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门七十二贤之秦祖

孔门七十二贤之秦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31 14:23:24

秦祖,字子南,春秋末年秦国人,即是东周上邽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秦祖曾与壤驷赤、石作蜀相邀结伴,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奔赴山东曲阜,拜入孔门,读书学艺,学成后回到家乡,广泛传播孔子学说,教化传授当地人“六艺”,陇上人民尊称“秦祖、壤驷赤、石作蜀”为陇上孔门三贤。天水庙中曾塑此三人像,毁于文革前。

秦祖,与颜回曾参、闵之骞、冉求等孔门诸贤齐名。跟随孔子学习期间,刻苦钻研,熟读诗书易礼。“从删述,受诗书”,他终于精通孔子“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技能,学成返乡后,继续研读儒学哲理,钻研儒家学说,宣扬儒家思想,遵循孔子治学的精神,承传孔子教育事业,“淳教化、移风俗”, 使秦州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风范移泽乡里,学识闻名陇上,历来被后世学人所景仰。

秦祖他身通六艺,以诗礼教化见长,卒后历代均有谥封:唐封少梁伯,宋封鄠城侯,明称先贤,从祀孔庙。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下两廊中,秦祖、壤驷赤、石作蜀三位先贤的塑像一直奉祀其中,同孔子一并得到人们的敬仰和祭祀。天水文庙有秦子南祠,祠联曰:圣绩都西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北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宋高宗皇帝《文宣及其弟子赞》赞秦祖曰:秦有子南,蜚声述作。守道之渊,成德之博。范若铸金,契犹发药。历世明祀,少梁宠爵。

标签: 孔门七十二贤秦祖

更多文章

  • 孔门七十二贤人之尊礼崇仁、反对犯上做乱的司马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门七十二贤人,司马耕

    司马耕,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宋国人,一名犁,子姓,向氏,字子牛,宋国桓公的后代向罗之子,宋国司马桓魋之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司马耕善言谈,但性子急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载:司马犁耕,宋人,字子牛.牛为性躁,好言语,见兄桓魋行恶,牛常忧之。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

  • 孔门七十二贤之善为政者宓不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门七十二贤,宓不齐

    宓不齐(公元前522或502~公元前445),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一说宋国),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相传著有《宓子》一书,已佚。宓不齐以善为政著称。宓不齐曾为单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将单父治理得非常好。一、重世风建设,轻财物得失宓不齐治理社会不重财物得失,而重视民心

  • 孔门七十二贤之端木赐之纵横捭阖—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门七十二贤,端木赐

    齐国的权臣大夫田常想要叛乱,投鼠忌器,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四家权臣的势力,为了转移他们四家的军队,田常决定去攻打鲁国。孔子闻听此事,深感忧虑,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我们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何不不挺身而出呢?”子路立

  • 弑父淫母,犯五逆罪的大天比丘,为何造成了佛教的根本分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天比丘,佛教

    《大毗婆沙论》记载:阿育王时期(公元前303年前232年),有位名叫“大天”的比丘,在出家前干了三件下地yu的大罪。一是弑父。他趁其父外出经商期间,竟然与自己的生母通奸(简直不可想像),当他父亲回家后,因担心奸情暴露,便与母亲合谋毒死了父亲。二是杀害出家人。在毒死父亲后,大天

  • 中国古代公认的第一妖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妖姬,妺喜

    中国古代公认的有“四大妖姬”,她们分别是夏朝君主夏桀的元妃妺喜、商朝君主殷纣王的王后妲己、周朝君主周幽王的王后褒姒、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而在这“四大妖姬”中,被列为第一妖姬的是夏朝君主夏桀的元妃妺喜。妺(读音mo末)喜,也称末喜、妺嬉,是夏朝最后

  • 中国神话传说人物之五方揭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方揭谛,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分别为: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佛教守护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大力神,同时又是道教神将。揭谛本来是梵语音译,意思为“去”从痛苦中走向解脱。从名称来看是属于佛教,而且揭谛也是出自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在小说《西游记》原著第五回中:提到孙悟空因大闹

  • 司马光为什么能完成《资治通鉴》的编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资治通鉴,司马光

    宋朝文人很多,像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朱熹等等等等,那个搬出来都是一等一的大文豪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他司马光呢?因为只有他具备编著这么一部旷世奇书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1有人力财力,2懂政治,3有时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只有司马光满足这3个条件。有人力财力:这

  • 西南联大人物之陈寅恪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南联大,陈寅恪

    先说说这个“恪”为什么读“que”。陈寅恪先生是客家人,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恪”的读音接近于“que”,但在普通话这个字读”Ke“。在北方教学期间,对其相熟的人习惯了用方言称呼其南方

  • 成语取青媲白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取青媲白

    【成语名字】:取青媲白【成语拼音】:qǔ qīng pì bái【成语释义】: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始见于唐朝柳宗元《读韩愈所著

  • 成语东床坦腹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东床坦腹

    东晋时,“太尉”郗鉴〔郗xī〕要为女儿挑选一位理想的好女婿,特派心腹门生到丞相王导府中去提亲。提亲的门生,到了王家,表明来意。王导说:“你往东厢房去,我家男孩子们都在那里,你可以任意挑选!”他便把这个大贵族家庭的子弟,一个个仔细看过,然后回去向郗鉴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