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唐朝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51 更新时间:2024/1/24 21:09:18

服饰是一个时代特征、一个社会风气的反映。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富庶,风气开放,对于少数民族和外来化兼收并蓄,服饰奇异缤纷、华彩昭彰。其中最为惹人注目的就是女子的服饰。

唐代女子的服饰色泽华美,款式新颖,服装面料具有薄、露、轻、透的特点。襦裙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即上襦下裙,常配以“袖长只齐肘”的半肩或质地轻盈的披帛,肩膀半露,脚穿草履或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唐代襦裙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衣窄而领低,有圆领、方领、鸡心领等,颜色以红色居多,还有白色、青色、黄色等。颜色追求明亮艳丽,常常使用红绿搭配。

男子服饰尤其是官员的服装,受其等级有别而有所不同。如《新唐书车服志》载:“裤褶之制:五品以上,细绞及罗为之,六品以下,刁、绞为之,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绊,七品以上绿,九品以上碧。”常服则“朱紫玄黄,各任所好”。

唐代服饰特点:第一胡服盛行。红衫薄锦靴艳,罗衫紫帽绣珠,胡衫袖小帽顶尖,垂带安钿花要重。

唐代开创者渊出于蕃族,原本也是少数民族,加上社会开放,西域少数民族以及波斯等外国人纷纷来到唐代都城长安。元稹《法曲》有云:“自从胡骑起烟尘,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风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窄袖绯绿短衣,长靴,蹀躞带,皆为胡服。此外还有回鹘装、胡帽、幂离【此字是错字】等。

第二,明确品官制度,以服色区别官员职位高低。黄色为尊贵之色,专属皇帝使用。

《唐会要》记载:“贞观四年八月十四日,诏曰:‘冠冕制度,以备令文,寻常服饰,未为差等。于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至五年八月十一日,敕七品以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绿。九品以上,服丝布及杂小绫,其色青。”

唐高宗总章元年,禁止官民穿黄,从此黄色成为皇帝的象征。

第三,唐代女装有襦、袄、衫、裙、披帛、半臂、背子,裙子、袄、衫是唐代妇女的常用之服,并以襦裙、披帛为代表。

裙子在唐时穿戴范围很广,普及率甚高,不仅皇室成员穿戴,民间妇女也穿裙子。我们从《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绘画以及历史文献记载中,都可以看出裙子在唐代服饰中的重要作用,犹如我们现在的裤子、外褂。

第四,唐代服饰,尤其是女装,呈现开放风格。

唐代的社会风尚,鼓励开放,深受胡服影响,唐代女装有低胸装、透视装、袒露装。周的《簪花仕女图》,所绘妇女皆披帔。透明大衫穿在宫女身上,宛如笼罩了一层轻雾,朦胧中又有那么一份剔透,含而不露,露而不裸。

各个朝代的衣物有什么不同?

每个朝代的衣物服装都不一样,我根据我所了解的东西简单的说下吧。

1、秦汉时期的服装

秦汉时期的曲裾深衣与先秦时期的衣服大体相同,只是在局部处有些变化,比如袖头和下摆。秦汉妇女以深衣为尚,其礼服为曲裾绕膝式和直裾式,衣襟绕转层数比战国时的深衣有所增多,下摆部也有所增大。但是凡穿深衣的妇女,腰身都裹得很紧,另缀一根绸带系扎,或系于腰间,或束在臀部,由衣襟末端的地位而定。曲裾绕膝深衣分为窄袖和宽袖二式。

秦汉时期的服装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

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如:短衣)、拖地长裙。腰部束以“抱腰”或“腰袱”,并且用衣带来装饰。

男子: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身、圆领、开叉。

3、隋唐时期的服装

唐朝的女装,是中国服饰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是历代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襦衫广袖,拖地长裙,是唐朝时期的现象。唐代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

4、朝时期的服装

宋代妇女的服装,其中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妇女常服的下裳时兴“千褶”、“百叠”裙。女子以上衣下裙为常服,裙子较修长,腰间还扎以绸带(或岁),并配有绶环垂下,袖口比唐朝稍小。

5、明朝时期的服装

明代服饰是中国历史上“汉官威仪”的集大成者。从思想上确定了明代服饰要恢复和体现汉官的威仪。明代服饰突出的特点是前襟的纽扣代替几千年的带结。纽扣的使用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明代女服以修长为美,与唐代女装相比,衣裙比例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变为上衣长露裙短的特色,在裙幅下边一二寸的位置绣花边。明代女装还有一种典型服式,即用各色碎布拼接起来的“水田衣”,后被称为“百家衣”。“美”入民家是明代服饰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和引人注目的社会风尚

6、清朝时期的服装

清朝以满服为主,镶滚绣彩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满族妇女的便服一般为长袍,也叫旗袍,通体长,长至地面掩住旗鞋。长袍外面多加马甲,也叫坎肩。凡穿旗服,着木底鞋,高跟装在鞋底中心,形似花盆的为“花盆底”,形似马蹄者为“马蹄底”。汉族妇女服饰,以衫裙为主。

7、近代时期的服装

旗袍是近代中国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旗袍本是满族妇女的服装,到达20年代末,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长度开始缩短,腰身也收紧,以显示“曲线美”。到了30年代,旗袍在妇女中盛行,40年代起,旗袍开始趋于简便,款式更加合体,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更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搭配的服饰还有大衣、西装、披风、马甲、披肩、围巾、手套等,另佩有胸花、别针、耳环、手镯、戒指等。

8、现代人的服装

现代人的服装受生活节奏的影响开始简约化而且款式多样,特别是年轻人在服装穿着打扮方面都喜欢追求个性化的衣物。这点你可以看下周围的人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我了解的东西,希望能有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你认为什么服饰更能够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人都在谈崛起,崛起的要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崛起只是虚妄的。政府也在说建立文化自信。试问,自信的依据是什么?三坟五典读通了,如果不在节假日庆典上穿着代表主体民族汉族的服装,就不会自信。人靠衣裳,马靠鞍。礼仪法服,庄重之美。屈原《九章》,祭祀之中,文化继存。现在的葬礼服饰实在太混乱不堪,这方

  • 汉字中最具内涵和魅力的两个字是哪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由来已久,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于中国。由此可见魅力最强悍的就是中国两个字,文字游戏规则也是中国编制的。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天地万物,阴阳生灵,姓氏地名,花草杂木,称呼规矩,法律文书,艺术武坛,传说历史,科技演说……等等都与汉字息息相关。在中国汉字无处不在,在世界谁都知道中国,就算不了解中国历

  • 为何墉字会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请恕孤陋。“墉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有这个说法吗?表示怀疑。那个建筑的造型,与上述的“三个最”,没啥直接关系吧?不过,“墉”的字形字义字音变化,确实很有意思。甲骨文中有“墉”,为见于“一期.前四.一一.一”、“三期.掇一.三九四”等十余版甲骨卜辞。徐中舒先生对此字

  • 有人说汉字是唯一具备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的文字,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擦!哪只“慧”眼看到的?[what][what][what][晕][泣不成声]任何语言文字都能表达万事万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各种语言文字都具备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也具备其他各种逻辑思维。各种语言文字表达意思方面存在差别是肯定的,表达意义、内容是否明了、简便、永恒不变,是判定语言文字是否最优

  •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详细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那几个时期?各在什么地域?各自时期的代表作品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章中国文化植根的土壤第一节中国文化的特质第二节中国古文化植根的土壤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第一节远古文化第二节夏商周文化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四节秦汉时期的文化统一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二)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多元混一第二节隋唐文化第三节宋元时期的文化第四节明清文化第四章中国神话

  • 汉字的艺术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是一个服务于汉语表达的书面符号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以至于有不少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认为:“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作一部中国文化史。”所以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间接地表现了古代

  • 孙子兵法放到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军事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兵书的鼻祖,《孙子兵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崇高的声誉。比如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就曾在他的自传《美国一兵》中多次引用《孙子兵法》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军事准则。而如今,《孙子兵法》的应用早已超出军事领域,扩展到个人成长、商业竞争、国家战略等更为广泛的空间中。那么孙子兵法到底有什么智

  • 是谁引进"哲学"一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翻翻《说文解字注》吧,看段玉裁版的,最好看《续修四库全书》(小学部),第几卷我忘了,因为这套书学校图书馆是不让外借的,我也没相机,不然拍给你看。古代人(不详)就已经有了这“哲”字,或从三个吉字,或下面一个甲骨文的“心”字。(2)再者,根据一些实在论的观点,文字所代表之意是指向实在的,换句话说,

  • 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主流和核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