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应,具有广泛意义,其内容丰富,具体形式多样,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对立”“斗争”。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比如:高高与矮,胖与瘦,喜与悲,等。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也就是说,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像他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喜与悲,难与易,胜与负等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超对立面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高二年级(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希望有用,要是有用,不要忘记采纳,谢谢。祝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不能说改变,只能说补充。中国哲学欠缺理性精神和科学逻辑,而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来理解自然和人的关系,其中学问很深,也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的,多读经书子书的人才能慢慢体会到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区别在哪里
1、主要区别是研究对象和成果的不同。顾名思义,心理学家必需对心理大的研究成果。哲学家必需对宇宙的根本问题和普遍规律有深入的研究并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广泛的影响。2、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可以集于一身。弗洛伊德既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被看作哲学家。3、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可以有所专攻。很多哲学家对心理问题不感兴趣,在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中仍然可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的哲学结论。很多心理学家只对具体的心理问题感兴趣,虽然自己的哲学思维水平很高、学术成果很多;但没有哲学建树,就只是心理学家而不是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