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代了庵清欲僧人书法为何受到赵孟影响很深?

元代了庵清欲僧人书法为何受到赵孟影响很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 更新时间:2023/12/24 6:44:51

我谈一下看法:图中左侧照片是了庵清欲的书法(局部)

看上去确实很像赵孟的书法风格,在元代至少有将近

一半的学书法的人都写赵孟,应该说,

了庵和尚的字是学的最地道的一批人中之一,他们这种

学习就是一种膜拜式的学习,不折不扣,一丝不苟,

这是古人的人性使然,简单纯粹,不带功利心,我喜欢

就彻底照搬,做一个忠实的门徒,在元代可以找到一大批

像了庵清欲这样的人,正是这样,反而使得赵孟的书法

就有了更广泛的传播,赵体书法作为一个强烈明显的符号

被时代所记忆,并深深地影响着以后的历史,所以“赵楷”

这个元代的产物能与唐代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列为楷书四大家是有道理的,

是有雄厚的大众基础的。

了庵清欲比赵孟小34岁,了庵学书法的年纪我们以六岁

时算起,那时赵孟40岁,正是赵孟人生书法创作最

活跃,影响力开始爆发的时期,他们二人生活和活动的

区域就在江浙一带,相距不远,按当时赵孟的名气,

了庵拜在赵孟的门下是十分可能的(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即便了庵没有成为入室弟子,但得到赵孟当面指导的

机率应该相当大,在加上了庵清欲一直在寺庙为僧,这种

人的内心更单纯执着,所以把心思全部放在赵孟的书法

上不走样的努力学习是完全可能的。所以,了庵和尚

成为赵字的书写大师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图中右侧照片作品:赵孟【千字文】临摹作品(局部)

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元代卷(赵孟篇)

如何看待一代“书坛盟主”赵孟对中国书法所作出的贡献?

赵孟简化了笔法,使很多人从难以学通的颜柳字中解放出来,确实是有贡献的

大家好,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于分享书法文化。

关于“书坛盟主”赵孟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我下面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背景。北宋初期的书法,主要是受五代十国时的杨凝式影响,而从苏轼开始提出书法“尚意”的概念后,才逐渐形成了北宋“尚意”的书风,这是有别于晋代尚韵、唐代尚法的书法。所以宋代好几百年几乎没有像样的楷书大家出来,他们学书的蒙基本上都是唐代的书家,特别是颜真卿,苏轼作为大宋文坛的牛耳,对颜真卿更是力捧。虽然“宋四家”于二王也有学习,但不是很深入。而到了南宋的时候,这种情况每况愈下,大家更是连唐人都不怎么学了,几乎都是学习宋四家的书法。当然这样不能怪大家,因为连年战火,很多晋唐法帖世所罕见,连《定武兰亭》的刻石那么珍贵的东西都能搞丢了,别说其他的了。就连宋高宗赵构都要花大把银子去民间搜寻古贴。宋高宗赵构算是南宋复古运动的主要力量了,而他学书法刚开始也是学的苏轼和黄庭坚的字,后期才开始学习二王的书法。所以到了南宋末年,书坛颓废已久。

赵孟学书经历。赵孟书法初期就是学习宋高宗的字,而宋高宗复古的书法理论和观点也同时影响着他。因此后来他就深入的开始学习二王,他是先从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入手,然后是《黄庭经》、《孝女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等等,再后来学习《兰亭序》等行书字帖,最后进入二王堂奥。

赵孟的贡献。入仕后,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迅速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鲜于枢、邓文原、李倜等,一起推崇二王,倡导复兴古法。特别是这几个在杭州的十多年时间,组织了当地的文化圈,推动文化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倡导大家学习魏晋古法。还有一次奉召入京写《藏经》,皇帝允许他带了二十几个人一起去,这一次真正确立了他的“书坛盟主”的位置。

因为他的贡献如此之大,后世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高,元人来曾经有诗赞他:“雅知国灭史不灭,家声无愧三百年。”蒙古铁蹄征服了南宋,赵子昂作为宋王朝后裔,以优秀的文化征服了大汗的子孙。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他做到了薪火不灭,古法不失。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元代赵孟的楷书能媲美唐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为什么楷书四大家会有赵孟?我们都知道楷书四大家分别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前三位都是唐朝的书法家,只有赵孟是元代的。唐代是楷书书法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楷书大家,除了以上说的三位以外,还有虞世南、欧阳通、初唐四家里的薛稷、以楷书著称的褚遂良等等,这些书法家的楷书并不在赵孟之下,甚至有的要

  • 中国书法作家颜真卿有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楷书: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体入门范本),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李玄靖碑,鲜于氏离堆记,郭家庙碑,元次山碑,自书告身(此帖是否鲁公亲笔,还有争议,但仍属颜体极优秀墨迹范本)行书: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第一是王右军的兰亭序,第三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争座位帖,裴将军制,刘中使帖。上述几

  • 颜值超高的“当世女赵孟”,杨芸熙为何从不参加书法比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初学书法的朋友都知道,虽然“颜、柳、欧、赵”并称为四大楷书,历来习柳体和赵体成名的书家却很少。相对来说,柳楷虽然难学,当代书坛尚有启功、王继敏等名家出现。而学习赵体成名者,实在是寥寥无几。偏偏就有这样一位姑娘,自小钟情于赵体,临写的赵孟书法几可乱真,有“当世女赵孟”美誉,也就是这位网上知名度甚高的美

  • 为什么元代的赵孟能够跻身于楷书四大家之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元代书法是在宋代迥然不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贵族在国内实行的是种族压迫制度,规定各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走上仕途的汉族文人备受岐视,充满恐惧和苦闷。虽元文宗颇好书画,于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但只是消遣而已,故

  •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50字以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回答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

  • 赵孟手札临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写得还不错,祝贺!赵孟行书代表性的有三种风格,一是中年时期“二王”一脉书风的《前后赤壁赋》,尽得魏晋风流遗韵;二是67岁时作《相州昼锦堂记》卷,多用方笔,力可扛鼎,气宇轩昂;而赵孟的手札作品,与上述两类略有不同,属于第三种,自然随意风格。赵孟《行书十札卷》信手拈来,自然随意,其中楷、行、草相间,温润

  • 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生在二王书法中讨生活的人,怎么能超过二王?可以说,是二王成就了赵孟。谢谢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从历代对赵孟的书法评论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赵孟超过了二王。我们就事论事,不去理会前人的评价,单纯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赵孟是否超过了二王。赵孟书法,受赵家皇族的影响,有宋高宗赵构的遗风,圆润上不如赵构,而

  •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他的字为什么被骂“妍媚纤柔”?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赵孟书道德经赵孟画像骂赵孟的字“妍媚纤柔”的人,往往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源是赵孟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他血液里流淌着皇室的贵族血统,最后却没有“心念前朝”,而出任了元朝的大官,为异族的皇帝效命称臣,这就是“没骨气”的表现。事实上,南宋灭亡之

  • 大唐书魂颜真卿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大唐书魂颜真卿》是由张敏执导的作品,唐国强参加演出。《大唐书魂颜真卿》是我国首部真实再现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光辉事迹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本剧通篇饱含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颜真卿“拙于生事”,却明于大事。任平原太守时,他发现安禄山有

  • 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出自几代书法家之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及注释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