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怎么看待一些年轻群体执着的“汉服复兴”?

怎么看待一些年轻群体执着的“汉服复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24 11:05:55

怎么着,你还想反对咋的,是不是日本申遗,韩国申遗之后,自己再扼腕叹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毁不该?

优秀的传统化就是要继承,就是要发展。

当国外品牌肆意横行,也是潜在的文化渗透和洗牌。

能有一帮举世皆醉我独醒,众人皆赴汤我蹈火的年轻人,能有意识,这就很好。

回到最现实的问题,汉服好不好看?好看!

汉服是不是代表了中国的优秀文化?是!

那孩子们做的这个事对不对,还用的争辩和迟疑么?!

你看看哪个国家没有他们的民族服饰,哪个民族没有文化印记,哪个没有?

我们大中华虽然包容包罗万象,去粗取精,但是还得有自己的根,有本,有主脊骨。

是这样吧,是!!!

这是保护传统文化是复兴传统文化,要靠我们年轻一代,汉服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直观体现,到满清时期,万恶的满清政府用“留发不留发头”搞大屠杀才禁了汉服260多年。幸好革命先烈推翻了那个“量中华之物力,结尔国之欢心”万恶的满清政府,汉文化才渐渐复兴。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不重视,端午节被南朝鲜棒子申遗了,孔子成了“韩国人”,再不重视汉服复兴,早晚也要被南朝鲜棒子抢去申遗了。除了那些满遗日裔和南朝鲜棒子特务,没哪个中国人会反对主体民族文化复兴!!再何况,那些不想穿汉服的人,人家又没逼你穿!!

我有个奇怪的问题,复兴的应该是汉服吗?

汉服娘一直口口声声说汉服不是古装,汉服就是汉服

那么,这个“汉服”真的是在复兴吗?真的不是现在又扒出来进行二次加工改造的新兴服装风格吗?

复兴到底又指的是什么?

是街上大家把汉服当做常服来穿吗?,是充满优越感来撕山正跟形制吗?是明明连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只要身穿所谓的汉服就代表热爱传统文化吗?

一直拿日本举例说是汉服复兴要像和服一样的,日本也不是把和服当常服穿的好吗?只是节日穿穿罢了。

而且汉服只要是一直保持着这种窗帘布不如的质量,割韭菜般的性价比,就只会是小众圈子的狂欢。

有人说汉服正在逐渐复兴,不是的,它只是变得流行。

复兴的不该是汉服,而是大家的美学观念跟礼仪之邦的气度。

那当然了。重要的是听我讲完,给你一个蒙。我们这个时代对事物的认知是很片面和单维的,例如近来大家为科学家抱不平,因为人们看到了科学家才是民族脊梁和社会需要的。但是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也是有问题的。今天的科技最大的不足就是单维性,西式逻辑的缺陷也是单维性。

当年儒生势大排斥异己,造成中古时代畸形发展的局面。今天倘若只是科学势大排斥其余一切,社会也会走畸形发展道路。大家都很认可科学,但科学家没有得到至高的荣誉,这个现象的确需要改变。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了艺术、体育、文化。因为包括英雄文化在内的人文艺术体育文化都是搭建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元素。我们不能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搭建。流量明星肯定不能代表艺术,但的确不能一棍子打死,把艺术和尚武体现的体育给忽视了。我说过,娘娘腔是由于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男性成长必须有的身体和意志的历练,尚武首先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个,而不是打打杀杀和战争。

喜欢听音乐的人就有切身感触,音乐传达给内心灵魂的力量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能再次因为科学有用而走入一只脚走路的畸形发展通道内吗?实际上我们需要建立起民间的、社区的、村舍的体育文化,需要恢复民俗活动,需要将建筑和街道变为免费的艺术馆。而不是指植入人工智能这一种元素。你买一个手机你都会评价外观好不好看,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你说大街上人工智能很厉害,但外观很难看,能行吗?

为什么必须恢复汉服等传统衣冠?因为审美这件事有共性,还有民族性。审美风格就是民族灵魂的载体。西方人吸取东方元素时是不会把作品变为东方审美风格的。因为审美风格不仅存在人种差异,还存在祖先积淀千年的成果。审美风格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分。西式审美不能说不好,但太重口味了。家里装修如果装成欧式,必然不会有中式那种如鱼得水的感受。就好比看到古建筑你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这也是为何古建群能成为旅游区的原因。你难道以为大家都是冲着历史文化去的?

根文化让灵魂有归宿感,丢失了根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有精神世界的。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西化,但明显发现他们紧紧握着东方审美的命脉,紧紧握着根文化不放手。日本民俗活动保留那么丰富可见一斑。这是任何民族都不能轻易丢弃的。

汉服衣冠丢失严重,那当然需要赶紧复兴和发展。包括少数民族服饰在内的东方服饰,也需要重新审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像我们这么丰富的服饰宝库。那些服饰元素如果提取改良,必然会在不久之后绽放。每一种民族服饰都可以提取到精彩的大时尚。只不过今天的人还处于媚外通道内,能发现东方美的眼睛还不够多。抖音里那些搞传统家居、生活方式的先行一步,你看到局部的精彩,那只是个开始。未来东方审美文化必然会成为大热门。就是说对于经济商业而言都是一块大宝地。

审美复兴、文化复兴、东方哲学复兴都会全面到来。你今天对汉服复兴还有疑问,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从媚外的泥潭中走出来,还没有把偏见丢弃,用心去感受。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其实科技道路都会东方化,尤其是农业。化肥、农药、转基因已经穷途末路了,人类只有重走天人合一这条路,用天人合一核心思维去指导新的农业科技,而不是逆自然而行的农业科技。中医这个顶级大科学同样如此,他的高级部分会绽放给世人。就是说人类面临一个新思路的科技发展通道变革。而且都是升级版的大科学,最直接的就是系统性科学模式将会被重视。《黄帝内经》就是阐述人体系统脏器之间关系的系统性科学。五行学说至少在人体内脏器之间是得到证实的,如果他还是一个高等级科学呢?因为任何科学原理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而会是在每个事物里都普遍存在的。所以不能忽视。就像我发现的镜像玄学其实古人也掌握着,《易经》的重头之一就是镜像玄学,就好比德国光明会图标上的镜像。可见东方文化在此时开始绽放是必然的,因为他会带来一个新的升级版世界。这就是新纪元来临下的华夏复兴与人类找到新的前行方向的必然关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外国古代环保思想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哲人认为自然界是活的有机体,不能把自然界肢解为零碎的部分。西方古代自然有机论思想集中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物活论、整体论和目的论。这其中蕴藏着哲学家们最早的自然生态思想。b孟子吧《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从

  • 西方哲学现在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哲学的鼻祖,可远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大概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同步,与中国几位儒家圣人孔子、孟子和荀子同时,而且三个人皆为师承关系。然而,西方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中国不同。因此,西方哲学注重从人的个体的自然属性出发,更关注平等、自由、公平。中国的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人的哲学观,夏

  • 《道德经》奠定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其中为何十余次提到了“柔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柔弱生命力强!柔弱胜刚强!柔乃生命之初!刚乃死生之地!柔弱是老子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柔,韧劲,能曲能直。弱,示弱、处下。老子的柔弱绝非是软弱无能的意思。《道德经》中提及“柔弱”的有以下内容: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所述的“弱”是万物之先决,也正是因为这微渺的弱小才

  • 一些古诗中蕴含的哲理要列出诗句并说出有哪些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 古代帝冠为什么“挂珠帘”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看到题目,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曾看过电影或是电视剧里古代皇帝头上顶着的饰物,即所谓的“珠帘”。皇帝的冠帽前后都会“挂珠帘”,有些人可能很好奇,皇帝挂这个珠帘有什么用呢?下面,就随有书君来一探究竟。回答问题前,先纠正一个概念,古代皇帝冠帽上挂的不是“珠帘”,学名叫玉旒(liu)。那么,皇帝为何“挂玉旒

  • 古希腊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古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第二古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以来欧洲文明探索所有问题以及答案。第三,古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原始神话形式逐渐到多样复杂体系的例证,。马克思哲学来源于德国经典哲学西方的哲学思想的暴发期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以前西方也有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宗教形

  • 西方的哲学在没落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的哲学发展得好好的,谈什么死了现代西哲,从来都没有停止发展。但是确实和之前那种纯思辨性的哲学有很大差别,而是越来越进行学科交叉。比如更多地和科学,比如神经科学、天体物理之类的相联系。比如说宗教哲学,或者更确切一些,有关于宗教学的哲学,提出者可能不再是专业的哲学家,而是有一些政治家、社会学家、宗教

  • 唇亡齿寒、吐故纳新、管中窥豹、量体裁衣分别体现了哲学生活的什么观点,怎么看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唇亡齿寒、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所以体现哲学的是“联系”2、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所以是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3、管中窥豹: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4、量体裁衣、的原意是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

  • 庄子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他追宗人生苦难的终极原因,发现灾难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因此,他希望在精神领域使人类从苦难的深渊中走脱出来。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苦难时代结出的苦果,例如,庄子的“无用之用”则是典型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自我的设定,它强

  • 农业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哪些物质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但是农业的进步是新石器时代发展、古代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则是毫无争议的。作为“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更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古代文明形成,其研究方法有因素说、过程说、社会分层与权力中心说等多种。因素说是将古代文明形成,分解为诸因素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是通过探讨古代文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