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炎下一个皇帝是谁(司马炎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司马炎下一个皇帝是谁(司马炎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63 更新时间:2024/1/8 13:34:36

作为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只存在了51年,就因为“八王之乱”国力迅速衰退,最终被前赵所灭。

西晋的灭亡,与其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有着很大关系,那么,作为开国皇帝的司马炎为什么坚持要把皇位传给这个傻儿子呢?

相信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司马衷,司马衷肯定会泪流满面:我也不想把皇位传给司马衷这个傻子啊,可朕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大家都知道,西晋是篡了曹魏政权当的皇帝,但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司马懿开始掌权,一直到司马炎称帝,已经传了三代了。

司马懿的嫡子有三个,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其中司马干有间歇性精神病,就不去说他了,但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很有才干的人。

司马懿死后,就将位子传给了嫡长子司马师,但是司马师没有儿子,于是就从司马昭的儿子里面选了一个,过继给了司马师,这个孩子叫司马攸。

要说这件事,对司马攸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一旦司马师死了,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司马攸就是唯一的继承人,这也是司马师从亲弟弟司马昭的儿子中选择继子的原因,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是,司马师死的太早,他去世的时候,司马攸才九岁,还是个孩子,而当时的政治局势非常复杂,根本不是司马攸能够掌控得了的。为了确保整个司马家族的利益,避免在乱世中被其他势力斗倒,司马师将皇位传给了弟弟司马昭,而司马昭也表示自己死后会将位子还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

然而,最后司马昭还是反悔了,他死的时候司马攸已经19岁了,早就成年了,但司马昭还是将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炎。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司马炎和司马攸都是他的亲生儿子,但在宗法关系大于血缘关系,司马攸就只能算是他的侄子,如果司马攸当了皇帝,那么将来他供奉祭祀的就是司马师,而不是他司马昭。

正是出于这个私心,司马炎顶着巨大的压力,背弃了当初的誓言,让司马炎当了皇帝。对此,当时很多大臣,包括司马家族的内部都议论纷纷。但好在司马炎争气,灭了东吴,建立晋朝,统一了全国,开创了太康盛世,因此也就没人追究这件事。

但是,到了司马炎要立太子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司马炎虽然有26个儿子,除去早夭的也还有18个,嫡子也有三个,但嫡长子早夭,司马衷就成了嫡长子,按照宗法制度,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者。而偏偏这个司马衷智力有点问题,简单说就是有点傻,是个白痴。司马炎当然不想把这个傻儿子立为太子,但要废除他却有很大的阻力。

首先是来自皇后的反对。司马炎的皇后叫杨艳,也就是司马衷的亲生母亲。她非常疼爱这个傻儿子,每次司马炎要废司马衷,杨艳都坚决反对,两人夫妻情深,最终此事不了了之。杨艳临死前,还在担心司马衷的太子位不稳,所以极力推荐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

作为妻子的临终遗愿,司马炎流着泪答应了她。杨芷成为皇后之后,继承了姐姐的遗志,尽最大努力保护司马衷的太子位,司马衷的太子位就这样被两任皇后保了下来。

其次,是因为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遹(yu)。司马遹的母亲本是司马炎后宫的才人,司马衷纳妃时,司马炎担心儿子不懂床笫之事,就让自己的才人谢玖去侍寝,结果有了身孕,回到皇宫之后生下了司马遹,所以司马遹从小跟在爷爷司马炎身边生活,一直到四五岁了,司马衷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儿子。

司马炎经常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司马遹像司马懿,认为此子将来必定能广大司马家族。但是,要想将皇位传给司马遹,就必须先把皇位传给司马衷作为过渡,否则除非司马炎的嫡子死绝了,无论如何轮不到司马遹继位。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其实也是心存侥幸,只要能顺利度过司马衷执政时期,等到孙子司马遹继位,那就可以广大司马家族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马炎根本不敢换太子。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司马炎的皇位本来就是从司马攸手中抢来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司马炎功绩很大,还能压得住。如今立司马衷为太子,已经有很多非议,但司马衷毕竟是嫡长子,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但是,如果一旦司马炎要换太子,那么必定有很多人提出来立司马攸。从宗法上讲,司马攸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比司马衷还要高,更不用说起其他皇子了。

因此,司马炎根本不敢提更换太子这件事,一旦提起来,有人建议立司马攸可怎么办?因为司马炎根本无法从理论上反驳对方啊。

综合以上原因,尽管司马炎心里不想立傻儿子司马衷,但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还是选择了继续维持司马衷的太子位。当然,司马炎心里也明白,这个儿子根本没有能力掌控朝政,所以也做了些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主要有这么几条,我们简单说说。

第一条是重用杨芷的父亲杨骏,他认为杨骏平庸无能,也就没有野心,用来平衡皇室与宗室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不料,杨骏虽无才,野心却不小,扳倒了重臣卫瓘之后,直接将司马炎架空,甚至连司马炎的诏书都送不出去了。而且,司马衷继位之后,杨骏不但住进司马炎住的太极殿,还煞有介事地批阅奏折,明目张胆的将司马衷视为傀儡。

第二条是给司马衷娶了一个悍妻贾南风。贾南风丑陋舞弊,但却心狠手辣,曾亲手杀死怀有司马衷孩子的宫女,因此被司马炎视为最能保护太子的人。当杨骏欺辱新君司马衷时,贾南风策动楚王司马玮发动了宫廷武装政变,诛杀了杨骏,幽禁了太后杨芷。

然而,贾南风也是一个野心家,她没有儿子,就拿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充当亲生儿子,并且诬陷太子司马遹谋反,最终司马遹被废后又被贾南风毒死,就这样曾被司马炎给予厚望的孙子司马遹死在了贾南风手里。

此外,还有和贾南风唱双簧抬高司马衷的地位等措施,但那些也只是表面文章罢了。

至此,司马炎的两道保护措施都失效了,并且还因此引发了八王之乱,讲一个偌大的西晋王朝冲得七零八落,最中走向了灭亡。

综上所述,晋武帝司马炎并非不知道司马衷傻,但由于担心司马攸夺位,又被先后两任皇后劝阻,再加上对孙子司马遹的疼爱和厚望,最终选择了将皇位传给司马衷。虽然他也做了防范措施,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葬送了西晋王朝。

标签: 司马炎皇位皇帝傻子为什么一个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王莽被杀后是什么朝代(王莽的头颅藏着什么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莽,头颅,朝代,历史,秘密,什么

    在《晋书▪张华传》中有这么一句,“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晋惠帝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他在位的第六年十月,皇宫武器库失火,历代累积的宝物都遭到了焚毁,其中包括了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用的宝剑,孔子曾经穿过的鞋子,还有新朝的皇帝王莽的头颅。

  •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真相(历史上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婉儿,上官,李隆基,真相,才女,历史,结局,唐代

    谈到武则天,必要谈到上官婉儿,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而上官婉儿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公元664年,唐高宗的宰相上官仪因为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和儿子一起被处死。唐朝的传统是不杀女眷,所以此时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就被送入了宫中为奴。在宫中,上官婉儿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高宗的

  • 嘉庆怎么对待乾隆的妃子(乾隆哪些妃子活到嘉庆年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嘉庆,乾隆,年间,对待,哪些,怎么

    整个清朝,后宫的嫔妃数量都是比较少的,像汉武帝、晋武帝、唐玄宗那样后宫佳丽三千的盛况不复存在了。但由于几任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天下也比较太平,所以嫔妃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清朝历史上,嫔妃最多的数康熙,共有66位;乾隆以43名屈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雍正,共有31名。乾隆十六岁大婚,一生共有皇后3位,皇

  • 汉宣帝为何给刘据谥号为戾(汉武帝戾太子刘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据,宣帝,汉武帝,谥号,太子,为何

    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迫自尽,这是汉朝以来最大的一场冤案。当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当了皇帝之后,却并没有为当年刘据的冤案翻案,并且还给刘据定了一个恶谥为“戾”。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宣帝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十分不稳固的皇位。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巫蛊之案的来龙去脉。汉武帝晚年,迷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北宋(大宋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灭亡,杨家将,救北宋,原因,大宋,出来,为何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很多,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最厉害的却是杨家将,这当然得益于《杨家将演义》。就如同很多人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只是因为《三国演义》流传甚广,而没有小说演义的南北朝、五代十国反而了解的人很少。 在演义中,杨家将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双龙会、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大破天门阵

  • 三国时期的合肥之战谁赢了(合肥战役张辽八百破十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合肥,战役,张辽,时期,三国,八百,十万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对这个弟弟还是很了解的,孙权搞搞阴谋整整人还行,上战场打仗那是真不行。关键是孙权还没有自知之明,总以为自己是很会打仗,动不动就“御驾亲征”。赤壁之战时,孙权让周瑜率大军到前线抗击曹操

  • 汉武帝为什么怕窦太后(历史上窦太后是汉武帝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太后,历史,为什么

    汉武帝一代雄主,纵横捭阖,立有不世之功业,但要说他最害怕谁,那无疑就是他的祖母窦太后了,理由很简单而且唯一,因为窦太后随时可以废掉他的皇位。 窦太后的名字没有记载,唐朝人司马贞给她考证她的名字是窦漪房,但此处存疑。窦漪房大约出生于汉高祖元年,此时秦朝已经灭亡,但项羽分封了十八位诸侯,天下仍

  • 古代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的意思与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将军,意思,区别,古代

    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将军的封号特别乱,哪个高,哪个低?今天咱们就来理一理。 吴国为了表彰陆逊的功劳,曾专门设置了一个“上大将军”,这有一点像后世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增设了一个“天策上将”职务,地位虽然崇高,但不属于常规职务。大将军的地位尚在三公之上,只在大司马之下。名号有建威大将军、

  •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都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州牧,刺史,官员,时期,太守,级别,三国,什么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搞不清太守、刺史、州牧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大,谁管着谁,后来读书多了才慢慢了解,今天我就来科普一下。(豫州牧——刘备) 我们从头说起。周朝的时候,县比郡大,一个县有好几个郡。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国就是一个县,比如有一个小国叫做权国,在被楚国灭掉之后,就将其改为权

  • 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西域大月氏国是现在是什么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月氏,西域,国是,国家,现在,哪里,什么

    大月氏为中亚古国,中心区域在今阿姆河北岸。大月氏为古族名,是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于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5~前2世纪初,其族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称“月氏”。秦统一六国时,月氏势力强大,成为有“控弦十余万”的强大的游牧民族,时谓“东胡强,月氏盛”,敢于同匈奴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