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自杀的确实不少。
比如,尼采、休谟、罗素、戈尔兹夫妻、拉吉舍夫、吉尔.德勒兹等等。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在《西西弗神话》中,加缪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说法:自杀还是不自杀,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位哲学大师,克尔凯郭尔更简单粗暴,他说:学习哲学,就是练习自杀!
其实,我认为,用死亡的终极意义关照,生活才更显出其娇艳与美丽。因死亡彻悟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最精准的教育。
人生只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生,一个是死。所以,探索生和死是哲学家永远的主题。
我们一般人都注重生。生存,生长,生活,生生不息。大多数人的共识是,最重要的是生活,我们的经历本身,已经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死亡,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结局而已。
哲学家自杀,也是生命的终极体验。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几乎苏格拉底“活着的意义,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另一种诠释。
而这种认识,延伸,也包含了死亡。
庄子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意思是说:心灵干净的人,就像一块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我们不主张死亡,好好珍爱生命,原本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意义。
学的是顺天道人道的哲学体系,能自我完善哲学体系的人是不会自杀,如果是那种学的是逆天道人道,很容易学着学着,现实中遇到的难题无法用自己学的哲学去解决,去拿捏人性,去看出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最终内心崩塌,体系坍塌后甚至走火入魔者,最终才自杀,这种人才有可能自杀。
经得起知行合一考验,让人越学越认知水平越高,越黑暗越看到希望,阻力和困顿挫折越全身是劲的哲学,让人人越学越知道自己的天命,内心越强大,越能拿捏人性,看出本质性规律性东西的,这才是真哲学。
“道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涵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出自《荀子天论》,原文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大概意思是说,“大自然(天亦可称为道或冥冥中的掌控一切的存在)不会因为其他人或事物、众生的喜恶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规律”,就其这一句话而言是客观唯心哲理。而要通读或知其后几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才发现荀子是赤裸裸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否定了“天有其意志”一说,客观的分析了自然规律,体现了自然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大自然得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喜恶而转移,那么荀子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说我改变不了大自然的规律,但我可以通过观察、总结来掌握大自然规律从而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这是多么伟大的哲学自然观的思想!
一、核心解读
“道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提出的思想。
道,与天同义,即天道。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天行有常,也就是道行有常。
荀子认为,天自有其自然发展和变化规律,它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它有它自己的任性:不管有多大的人为意志,休想改变我的运行规律!
是的,任何力量无可改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该咋就咋。春天不会变成秋天,夏天不会变成冬天。
还有,该下雨的时候,谁都挡不住,就要下;该下雪的时候,休想下雨。
春天草木萌发,秋天花果累累,这也是任何力量和意志不容改变的。
天就是天的规律,道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哲学思想
道行有常,这是铁的规律,它涵容着不可摇撼的哲学思想: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的思维,还是行为意志,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不得违背。
一旦违背,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比如,黄河水流流向,不管人的力量有多强大,都无法改变;比如,历史发展是越来越进步、越文明,绝对回不到原始状态;比如人要改善生活条件,就要一步步去努力、去奋斗,而不可能不切实际地去挣钱、去改善生活。有多少富豪,他的财产是一步步创造和积累起来的,那种一夜暴富的也有,毕竟是极少极少。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行事,但不等于思想僵化,坐等“规律”。正如,春天来了,你要开始耕种,如果不是这样,等秋天收获果实,那是梦想。
这就是说,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也不能坐享其成。人可以通过思想和智慧的提高,逐步认识和利用规律,并积极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