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方哲学现在怎么样了?

西方哲学现在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94 更新时间:2024/3/26 3:37:09

西方哲学的鼻祖,可远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大概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同步,与中国几位儒家圣人孔子孟子荀子同时,而且三个人皆为师承关系。

然而,西方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中国不同。因此,西方哲学注重从人的个体的自然属性出发,更关注平等、自由、公平。中国的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人的哲学观,夏商周以降,都是以群体的社会属性为出发点,讲究德性、仁爱、和谐。由此可见,西方哲学观和中国的哲学观是有区别的。

两相比较,并不能界定孰优孰劣,只能说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也正在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上,有些人比较热衷于西方哲学观,认为西方哲学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另有些人比较赞成中国的哲学观,认为中国哲学观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就当前世界格局来说,西方的哲学观处在强势的地位,但带给世界的却是动乱居多。这是因为,世界上存在明显的贫富不均,普世价值观解决不了这种社会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平等、自由、公平的价值观无疑是目标,否则就谈不上大同社会。只是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太远太远。

西方哲学的产生,就是由古希腊自然哲学米利都学派在寻求事物的最终原因、事物的终极实体时,所产生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且,由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主体,就一直在反思古希腊人化“众神”的存在,进而追问世界的本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及哲学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根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到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进入17~18世纪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的此岸。

因此,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出现两个方向。一是,以寻求事物的“所以然”为目的的哲学不再追问反思“上帝”,不再寻求事物的最终原因,不再寻求事物的终极实体。正因为,西方哲学转向寻求事物的“所以然”,这就推进了西方哲学寻求对事物的感性与知性的结合,直观与思维的结合,立足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寻求事物的概念、判断、推理演绎以及实践验证性,进而促进了“形式逻辑”为主导的各门类学科的大发展,形成以知识为主导的科学概念范畴的不同领域的学科研究。二是,西方进入19世纪,在哲学范畴,继续追问反思“本体”,继续寻求事物的最终原因。尤其是,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继承、吸收了前人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方面的哲学观进行辩证统一,并在实践中科学地总结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进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想,代表着西方哲学思想的最高层级。

在现代,以及后现代,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以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行为学、信息学、脑科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思维科学”在飞速发展。“思维”作为“思想”的对象,已经日益成为“科学”的领域。而且,世界的三大领域自然、社会和思维,都已经成为“科学”的对象。因此,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以寻求事物的“所以然”为目的的哲学被赶出了知识论这一世袭的领域,使得以寻求事物的“所以然”为目的的哲学走向终结。

由于现代以寻求事物的“所以然”为目的的西方哲学观发生了转向,其“语言转向”、“存在转向”、“文化转向”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学思考及学说,实际上都属于人类自身的“实践论说”。所以,这些哲学观转向的学说,都避开了追问和回答宇宙本体的存在、宇宙本体的行为价值存在,使得这些哲学观转向的学说,无法解释自然的价值取向客观的行为规律的绝对依据,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地解释“人的意义世界”。

那么,哲学向处去?难道现代哲学观的转向,真的能寻求到“世界”的“思想”成为“反思”的对象吗?同时,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研究的主题与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对于东西方哲学家而言是不能避开,而没有回答。

这就是说,世界哲学最终还是要回到研究“普遍性、绝对性的自然价值取向客观行为规律”和“人的意义世界”为主题,以及研究“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解决人类立命之目的之中。

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相统一的哲学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哲学论坛的组成部分,应当在世界哲学论坛上有自己的声音,回应全球性的哲学问题。一些令人普遍感到困惑的全球性哲学问题,吸引了全人类的目光,成为各国哲学家研究的共同课题。

例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消除霸权建立世界伦理?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情况下,如何重建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如何排除人们在精神上的焦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及个体之间的关系?如何从后现代的视角看待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纠正科学主义的偏颇?

世界哲学之林中,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而且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道之性”与“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是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与生化,及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和普遍行为规律,以及“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人道学说和中国哲学的“道之性”与“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学说,这两者的哲学思想进行辩证统一。将是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植根中国土地,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以及不断提炼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相统一的哲学思想,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易于为世界所理解的,阐明真理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进而才能构建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真理性的回答宇宙本体的存在、宇宙本体的行为价值存在,以及“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的关系问题。因此说,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精神遗产,重新地开发梳理,树立理论自信,以中国哲学特有的精神风貌,挺立于世界哲学之林之中,进而担当世界的责任。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道德经》奠定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其中为何十余次提到了“柔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柔弱生命力强!柔弱胜刚强!柔乃生命之初!刚乃死生之地!柔弱是老子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柔,韧劲,能曲能直。弱,示弱、处下。老子的柔弱绝非是软弱无能的意思。《道德经》中提及“柔弱”的有以下内容: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所述的“弱”是万物之先决,也正是因为这微渺的弱小才

  • 一些古诗中蕴含的哲理要列出诗句并说出有哪些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 古代帝冠为什么“挂珠帘”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看到题目,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曾看过电影或是电视剧里古代皇帝头上顶着的饰物,即所谓的“珠帘”。皇帝的冠帽前后都会“挂珠帘”,有些人可能很好奇,皇帝挂这个珠帘有什么用呢?下面,就随有书君来一探究竟。回答问题前,先纠正一个概念,古代皇帝冠帽上挂的不是“珠帘”,学名叫玉旒(liu)。那么,皇帝为何“挂玉旒

  • 古希腊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古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第二古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以来欧洲文明探索所有问题以及答案。第三,古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原始神话形式逐渐到多样复杂体系的例证,。马克思哲学来源于德国经典哲学西方的哲学思想的暴发期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以前西方也有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宗教形

  • 西方的哲学在没落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的哲学发展得好好的,谈什么死了现代西哲,从来都没有停止发展。但是确实和之前那种纯思辨性的哲学有很大差别,而是越来越进行学科交叉。比如更多地和科学,比如神经科学、天体物理之类的相联系。比如说宗教哲学,或者更确切一些,有关于宗教学的哲学,提出者可能不再是专业的哲学家,而是有一些政治家、社会学家、宗教

  • 唇亡齿寒、吐故纳新、管中窥豹、量体裁衣分别体现了哲学生活的什么观点,怎么看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唇亡齿寒、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所以体现哲学的是“联系”2、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所以是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3、管中窥豹: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4、量体裁衣、的原意是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

  • 庄子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他追宗人生苦难的终极原因,发现灾难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因此,他希望在精神领域使人类从苦难的深渊中走脱出来。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苦难时代结出的苦果,例如,庄子的“无用之用”则是典型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自我的设定,它强

  • 农业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哪些物质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但是农业的进步是新石器时代发展、古代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则是毫无争议的。作为“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更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古代文明形成,其研究方法有因素说、过程说、社会分层与权力中心说等多种。因素说是将古代文明形成,分解为诸因素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是通过探讨古代文明形

  • 谈构建社会和谐的哲学基础6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要点: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

  • 丁香花在古代诗文中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代表爱情丁香在唐宋时期就在我国广泛栽培,据说,除了它素雅清纯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还因为它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