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其实百度上找得到的!
楼上的好像在做广告啊……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什么的预防医学观点
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无病先防、暨病防变的基本原则,还有一句,《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阴阳五行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呢?
阴阳五行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我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五行可以分为“阴阳”和“五行”,两者看似是分开的,但是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五行闭合是阴阳,阴阳也是兼并五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最早应该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夏朝。而且我们从《易经》里面也是能够看到对于阴阳五行作出的一些解释和运用。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并且是我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源流,我国唯物主义的最早起源也是于此。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这一个观点其实和阴阳学说是非常一致的,并且被运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阴阳和五行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阴阳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反映出来的,而无形则是阴阳内容里面的存在形式。所以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阴阳学说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当时的人们认为阴阳代表了天地万物的源泉,阴阳相合从而使得万物相生,自然界无论是气候的变换还是四季的交替,最终都是阴阳结合的一个结果。任何事情都是能够一分为二,也就是分为阴阳两面。这实质上是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抽象概念,将宇宙的一切进行了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所以阴阳学说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至今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阴阳五行的概念现在已经融入到了我国的中医还有历法当中,从中医的很多典籍里面我们是能够看出阴阳五行的观点,而且中医是非常注重对于阴阳五行的运用的。对于历法,我们通过阴阳学说来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作物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