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对吗?

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对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68 更新时间:2024/1/22 17:42:52

对!有无相生是哲学辩证法的根基。

(问答原创)**“一分为二”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题主明确提出“一分为二”完全错了结论,不仅我不能苟同,可能稍有哲学知识的人也不赞成,广大人民群众更不会答应。我们都知道,“一分为二”就是主席在《矛盾论》中提出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大众化的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概括,用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辩证法的深刻道理。是指导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对唯物辩证法一个重大发展。“一分为二”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精髓。

****世界上万事万物,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如认识它,理解它,掌握它,“一分为二”是最简捷,最精准,最有效的方法轮。

“一分为二”就是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要的方面和次要的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正是这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实践证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

****然而,想不到的是,当前竟有人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提出怀疑,甚至否定。前不久,在头条上看到一个“你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正确的吗?”很显然是在借讨论的名义,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持怀疑态度。无独有偶,现在又有人直接否定“一分为二”理论,并认为是完全错的。我不知道题主是怎么想的,我不想给题主扣帽子,我只想就题主摆出的所谓“多元论”事例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首先,题主立意就错了,把“二元论”和“一分为二”混为一谈。应该知道前者是世界观,后者是辩证法。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体看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而辩证法是方法论,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分析方法。题主把“一分为二”与二元论和多元论混为一谈,进行指责,正是牛头不对马嘴。

其次,题主提出什么三元论、四元论、五元论……总之,世界是多元的,以此来否定“一分为二”理论。我们姑且不管题主类比错不错,就拿他举出的事例来分析,也逃不出“一分为二”的理论范畴。他以方位举例,以一点为坐标,会分为东、西、南、北,认为这就是四元论。他却不知东与西,南与北就是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没有东,怎么会有西,没有南怎么知道哪里是北。他又举了个五元论例子,在世界物质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却不知五行是相生相克,更逃不出“对立统一”、“一分为二”规律范畴。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由此可见,五行中都是相互依存,两两相对,既对立又统一。题主又打了自己的脸。

****毛主席的“一分为二”观点,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岂容怀疑、篡改和反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老子》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应答!今天看来,《老子》的思想精髓,就是建筑在“人性本善,不善即恶”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基础之上的。“无为”作为老子思想核心,其“不敢为天下先”的“无为”之“为”,指的也就是远古“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诸如“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神农尝百草都为后世的医疗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神农氏,又称烈山氏,或称连山氏。相传生于在夏朝以前,现存的文字记载多出现于战国以后。中国上古传说中,比较有名的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教人医疗和农耕,被中国人视为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和守护神。被尊称为“药王”、“五谷王”和“神农大帝”等。从战国至汉朝时期,神农氏传说出现的文字记载有如下:《易经系辞》:“

  • 古代讲预防传染病、瘟疫的书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预防传染病、瘟疫的书籍最典型与著名的是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瘟疫论》阐发疫病流行的特点、治疗的方法应当与张仲景著伤寒论》有所不同,因传染病与瘟疫与“伤寒”是有根本区别的。《瘟疫论》病学将传染病与瘟疫从伤寒独立出,从而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并补充了前人在理论上的空白,使传染病与瘟病的治疗摆脱了

  • 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张大夫跟大家唠个闲嗑,有人提问:“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这个问题不但是很多朋友想问的,也是张大夫自己感兴趣的。今天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首先说,在古代没有仪器能够检测一个东西是否具备药用价值,所以在就有了“神农尝百草”这种说法。而“神农”这个人物不可能有各种疾病状

  • 从医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医学的本体论。医学哲学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形而上学和医学伦理,重要的是医学伦理。而题主所问从医学哲学的角度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那么涉及到的就是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的部分。(1)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的本体论革命(2)笛卡尔二元论,与现代医学的关系(3)单因素致病论(4)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至于,涉及临床实践

  • 我想知人是否都有两面性?有善良面,也有邪恶面,看谁主宰心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不光是人,都有两面性,就是所有的事,实际也都有两面性的,即便是善良的事,也会有其不良的一面,即便是邪恶的事,其中也有值得总结思考的意义在其中。例如,看到乞丐,进行施舍,本意是出于行善,是帮助穷苦人,但同时,也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思维,助长了不正之风。打架斗殴不是有益的行为,但简单的打一场架,化解了矛盾,

  • 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一分为二看问题对么?世间事物是非此即彼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熟知的立杆见影、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三个成语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它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太极思维。事实上,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整体的、阴阳并存的。譬如天地、乾坤、雌雄、男女、上下、前后、左右、干湿等等,不一而足。用哲学语言讲,也就是说事物在一分为二的同时,又是合二而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

  • 古代哪一家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很开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古代学说中儒学对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影响特别大。原因有以下几点。儒家的学派学说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主张我们积极进取的。认为我们必须得努力奋进,要怎么在集体中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这十分契合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理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很多将

  • 世界的三大哲学体系各有什么优劣?对国家有什么长期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知识面太广,只能片面的讲述自己的观点。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自然规律为基础,强调实事求是的实证主义观点。说白点就是唯物主义印度哲学都赋予宗教的性质,任何思想与观点如果不披上宗教的外衣它们都会站不住脚。他们讲究唯心主义,所作所为,也只是为了给心找一个去心苦,不起苦的理由。中国哲学,可能与本

  • 如何看孔子孟子思想的局限性,即孔子全部政治哲学就是“事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事君,你想造反吗?谁能允许呢?事君也是帝王崇拜孔子的主要原因。请问有谁能享受历代帝王祭拜呢?独一无二。不知这位老兄从哪里看到孔子的政治哲学是“事君”?看待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待任何历史人物也是如此。没有人会指责当年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何不配备美式装备和武器,为何主要打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