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割袍断义”的来历

“割袍断义”的来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3/12/6 14:00:36

近查“割袍断义”出处,发现网络上又称"管宁割席",说是典出三国管宁因华歆拾金欲昧、羡慕虚荣而“割席分座”,载于刘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德行》。细读有关典籍,发现此说移花接木,并不正确。“割袍断义”,应出自三国之另一重要人物陈矫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庚子日,一代枭雄魏武王曹操在洛阳去世。此时形势变得复杂起来,群臣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不可,乃发丧。虽然曹操早已将曹丕立为太子,但此时他不在洛阳而是率兵出征到了邺县。曹丕没收到曹操的遗诏,迟迟不敢继位。

曹操临终前,派人召回能征惯战、镇守长安的第三子鄢陵侯曹彰。《三国志·贾逵传》载,曹彰接到诏书,迅速赶回洛阳,问主持葬礼的贾逵“先王玺绶所在”。贾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曹彰有没有“异志”呢?公元208年北中郎将曹彰率兵平定代郡乌丸叛乱,顺便迫使鲜卑人降服。曹操在汉中,刘备让义子刘封据险而战,曹操攻不下,想到了勇猛善战的曹彰,他大骂道:“刘备你这个卖草鞋的,自己不出来而让干儿子上阵(算什么本事?),我马上把自己的长着黄胡子儿子(曹彰)叫来揍你!”从军事能力上,曹操非常倚重曹彰,曹彰确实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彰急忙赶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曹植。《魏略》云,曹彰见到曹植,“谓临淄侯(曹)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

曹操生较为喜爱第四子曹植,曾有用曹植替换曹丕的想法,此时曹植就在洛阳。另外,朝中谋臣杨修与丁仪、丁廙兄弟坚定地支持曹植,杨修已死,但丁氏兄弟仍在朝中。只要曹彰、丁氏等文武大臣合作,曹植极有可能即位。

曹丕还在邺县坐待遗诏,手下将士们却按捺不住了,大家都担心变生肘腋,一时议论纷纷,“军中骚动”。

关键时刻,尚书陈矫站出来,力主曹丕应速即王位。《魏志·陈矫传》载:“(陈)矫曰:‘今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巧合的是,被“割席分座”的华歆与陈矫同时出现了。《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描绘道:陈矫说完上述话,拔剑割下袍袖,厉声曰:“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百官悚惧,“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从陈矫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旗帜鲜明的挺曹丕,如果朝中大臣反对曹丕继承王位,他就与此人一刀两断、势不两立,这正是“割袍断义”的本来含义。

面对曹丕已继承王位、掌控了朝中大权之现实,汉献帝很无奈,只得遣御史大夫华歆带来策诏,承认既成事实。

曹丕即王位后,立即诛杀了丁氏兄弟及其男口,可见当时朝中政治斗争形势非常严峻,难怪陈矫要求大家与他站稳立场、团结一心,稳定以曹丕为首的政治大局。

陈矫是汉末广陵郡东阳县(主体今在金湖县)人。220年底,曹魏代汉,曹丕称帝。陈矫被曹丕任命为尚书令,封高陵亭侯。景初元年(237年)六月,陈矫任司徒,同年七月陈矫薨,谥贞侯。

从上述描述中可看出,割席分坐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情生疏了。割袍断义是划清界限,势不两立。我们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云竟因为这个理由选择追随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在人们的心目中,赵云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坂坡在百万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一战赢天下。但鲜有人分析,赵云是为何而战的。熟读《三国》,赵云虽是武将,但更有文人风彩。他的白马长枪,实际上是为“仁政”天下而战的。赵云可以说是三国里最雅的“儒将”。赵云三国时期,因为宦官当政,皇帝昏庸,黄巾战乱,广大人民流离失所

  • 周厉王的“改革”戳到了谁的痛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有确切文字史以来的商、周时期,四大昏君为桀、纣、幽、厉。即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奇怪的是,周幽王是周厉王的孙子,周厉王是周幽王的爷爷,二人却并称“幽厉”而不是“厉幽”。孙子在前,爷爷在后,成为历史上一大奇观。周厉王原因为何?周厉王的“昏”不象其他三位的“昏”,周厉王的“昏”是改革“昏了

  • 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马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最会相马的,非伯乐莫属。伯乐,姓孙名阳,因为相马有功,秦穆公封他为“伯乐将军”,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做《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将伯乐相马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孙阳认为: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其深知相马之精

  • 褒姒,孟姜,一笑一哭,两个帝国轰然倒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女人,因她们的笑与哭,给两个冒似强大的帝国判处了死刑,从而名留青史。烽火戏诸侯这两个女人,一是褒姒,一是孟姜。褒姒叫什么?实际名不可考了。她是褒国人,姒姓,所以后世人们跟她叫褒姒,也就是褒国一个姓姒的女人。褒姒的命运很惨,她是宫女与他人偷情所生,生下来后其母惟恐大难临头,便

  • 曹操用绰号为哪一位“奸臣”翻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恶来,是商朝时期著名的“奸臣”,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亡国之君商纣王亲小人,远贤臣,其中的“小人”便是指费仲、飞廉、恶来,而贤臣指的是微子、箕子、比干。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恶来刁钻奸猾,翻云覆雨,喜进谗言,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典型形象。凡亡国之君,心是奸臣当道,作

  • 谁是被商纣王称为“圣人”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提起圣人,大家都会想起“文圣人”孔丘,“武圣人”关羽。其实历史上获圣人称号的人有很多,比如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亚圣孟轲,医圣张仲景,乐圣李龟年,茶圣陆羽,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近代还有个康有为以“圣人”自居,毛泽东称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比

  • 人对神鬼的态度,从这个人始发生转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人作为东方人的代表,和西方人在文化习俗上是有明显不同的。比如对神鬼的态度,西方基督教与天主教信上帝,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而我们人类都是罪人,上帝的使者耶稣替我们赎罪,我们对于上帝只能敬畏丝毫不能怀疑;伊斯兰教呢,信真主安拉,他是这宇宙间唯一的主,地位和上帝是一样的。其实在远古时期,中国也是一个神的

  • 不是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以来,妇女的社会地位便“飞流直下三千尺”,从天堂到了地下。尤其到了“夫为妻纲”的年代,妇女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反正你得围着男人转,否则没有出路。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妇女都那么悲惨,当中也出了许多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比如

  • 远古人的发型 玉器讲故事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距今4600年前,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北方人,男男女女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可没有文字,没有图片,没有照片。那时只有比着人的模样琢磨出来的玉器。人类的手闲时喜爱揣摩能带来舒适感的器物以放松愉悦平和情绪。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里面就有了玉器。近几十年有了那盈盈一握的手机,虽手

  • 商朝灭亡源于一位盐商的秘密情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周国只是商朝的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但商周的牧野之战,周武王一战定天下,商纣王命陨摘星楼,铁打的江山一日失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周武王的情报工作做得好,策反了商朝的许多重要大臣。这些大臣,包括商纣王的大哥微子启,还有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商朝的大夫胶鬲。正是胶鬲,探知了商朝防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