得还不够多。

②结构松散。碑体虽粗犷奔放,但结构仍旧十分严密,有开则有阖,有放必有收,正欹相谐,结字浑然一体。题主这字,就没有处理好这层关系。

③临摩不深不透。歌词大意有了,线条与结字是能看到临摹痕迹的,但临摹的功力火候还有较大的差距。临摹的量就不够,对技法技巧的理解也必然是流于表面的。

几点建议:一是临摹的功课仍需加强。理性分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原帖中对照找差距,临深写熟了,许多问题也就烟消云散了。初临务求其精深,技巧、道理、规律都放在原帖之中,多读多写其义自见。

二是突出点画线条的训练。线条质感是书法入境出味的重要元素,重点去加强改进一下提按力量与行笔节奏的问题。硬笔的线条也是有锋有力的,曲直、肥瘦、枯润、涩滑,这都是线条的功夫。

三是优化单字的结构。总体上结构要力求更加平衡谐,可以逐一对照原帖去强化间架结构的习练,也可以有针对的看一看黄自元“九十二”法,如果有必要,米字田字回字格这些辅助手段也可以用起来。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首先来说,硬笔书法名家的称号不敢当,接下来咱再说说字的问题。看了你的字,应该说你是用心练过的,但是为什么始终写不好字呢?关键问题是不得法,我会从大的方面和细节来说明这个情况,这也是很多初学练字的朋友经会碰到的问题。

一、大的方面,间架结构不得法硬笔写字,关键是间架结构,间架结构也叫结字,结字法则就是汉字笔画、偏旁部首在一起组合的原则。你把结字法则搞明白了,字一般就不会写得难看了。结字法则还是有不少讲究的,我这里举出几个一般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吧。

第一,横画平行等距的原则

横画平行等距,说的是连续的横画之间应该保持平行,并且间距相等的原则。

而你的这幅字中,有很多字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说明你可能真的就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

例如我用红笔画出来的这些字,就是比较严重的没有做到平行等距的字,其它字也有,这几个比较典型,拿出来说说。“重”“意”“草”“春”等字都是,横画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显得很随意。

第二,抑左扬右的原则

大部分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做到抑左扬右。就是左边的偏旁部首要窄一点,右边的偏旁部首要放开一些、伸展一些,形成抑左扬右的局面。你图中我用紫色的线条标出来的几个字就是没有做到这个原则。

还有一些字则是左右比例失衡,右边太大了,例如“物”“城”“浣”等字。

第三,中宫收紧

其实说白了就是字要写得紧凑点,往中间收点,中宫收紧,主笔伸展,这样字就漂亮了。但是这幅字犯了很多初学者都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把字写得散开了。特点是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离家太远了,缺少笔画之间的穿插,没有中宫收紧。

例如“地”“短”“清”等等,这种问题挺多的。

二、细节方面问题更多因为细节方面问题更多,简单说一个吧,就是字没有主笔的概念。什么样的笔画该收、什么笔画该放是不懂的。例如很多字,撇捺是主笔的,应该撇捺伸展,基本上都没做到。而“口”应该是无主笔的,要收着点写,也没有做到,口字应该是“上开下合”的一种梯形,你基本上都写得是方方正正的。

三,写字如才能得法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你练字不得法,确少硬笔书法的系统学习,只是想到哪练到哪,这是大多数人都犯的问题。

那么下一步希望你能系统性地把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学习一遍,我在今日头条专栏《32节课让你孩子练出一笔好字》中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虽然是写给中小学生的,但是因此写得更加通俗易懂,也非常适合初学练字的朋友入手学习。

我的这套专栏是对硬笔书法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还有一些基本偏旁部首写法的详细讲解。但是练字离不开临帖,否则你懂的再多,手上写不出来也没有用。因此学习了我的专栏之后,建议选择一本字帖,然后进行临帖的训练。

当你懂了这些知识之后再临帖,那么你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很多人临帖很长时间,离开字帖就写不好,就是这个问题。只是机械式地模仿,不懂其“所以然”,那么离开了字帖就又回到老路上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练了一段时间的硬笔书法,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了,很苦恼,请各位大神给个建议?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练字和画画,道理都一样,前进升级的路象是登台阶,先有量的积累,再忽然一悟,登上了一个台阶,阳光瞬间灿烂。所以有时候我们练字,会感觉最近没有长进,徘徊不前,这本正常,但如果此时静不下心来,再写字,便又感觉退缩,别着急,其实你不过还是在一个台阶上踱步,坚持下去,不要放弃,边练字边思考,学习的效果默默地在

  • 七岁的小孩写硬笔书法,需要强调“顿笔”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不管是出于练字把字这漂亮还是追求书法的高度,都是一样重要的。顿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运笔技巧,如果没有这个,对掌握行书的节奏感,流动性,连贯意连很有影响。楷书就更不用说了,缺少顿笔是没办法让楷书达到想要的效果(特殊体除外),我们在处理顿笔的时候还需要知道轻重的变化,用力角度方向的不同,孰能生巧,只

  • 丝绸之路上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早在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从事养蚕、缫丝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了绚丽的丝织品。到了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

  • 本人初一,想练字(硬笔字和毛笔都想尝试一下)能指点一下方法吗?需要买字帖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您的问题我来答,共同探讨解决它!首先,想练字是好事,如果时间允许,硬笔和软笔可以一起尝试。关于字帖,最好还是有,硬笔可以选现代人写的(以孩子喜欢为好,如司马彦,田英章,卢中南等)。软笔楷书以唐楷为好(如欧、颜、柳)的字,也应是对比之后挑自已喜欢的,这样可以坚持下来。同时也可以欣赏欣赏魏碑,隶书,篆书

  •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硬笔书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铁凝贵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也是颇有成就的老一辈作家。老一辈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会执笔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的写字,像我们西安著名作家贾平凹、高建群,以及前年去世的陈忠实先生,都是用这种方式写作。写得多了,时间长了,熟练了,自然会练就一手漂亮的字体。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写字的方式,纯粹是

  • 如何评价王羲之的第54代孙,获得1984年首届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的王正良的书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为什么一定弄出个王羲之多少辈的孙子作招牌呢?是不是对自己的书法不自信呢?书法就是书法!别说那么多辈份的孙子让人质疑,即便是王羲之真正的孙子辈也没有什么非常出色的书法家了?希望这位王老师还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实力为要务,至于你的家谱,那是你自己家族的事,没有必要与别人商量是不是王羲之的支脉。看王老师的硬

  • 硬笔书法,长横或长竖会发抖,该怎么练习流畅又有硬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硬笔书法爱好者,希望能帮到你。1、长横和长竖在汉字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我在一开始练习硬笔基本笔画的时候,也感觉长横和长竖比较难,后来慢慢改善了,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多练习,提高控笔能力;2、对照一下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否规范,好的坐姿和握姿是写好字的基础和重要条件;3、

  • 你真的有那么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答:故事太多了,故事就是生活,就是生命的过程,有些可以与大家分享,有些是永远埋在生命里不能忘却。回答:故事,人人有,没有一点故事的人,就没有一生的奋斗,和体验………!我同事的行为,妥妥的禁果效应我同事提起他儿子,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挺好,就是字迹潦草,作文扣分。他琢磨让儿子练习硬笔书法。他到书店买来

  •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个局怎么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家长普遍为孩子的作业感到痛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孩子写作业不自觉。每天放学回家,都是父母催着孩子写作业。好不容易到了书桌旁,孩子写一会作业就走神。本来1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结果磨蹭到了3小时没写完。2、孩子依赖严重父母在旁边就写,父母离开一会走喊。孩子经常看不懂题,或者是无法面对一个新题。

  • 中国硬笔书法代表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硬笔书法突然红火起来,出字帖,大赛,办杂志,学钢笔字成一股潮流,一大批硬笔书法家涌现,但要讲重要的硬笔书法家,我觉得还是应从钢笔进入中国百年讲起。钢笔进入中以后,常期受实用的意识影响,没有钢笔书法的概念,梁启超讲到美术时说,毛可以讲是美术,用钢笔铅笔,只能讲便利。这就把硬笔字排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