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州与徐州各有怎样的历史文化,哪个更深厚?

苏州与徐州各有怎样的历史文化,哪个更深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 更新时间:2023/12/15 20:08:32

苏州和徐州,现在都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同样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那这两座古城相比,哪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更加深厚?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苏州

徐州

根据我了解的资料显示:

1.苏州,古称吴,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苏州,以城西南姑苏山得名,沿用至今。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4000千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历史上在春秋时期历属吴国和越国,战国时期属于楚国。

苏州在秦朝时期置会稽郡、吴县,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为吴郡制,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废郡改州,称吴州,隋朝开皇九年,以姑苏山在吴,而改名为苏州。解放后,苏州以城区和郊区合并设苏州市。

2.徐州,古称彭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华夏列九州,而徐州就位列华夏九州之一。自古就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徐州有超过6000年文明史和4000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两汉文化和佛教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原始社会末期,帝封彭祖为今徐州市区所在地,名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属宋国,后归属楚国,秦朝统一全国,设彭城县。楚汉之争时,项羽设彭城为帝都,西汉时期设彭城郡,东汉时期设彭城国,并建都彭城。

三国时期,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代曾经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者治所均设在彭城。

后经历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基本都是徐州和彭城交替使用,民国时期,徐州府废,归铜山管辖,后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期,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为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隶属江苏省。建国初期,徐州归山东省代管三年,后重新归江苏省管辖至今。

综上所述,我认为,苏州和徐州虽然同为千年古城,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徐州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比苏州深厚很多,徐州在古今的战略位置,历史上对于各朝各代的作用,以及九朝帝王徐州籍也不是白说的,这些苏州无法比拟。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作为参考。

感谢邀请!苏州和徐州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比较苏州和徐州两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深厚,这个问题着实让人犯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建置时间

苏州,古称吴”,商末时期,西北地区姬姓周氏广族首领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徐州,古称彭城,帝尧时期的彭祖建立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是江苏境为最早出现的城邑。

所以在建置时间上,徐州比苏州早。

政治地位

苏州历史上没有做过中国大统一王朝或者重要朝代的正式都城,但七次成为诸侯、相国、王国政权的国都、邦都、陪都,如春秋时期是吴国国都,还有一次是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以此为行都。徐州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这里是刘邦故里。徐州地势平坦,一马平川,不利于固守的原因限制了徐州成为都城,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定过都,据说黄帝也曾在此定都(我不确定)。综合对比一下,我认为历史上政治地位苏州强于徐州。

经济

我认为历史上苏州的经济是强于徐州的。江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富庶之地,苏州也是江苏的佼佼者。自古就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北宋时期,苏州就享有“风物雄丽为东南冠”的美称,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级大都市,估计当时评个超一线城市绝对没问题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绝非浪得虚名!

军事战略要地

从军事战略的重要性这点来说,徐州是强于苏州的。徐州有“北国锁”、“南国重镇”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记载的发生在徐州的战争就多达400多次,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淮海战役。东晋人认为“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可见徐州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文化方面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拙政园留园周庄虎丘寒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相比那些骑马打仗的,历代的文人墨客似乎对江南水乡苏州更情有独钟,他们寄情于山水,留下了无数的千古佳作。历史文化名人有:孙武白居易、范仲淹、唐寅、冯梦龙等。

拙政园

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名胜古迹有:汉兵马俑博物馆,云龙山,汉画像艺术博物馆等。由于历史上徐州多战乱,所以文物古迹保护这方面有所欠缺。徐州历史文化名人有彭祖、刘邦、张道陵李煜等。

汉兵马俑

苏州和徐州文化方面都有各自的精彩,在这方面我不敢妄下结论,只是脑海中感觉苏州的书香气息更加浓重一点。

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间

苏州和徐州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于198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共有24座城市入围。徐州于198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这入选时间上看来,苏州领先徐州。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你们心目中苏州和徐州哪个历史文化更深厚呢?欢迎大家留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描写历史上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霍金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

  • 历史上少年得志并福禄一生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军政的话最出名的莫过于霍去病了..年仅17岁北击匈奴为西汉立下赫赫战功,可惜英年早逝。另外,项羽24岁起兵反秦,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三国演义小说形象我觉得江东的孙策,孙权、周瑜了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

  • 刘禅真的扶不起吗,对于乐不思蜀有何见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是肯定的,但是在做了亡国君时说*此间乐,不思蜀*!是智慧的表现,明哲保身。经常是这样的:姜维、钟会、邓艾已死,张翼也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都被魏军所杀。是军民大乱,互相践踏,死伤无数。第二天,贾充到了,贴出安民告辞。卫留守成都。蜀国后主刘禅被押至洛阳,只好尚书令樊建、

  • 刘禅贵为蜀汉帝王,为何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安乐侯而乐不思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猫叔说历史,我来说几句。我觉得刘禅之所以“乐不思蜀”,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第一,从亡国之君的角度说起。诚如问题所言,刘禅虽然贵为蜀汉皇帝,可他说出“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的时候,蜀国已经灭亡,他哪里还有什么资格谈“尊贵”呢。放眼望去,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几个善终的?几乎都是死于非命。而刘禅在洛

  • 刘邦的约法三章可信吗?还是宣传高手、或史书粉饰?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我感觉汉王刘邦的“约法三章”是可信的,并非夸大的宣传或粉饰。我们应该全面客观来看:第一,积极性:甲,“约法三章”有众多历史文献做支撑依据。(1)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记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2)汉荀悦《汉纪》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 喜欢历史的人是什么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下午还在琢磨这个问题,打开头条,就看到这个消息了,我的感觉就是读书嘛,总是想获得点儿一些东西,因此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一种类型,比如有的人喜欢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动人心弦,情感深入,上下起伏,让人动容,有的人喜欢读一些实用的经济类文章,可也有些人,喜欢读史书,个人觉得读史书的人大多

  • 战争历史人物传记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每一个人成功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导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凡是能够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义的“老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授业”,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传道、解惑”,那要看自己的机缘如何了.“名师出高徒”,作为“百姓”圈子中的我们

  • 喜欢看人物传记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是古今中外历史作品的主要内容。人们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究其缘由大概有如下原因:1.获得立传资格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成功者,或者他们的行为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比如陈胜吴广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在大泽乡发动武装暴动,却使反对秦王朝的斗争成了燎原之势。因而太史公为他们立传为群氓立传这是开天辟地第

  • 一件历史名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匡衡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匡衡邻居家日子过的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得很亮。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起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

  • 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学好中国近代史,多看一些近代历史重要人物传记,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陈独秀、瞿秋白、蔡元培、周佛海、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陈公博、朱德、周恩来、项英、任弼时、陈云、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粟裕、叶剑英等。曾读过《毛泽东传》、《富兰克林传》等几部近代历史人物传记,他们传奇的一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