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宋哲宗的生平简介(帝王赵煦主要事迹介绍)

历史上宋哲宗的生平简介(帝王赵煦主要事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06 更新时间:2023/12/30 2:26:53

北宋到了宋哲宗手里,已历六帝,度过一百二十多年了。

  • 哲宗赵煦(1077-1100),神宗第六子,母朱氏,因五个哥哥皆早死,所以他得以长幼次序继位,时年九岁。

  • 当皇帝时,哲宗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其祖母高氏(滔滔)垂帘听政。在他十七岁之前,国家大事全由高氏一手决断。

  • 根据祖母的指示,哲宗只能签书“可”或“不可”,即史上所说的“隅坐画诺”。听政后,他对此颇有怨言,不止一次地对大臣说:“朕当时坐在后面,个头又矮,朝里事情一无所知,只能每天看着太皇太后的脊背和臀部”。

  • 尽管高氏没有放权给哲宗,但她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管教。她委派吕公著范纯仁苏轼等贤达为哲宗的侍读,想让他成为恪守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尤其是象仁宗一样的仁慈君主。

    在个人生活方面,高氏对她也是事无巨细,悉心管教。由于担心哲宗耽于女色,年少伤身,高氏给他派了二十个年长的宫人侍候左右。晚上,哲宗每天要到高氏榻前的阁楼上就寝,令他十分反感。

  • 哲宗十几岁时,高氏想磨练他的理政才能,和大臣们议政时,常常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哲宗总是冷冷回答:“娘娘都处分了,还要我说什么”。有一天,高氏发现之前她命人搬走的一个旧桌子又出现在哲宗的寝宫,便问他为何如此,哲宗答道:“这是先皇遗物”。高氏听到不由大惊,已知自己死后,哲宗定会把自己的施政方针全盘否定。

  • 1093年,高氏病逝,哲宗开始亲政。他马上贬谪司马光、范纯仁、苏轼、苏辙等元佑旧臣,提拨章惇曾布等革新派,基本上推翻了高氏听政时的所有举措,朝野俱惊。

    此后,朝堂上洛党、蜀党、朔党等互相攻讦,争斗不休。边境上与辽、西夏战事日益吃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事,满以为太皇太后死后自己可运筹帷幄、独断乾坤的哲宗,对此束手无策,无力解决。北宋政权延续到此,已“政事日敝”,种下了亡宋的祸根。

    1099年秋,哲宗宠妃刘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哲宗大喜,取名赵茂,并册刘氏为皇后。也许是乐极生悲,刚过了满月的赵茂竟夭折了,哲宗非常难过,辍朝三日。祸不单行的是,仅仅隔了四天,他与刘氏两岁的女儿杨国公主也暴病而亡,又辍朝三日。哲宗忍受不了接连的打击,病倒在床。

    1100年正月12日,哲宗病逝,年二十四岁。死后停丧七个月,于八月葬于永泰陵。

    史载,永泰陵工程浩大,仅各种石块就达三万多块,石匠达四五千人,民工等一万多人。由于工程量大,日期紧,以山陵使章惇为首的官员心急如火,对工役们非常残暴,致使民工不堪虐待,纷纷逃亡。工地上饥饿、病累而死的日日不断,死者多弃于荒野乱石之中,多年后,附近村民都可望见累累白骨。

    《采石场笔记》载:居山土人皆云,至久积阴晦,常闻山中若声役之歌者,意其不幸横夭者,沉魂未得解脱逍遥而然乎?

    这些沉魂冤鬼们发出的“声役之歌”,当是在控诉章惇等的暴戾,乃至诅咒哲宗的劳民伤财吧!

    陪葬在泰陵的,有他极其宠爱的皇后刘氏,还有她那位两岁夭亡女儿杨国公主,公主的坟茔在当时也颇高大,显示哲宗对她的疼爱。

    尽管山陵修建如此宏大、坚固,但还是免不了历史的劫运。

  • 1130年,金朝扶持的“大齐”政权,对坟陵进行了破坏性的盗掘,陵内珍宝文物被劫一空。南宋高宗时期,有人在杭州市场上购得一只水晶注子,高宗见到后,泪如雨下:“这是先帝哲庙陵寝之物,今零落至此,怎不伤心。”

  • 1148年,南宋太常少卿(负责礼仪的官员)方庭硕出使金国,抽机会到宋陵察看。举目所见,一片凄凉,各陵几乎全被掘开,整个皇陵惨不忍睹。

    方庭硕到了哲宗的永泰陵时,他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神:哲宗尸骨竟被抛掷于陵外。在古代社会,祖宗或者君父被开坟掘墓、暴尸荒野,是奇耻大辱,也是最令人伤心之事。这位臣子伤心痛哭,脱下身上的袍服,将哲宗的尸骨包裹起来,重新置放陵中。

    就此事,后人有诗写道:

    先帝侍臣空洒泪,

    泰陵春望已模糊。

    事实正是如此。如今的泰陵,只剩下一片庄稼地里的土丘,远远望去,全无帝陵的气派了。

    《宋史》中这样评价哲宗: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微矣。吁,可惜哉!

    哲宗无子,嗣君为神宗十一子赵佶(徽宗),二十七年后,赵佶和他的众皇子、公主等悉被金兵所俘,北宋灭亡。所以有人曾这样说:“北宋之亡,哲宗已埋下祸根。”

    标签: 生平赵煦帝王宋哲宗简介事迹介绍历史主要

    更多文章

    • 北宋为什么出了很多名相(北宋初期的名相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名相,北宋,初期,哪些,为什么,很多

      名相兴国,也得看兴的是哪个国、处的是哪种形势以及玩的是哪种兴法。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名相兴盛了国家,而是强国成就了名相。春秋战国,最好别拿来比权量力。一群诸侯军阀打来打去,比之后世王朝,形势不够复杂、任务不够挑战,简单说就是难度系数太低。所以,堪称强势王朝的,主要是秦汉隋唐。宋朝要对标,就只能对标这四

    • 吐谷浑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唐朝历史上吐谷浑古国史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史话,吐谷浑,历史,国家,唐朝,哪个,现在

      这是一个你让我离开、我就离你万里之遥的悲情开端。在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鲜卑慕容部迎来了一波基因大爆发。慕容家族接连几代,人才辈出、雄主盖世。建国酋长莫护跋,曾随毋丘俭和司马懿进攻辽东公孙氏。因作战有功被封率义王,鲜卑慕容部,被允许在棘城(今辽宁省义县境内)以北建国。政治就是关系,关系要讲攻略。而

    • 金国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金国兵力数量达百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国,兵力,数量,统一天下,厉害,百万,为什么,那么

      金朝的基础兵制,是猛安谋克制。“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也就是说,一个谋克有100人;一个猛安有1000人。而实际上,没有这么僵化。因为猛安谋克不止是军事单位,还是生产生活单位。所以,不是用军队数量来规制,而是用户数来规制。完颜阿骨打时期,是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而实际上

    • 韩国为什么被称为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韩国强大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国,时期,战国,称为,强大,为什么

      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

    • 司马光导致北宋灭亡危害(司马光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光,灭亡,危害,导致,罪魁祸首,宋朝,北宋

      我们现在以为北宋的危险是来自草原的威胁,也就是契丹和西夏。但北宋自己,却不这么看。在司马光这种保守派来看来,北宋与契丹、西夏,就是富邻居与穷邻居的关系。如其提出了处理周边国家关系的十六字方针:待之以礼,结之以恩,高其墙垣,威其刑法。又是礼、又是恩、又是威,但却没有一个打字。这就是北宋处理周边国家的关

    • 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是什么意思(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推恩令,汉武帝,意思,实行,高明,什么

      推恩令的原创,不是汉武帝,也不是主父偃,而是大才子贾谊。然而,贾谊过于才华横溢,天地鬼神无所不通。于是,汉文帝,也就是武帝的爷爷,把他当成了灵魂导师。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本来一腔热血是要当国师的,结果成了巫师,这是才子之悲。 《治安策》,也叫《陈政事疏》。因

    • 秦国如果没有赵高会怎么样(历史上赵高为什么祸害秦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祸害,秦朝,赵高会,秦国,历史,没有,怎么样,为什么,如果

      复杂事件中寻找罪魁祸首,就像在沙漠里寻找一粒漂亮的沙子。问题的关键不是怎么找到沙子,而是怎么论证漂亮。漂亮与否,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是观点,不是事实。事实判断可以推理出真,观点判断却做不到。大秦灭亡,以及历代王朝灭亡,都是一个系统性崩溃的过程。灭亡有原因吗?当然有原因。但,原因太多,多得像雪山上

    •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蜀国能撑几年(北伐是否加速蜀汉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国,蜀汉,灭亡,加速,诸葛亮,北伐,是否,如果

      蜀汉能否持续得更久,不取决于蜀汉,而取决于曹魏。只要曹魏下了决心,则蜀汉必灭。当然,还有一个巨大变量。那就是东吴。如果孙权突然雄起,然后带着江东豪族猛揍曹魏,那么蜀汉或许还有生存更久的可能。但是,孙权一直有雄起的心,却连淮河也打不到。因为江东豪族都是地主老财,赚了钱就埋在地底下,然后不玩了、也不打了

    • 诸葛亮为什么建议赐死刘封(刘备之子刘封真实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封,建议,诸葛亮,死因,刘备,赐死,真实,为什么

      明朝李贽说的,还算有道理。刘封不是坏人,更没有致死的过错。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所以,刘封被赐自裁,大概率是一起冤案。诸葛亮认为“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于是“劝先主因此除之”。意思是说:等刘备死了,刘封这种人肯定控制不住、一定会造反,索性趁现在赶紧把他杀了。你诸葛亮这

    • 如果荆州不失诸葛亮能统一吗(关羽荆州不丢刘备能统一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荆州,关羽,诸葛亮,刘备,统一,如果

      假如关羽没有失荆州,马谡没有失街亭,诸葛亮能否统一三国?仍旧没戏!三国进入到了博弈均衡态。这时候,打仗已经不是打猛将、打精兵,而是打钱粮。简单说,谁有钱、谁能笑到最后,谁也就能统一三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诸葛亮《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