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的是慈悲为怀,脱离因果轮回,劝人修心向善;而道教崇尚自然,讲求体悟自然、顺应自然,修心养生,突出一个仁字;而儒家讲的是仁德,注重的是个伦理道德修养
学习哲学常识的收获
至少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以让我们更好的趋利避害,指导我们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因为哲学主要就是一个探讨善恶美丑的知识的领域!当然,哲学还能够让我们理解更多的世界的本源和宇宙奥秘,学会更加客观、辩证和理性的看待问题。在思维方面还能够学会在不同的事物现象之中发现相同的特点和规律。或者相反,在相同的事物之中发现他们的具体特点以便于我们在现实中能够对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总之,好处多了去了!
哲学导论心得体会
从初中到大学,貌似也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实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渊源?鬼才知道呢。《哲学导论》让我理清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就不去多说了。西方近代哲学自从巴门尼德(本体论的开创者)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代表性人物,大致是巴门尼德笛卡尔(二元论开创者)休谟(理性的批判)康德(先验哲学)黑格尔(辩证理性本体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由此可见,马克思只是站在了先哲的肩膀上,解决了哲学每个阶段发展中的都存在的一个困境而已。所以说,没有谁比谁更牛的概念。我喜欢书中三句话:一、“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如果我们简单的说这是唯心主义,那我们就肤浅了,笛卡尔可不比你我可爱。“我”因“思”而立,“我”这个个体没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含义,而是纯粹思维之“我”。如果没有思维,你知道你还存在么,人是为人么?笛卡尔为芸芸众生开辟了一片“精神家园”,俗世其实是“他乡”,莫认“他乡”作“故乡”。二、“我们其实没有关于事实的真理,而只有关于事实的心理习惯和联想”休谟休谟几乎颠覆了西方哲学。西方哲学认为思维的主体是理性的,而真理仅对于理性才存在。休谟认为人的思维的逻辑范畴不是源自理智,而是知觉多次重复,一种习惯和联想。所以我们千万别深信自己的逻辑,有时候会是重复的力量带来的习惯或者想象。三、“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的存在物,虽说也经历着一个过程,亦即在时间中存在,但这时间并构成它自身存在的本质根据,时间外在于它的本质”黑格尔黑格尔以此说明自然界没有历史,历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还是给自己点故事,让生活丰富多彩点,这样我们才有历史,才能和自然界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