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元代赵孟的楷书能媲美唐楷?

为什么元代赵孟的楷书能媲美唐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2:17

为什么楷书四大家会有赵孟?我们都知道楷书四大家分别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前三位都是唐朝的书法家,只有赵孟是元代的。

唐代是楷书书法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楷书大家,除了以上说的三位以外,还有世南、欧阳通、初唐四家里的薛稷、以楷书著称的褚遂良等等,这些书法家的楷书并不在赵孟之下,甚至有的要远远超过他。

尤其是褚遂良和虞世南,后人甚至说后人欠虞世南一个公道,楷书四大家里面应该有他。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后人评价楷书四大家的时候,是有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评价标准的,并不是按照水平的高低,虽然这赵孟的水平也很高,而这四个书法家恰好符合这个标准。

这个标准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和皇帝的喜好。我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对于字体的要求是近乎严苛的,必须要写“馆阁体”或者“台阁体”,稍有个性就会被刷下来,就像明朝的唐伯虎,风流才子、才华横溢,在科举考试上却吃了很多的苦头。

而楷书四大家的书法,正好是训练馆个体的最佳教材,初学书法学习颜体,因为颜体比较粗大,字体端正,可以更好的练习结构和中锋用笔,而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不敢用笔,毛笔按不下去,颜体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颜体是外拓型的字,能够练习“占格”,为以后章法的学习和考试答卷奠定基础。

但是颜体有一个缺点,写的时间长了,笔画同意的臃肿无力,俗话说“颜筋柳骨”,而学习柳体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柳体比较瘦劲,可以很好的练习书法的骨力。

但是柳体也有缺点,那就是结构不够完美,学习欧体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欧体结构非常的完美,字体漂亮,对于考试来说,无疑是最佳的书体。

可是欧体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初学者学习的时间长了以后,容易把字写的很板,缺少生机和活力,而赵孟的楷书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可以学习赵孟楷书以活泛用笔。

而此时再加上皇帝的推崇,赵孟的楷书无疑成了最佳选择。

经过这样一个训练的过程,基本就可以写出结构、章法、用笔完美、骨力又比较强的楷书了。

所以说,楷书四大家的评判标准并不是水平的高低,而是以适合初学和考试来论的。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为什么赵孟的楷书能和唐代楷书媲美?

我们先从书法风格的流派来进行分析。唐代楷书留传下来的作品,以碑刻拓片为多。无论欧虞褚薛,还是颜柳,他们非常擅长的一种书体,叫做“碑版书”。什么是“碑版书”?就是我们现在见到并一直学习的唐代碑帖。如:《九成宫》,《玄秘塔》,《多宝塔》……等等。这些碑帖就叫做“碑版楷书”。这类型的字,体形端正,结构严谨,格调庄重。重法度,讲规矩。都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中树碑立传而应用的书体。

赵孟的书法与唐代楷书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型。这种类型的书法,叫做“翰牍书”。翰牍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手写体。手写体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平时交往使用的书体。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字体。这种书法的特点是意态秀逸,结构妍丽。用笔通畅,承接清楚。现在有人说赵孟书法无“工楷”,其实是不了解“碑版书”与“翰牍书”的差异。

碑版书和翰牍书,犹如《诗经》中的《国风》与《颂》。翰牍书好比《国风》,碑版书就像《颂》。赵孟能够把整个宋代书法挑落马下而与唐代诸贤成为后世书学者们学习的楷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遵法重道。你学习他们的书法,就能学到书学的真道。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书法作家颜真卿有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楷书: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体入门范本),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李玄靖碑,鲜于氏离堆记,郭家庙碑,元次山碑,自书告身(此帖是否鲁公亲笔,还有争议,但仍属颜体极优秀墨迹范本)行书: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第一是王右军的兰亭序,第三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争座位帖,裴将军制,刘中使帖。上述几

  • 颜值超高的“当世女赵孟”,杨芸熙为何从不参加书法比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初学书法的朋友都知道,虽然“颜、柳、欧、赵”并称为四大楷书,历来习柳体和赵体成名的书家却很少。相对来说,柳楷虽然难学,当代书坛尚有启功、王继敏等名家出现。而学习赵体成名者,实在是寥寥无几。偏偏就有这样一位姑娘,自小钟情于赵体,临写的赵孟书法几可乱真,有“当世女赵孟”美誉,也就是这位网上知名度甚高的美

  • 为什么元代的赵孟能够跻身于楷书四大家之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元代书法是在宋代迥然不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贵族在国内实行的是种族压迫制度,规定各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走上仕途的汉族文人备受岐视,充满恐惧和苦闷。虽元文宗颇好书画,于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但只是消遣而已,故

  •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50字以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回答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

  • 赵孟手札临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写得还不错,祝贺!赵孟行书代表性的有三种风格,一是中年时期“二王”一脉书风的《前后赤壁赋》,尽得魏晋风流遗韵;二是67岁时作《相州昼锦堂记》卷,多用方笔,力可扛鼎,气宇轩昂;而赵孟的手札作品,与上述两类略有不同,属于第三种,自然随意风格。赵孟《行书十札卷》信手拈来,自然随意,其中楷、行、草相间,温润

  • 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生在二王书法中讨生活的人,怎么能超过二王?可以说,是二王成就了赵孟。谢谢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从历代对赵孟的书法评论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赵孟超过了二王。我们就事论事,不去理会前人的评价,单纯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赵孟是否超过了二王。赵孟书法,受赵家皇族的影响,有宋高宗赵构的遗风,圆润上不如赵构,而

  •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他的字为什么被骂“妍媚纤柔”?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赵孟书道德经赵孟画像骂赵孟的字“妍媚纤柔”的人,往往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源是赵孟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他血液里流淌着皇室的贵族血统,最后却没有“心念前朝”,而出任了元朝的大官,为异族的皇帝效命称臣,这就是“没骨气”的表现。事实上,南宋灭亡之

  • 大唐书魂颜真卿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大唐书魂颜真卿》是由张敏执导的作品,唐国强参加演出。《大唐书魂颜真卿》是我国首部真实再现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光辉事迹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本剧通篇饱含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颜真卿“拙于生事”,却明于大事。任平原太守时,他发现安禄山有

  • 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出自几代书法家之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及注释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

  • 颜真卿的故事边个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故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直接上百度。GOOGLE等等直接输入“颜真卿的故事”要多少有多少!下次不要这么偷懒了!呵呵!不过这句话好像也是在说我自己哦!呵呵!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