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三桂叛明降清,又反清复明,如此反复无常,为何却没入《贰臣传》?

吴三桂叛明降清,又反清复明,如此反复无常,为何却没入《贰臣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1/26 1:21:58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要说清吴三桂为什么没有进入到《贰臣传》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贰臣传》。

1.经查询:《贰臣传》是乾隆时期编撰的一部官方史书传记,其中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分甲乙两编:

甲编为那些明朝旧臣,但是投降后对清朝赤胆忠心,且做过许多贡献的人,比如洪承畴,祖大寿,范文程,耿忠明,孔有德等人。

乙编则收录那些投降清朝后碌碌无为,甚至依然有不臣之心的人。孙得功,马光远,冯诠等人。

2.按照上述标准,吴三桂是先叛明朝,后叛李自成,最后叛清,那是没有资格进入贰臣传的。与他相同的还有一个人物叫李成栋。李成栋是先叛李自成,后叛明朝,最后叛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姓家奴。

3.于是乾隆皇帝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再写一本书,这本书就叫《逆臣传》!!

简单一句话说:

贰臣传就指的是两姓家奴,

逆臣传指的是三姓或者四姓家奴

因为“贰臣“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他在另一本书《逆臣传》里。

很多人只知道《贰臣传》,这是乾隆四十一年由乾隆皇帝提出,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一百二十余人列入其中。

《贰臣传》又分甲乙两编,甲编记录的官员是为清朝做出过不少贡献的,比如洪承畴、祖大寿,以及“三藩”中的耿仲明、尚可喜等等。他们多是明朝将领,或战败被俘,不得已投降,或主动投诚,但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这些人,在乾隆看来虽然背弃旧主,大节有亏。但仍有功劳,应该予以肯定。

而乙编中的官员,有明清两朝都属于奸佞,但是当初迫于战争形势,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并授予官职。比如冯铨,在明朝就攀附魏忠贤为阉党,到清朝仍然官声很差,贪赃枉法。还有如钱谦益,投降清朝后还对清朝暗中诋毁,或如龚鼎孳,李自成攻入北京就投降李自成,李自成失败又投降清朝,反复无常毫无立场。所以这些人品德上更为败坏,入乙编供人唾弃。

但是,即使是乙编,也要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再反叛清朝。而如吴三桂这样降而复叛的,就不再是贰臣,而是逆臣。所以,乾隆四十八年,又修《逆臣传》,把那些反叛清朝的官员列入其中。

这些人里,自然有反复无常,最后自己当皇帝的吴三桂,有跟随吴三桂一起发动“三藩之乱”的另外两个藩王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并未参与三藩之乱,还组织对抗叛军,但后来被儿子尚之信软禁夺权,不久病死,所以不入逆臣传)。有对三藩之乱帮助或持中立态度的王辅臣等人,有降清朝制造嘉定三屠惨案但因官职不满意而改投南明的李成栋,有反复无常最后劝降儿子郑成功不成而被杀的郑芝龙等等。

深圳有什么历史文化?

(一)在新的一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二)以下那我为大家分享,我首先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三)很多人提到深圳他们会说“从昔日小渔村发展为今天的大都市”。似乎深圳的历史只集中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事实上,深圳自古以来就是海防的一个主要城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历史上的许多事件都与这里密不可分。

(四)公元331年,东晋设东莞县,县治宝安县(今南头古城)。深圳开始出现在这个城市。

(五)在唐代,该镇在南投成立,宋代建立了“巡回海水师营”。深圳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六)1279年,南宋在崖山败了,少帝投海殉国,遗体漂至赤湾,深圳宋少帝陵成为广东省唯一的皇帝陵墓。

(七)1521年,广东海岛的副手王浩在蛇口击退了葡萄牙人。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第一场战斗发生在深圳水域。

(八)1839年,林则徐为珠江口辩护,并重建了赤湾堡。在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用这个炮台打败了英国人。

(九)1949年10月1日下午6点,王府轩广德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新中国的第一面旗帜在深圳冉冉升起,比北京早9个小时。

(十)对于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想法,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一)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我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十二)最后在这里,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十三)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感谢各位的阅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在乐不思蜀的典故中,为什么没人认为刘禅是在装疯卖傻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这是描述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问刘禅:“有没有特别思念蜀国”刘禅笑着回答说在这边好玩,不想蜀国。他回答过之后很多在场的蜀国旧臣泪流满面。1当我们从结果去推理原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受到了影响。蜀国已经被魏国所

  • 《曾国藩传》梅寒写得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尽管写表层寒梅,实则道出人生种种况味!曾国藩图像大凡读过史书传记,对曾国藩其人略知一二,其评说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在史学界,曾国藩一度成为了史上名人传记研究的文化符号。在情防控期期间,蜗居“宅”家拜读梅寒著的《曾国藩传》,别有一番滋味。掩卷之时,感触良深。据我所知,曾有唐浩明、张宏杰、萧一山、朱

  •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里讲的是一则三国时代诸葛亮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吕布、孙策、刘备等大小军阀各据一方,为争天下连年混战。诸葛亮隐居河南安阳,住茅草房一心读书,耕作,不愿求取功名。然刘备势单力薄,连输曹操,就想选材帮其成业,刘备谋士徐嫡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为刘备谋划。未几,曹操之大将夏侯率十

  • 望梅止渴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àngméizhǐkě,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

  • 望梅止渴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战士们一个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勇敢,战争敌凯。林则徐虎门销烟销毁的是鸦片,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吸食者极易上瘾,长期吸食能导致身体萎顿,精神颓靡。一般而言,最初几口鸦片的吸食令人不舒服,可使人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为了达到麻木的瞑想状态,吸烟者需要纹丝不动和安静。长

  • 为什么古代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孔子都出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域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仔细一看,大多数著名人物,譬如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等,都是夏商的后裔,而不是周人后裔。而徐州周边,都是夏商后裔的聚集区,譬如宋国、杞国、徐夷等等。考古发现也表明,商朝的历法水平远高于西周。《尚书》里也说周武王请教箕子。《左传》里的很多史料也基本上都是来自夏商后裔的口说。这一切都说明,夏商

  • 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约法三章”的典故来源于司马迁《史记》,是刘邦的典故。一,典故来源简说刘邦攻进秦都城咸阳,占领皇宫后,见皇宫内珠宝无数,美女如云。贪心大起,色心也大起。一个穷亭长有了这么多的钱,有了这么多任他蹂躏的女人,乐不可支。顿时把他自己为什么来到咸阳的事情忘了,一味高乐不了。大将樊哙说,“主公自爱!如此行为冷

  • 明未清初书法家王铎被人称为神笔,你喜欢他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此文系原创]悟空问我:“明未清初书法家王铎被人称为神笔,你喜欢他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四个字:非常喜欢!我喜欢王铎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王铎对书法传统的继承执着,二是王铎对书法的创新勇气可嘉。王铎对书法传统的继承不是一般的执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近乎痴迷,这可以从王铎留下的大量书法作品

  • 如何评价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他做的对还是错?或者说他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妙色莲花对于:如何评价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他做的对还是错?或者说他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妥?不做正面的回答,因为这个搜索上有完整的答案,我只提几点供大家思考,也从侧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历史上的改革家,能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有几个共同点。1、有抱负且积极向上的人。2、推动人类发展和干实事的人。3、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