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讲预防传染病、瘟疫的书籍有哪些?

古代讲预防传染病、瘟疫的书籍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4/2/25 11:30:00

古代预防传染病、瘟疫的书籍最典型与著名的是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瘟疫论》阐发疫病流行的特点、治疗的方法应当与仲景著伤寒论》有所不同,因传染病与瘟疫与“伤寒”是有根本区别的。《瘟疫论》病学将传染病与瘟疫从伤寒独立出,从而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并补充了前人在理论上的空白,使传染病与瘟病的治疗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最后才建立起来了中医《传染病学》。《瘟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细菌学》出现之前,《瘟疫论》提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气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瘟疫论》对瘟疫的免疫性的论述是十分令人敬佩。书中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温,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理论上阐述的很绝妙。《瘟疫论》还提出了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是“有天受,有传染”。“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所以书中注明“凡人口鼻通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瘟疫论》认为传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这就是《瘟疫论》的理论经验。

现代传染病,古代的瘟疫中国古代已知的瘟疫种类很多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

《说》提出“疫,民皆疾也。”把凡能传染的病通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享有盛誉的温病四大家清代的瘟疫研究到达中国古代的巅峰,涌现了一批温病学大家,他们分别是:

叶桂(1667~1746):字天士,他善于吸收其他医家的理论与经验,擅长治疗时疫与痧痘,著作有《温热论》等。薛雪(1681~1770):字生白,擅长治湿热病,撰有《湿热条辨》一卷。是湿热病专篇进行论的第一人。吴瑭(约1785~1836):字鞠通,于四十岁写成《温病条辨》。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医界仍有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结合运用的主张。士雄(1808~1868):字孟英,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温热经纬》一书中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并就其病源、症候及诊治等进行阐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张大夫跟大家唠个闲嗑,有人提问:“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这个问题不但是很多朋友想问的,也是张大夫自己感兴趣的。今天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首先说,在古代没有仪器能够检测一个东西是否具备药用价值,所以在就有了“神农尝百草”这种说法。而“神农”这个人物不可能有各种疾病状

  • 从医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医学的本体论。医学哲学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形而上学和医学伦理,重要的是医学伦理。而题主所问从医学哲学的角度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那么涉及到的就是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的部分。(1)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的本体论革命(2)笛卡尔二元论,与现代医学的关系(3)单因素致病论(4)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至于,涉及临床实践

  • 我想知人是否都有两面性?有善良面,也有邪恶面,看谁主宰心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不光是人,都有两面性,就是所有的事,实际也都有两面性的,即便是善良的事,也会有其不良的一面,即便是邪恶的事,其中也有值得总结思考的意义在其中。例如,看到乞丐,进行施舍,本意是出于行善,是帮助穷苦人,但同时,也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思维,助长了不正之风。打架斗殴不是有益的行为,但简单的打一场架,化解了矛盾,

  • 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一分为二看问题对么?世间事物是非此即彼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熟知的立杆见影、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三个成语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它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太极思维。事实上,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整体的、阴阳并存的。譬如天地、乾坤、雌雄、男女、上下、前后、左右、干湿等等,不一而足。用哲学语言讲,也就是说事物在一分为二的同时,又是合二而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

  • 古代哪一家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很开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古代学说中儒学对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影响特别大。原因有以下几点。儒家的学派学说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主张我们积极进取的。认为我们必须得努力奋进,要怎么在集体中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这十分契合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理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很多将

  • 世界的三大哲学体系各有什么优劣?对国家有什么长期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知识面太广,只能片面的讲述自己的观点。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自然规律为基础,强调实事求是的实证主义观点。说白点就是唯物主义印度哲学都赋予宗教的性质,任何思想与观点如果不披上宗教的外衣它们都会站不住脚。他们讲究唯心主义,所作所为,也只是为了给心找一个去心苦,不起苦的理由。中国哲学,可能与本

  • 如何看孔子孟子思想的局限性,即孔子全部政治哲学就是“事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事君,你想造反吗?谁能允许呢?事君也是帝王崇拜孔子的主要原因。请问有谁能享受历代帝王祭拜呢?独一无二。不知这位老兄从哪里看到孔子的政治哲学是“事君”?看待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待任何历史人物也是如此。没有人会指责当年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何不配备美式装备和武器,为何主要打游击战

  • 中医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哲人医家(公元前90年至公元90年)创作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她代表着哲学辩证医疗模式的中医学理论元典。中国古哲人医家,针对“道之性与道之生”,亦即,针对“道”客观存在普遍性与普遍行为规律,解释“道”中的“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属性,而且认为“阴阳五行”就是道生化万物的生命机制,也是

  • 增广贤文里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什么愚者会得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说不太聪明的人如果肯动脑筋,同样会有所收获。如我们熟悉的愚公,被大山挡住了路,经过认真思考,想出了个挖山开路的办法,最后感动了神仙,终于取得了成功。《三国演义》里的猛张飞,性格粗鲁,脾气暴躁,但有时动动脑筋,也能想出个计策来,张飞一生一共用了三条计,即长坂桥吓退曹兵,智擒老

  • 有人说古代中国的医学家,大多是道士出身,你怎么看?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医道医道,合二为一,两者相通。道教与中医诞生于同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可谓同源异流。即都以“气论”“道论”“太极阴阳”等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许多医家都受过道教文化的熏陶,有些道教学者又是有名的中医,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因此清代医家沈金鳌说:“医道通仙道。”以内丹术为核心的中国气功学,是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