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德经》奠定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其中为何十余次提到了“柔弱”?

《道德经》奠定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其中为何十余次提到了“柔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24 11:05:49

柔弱生命力强!柔弱胜刚强!柔乃生命之初!刚乃死生之地!

柔弱是老子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

柔,韧劲,能曲能直。

弱,示弱、处下。

老子的柔弱绝非是软弱无能的意思。

《道德经》中提及“柔弱”的有以下内容:

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所述的“弱”是万物之先决,也正是因为这微渺的弱小才兆见了日后的强大。也就是说万物的发展就是从无到有,从微到具,从弱到强。

因此,弱,当发展讲,是催动成长的源动力。

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里所述的“柔”是一种状态,即柔韧。看似柔弱的缺有着拉枯摧朽之力。比如微风细雨年的吹打可使山岩灰飞,又比如绵柔流水穿行于大地之上,一旦汇聚一处纵使再强的阻障也会徒然。

因此,柔,是一种状态可曲可直。

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一段是直述柔弱的预示。

人生命存续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可一但失去生命,身体就会变成僵硬的。

草木也是如此,小草小树生长延续时,也是韧性十足,柔软飘逸的,而一但枯萎失生,枝叶就会变得枯硬。

所以,强硬过刚就预示着将走消亡,柔软谦则预示着延生发展。

以此为据,如果持强自恃必将灭亡,就像大树长得过于高大就容易折断一样。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强硬与柔弱相比,往往先消亡的是强硬的一方,而笑到最后的却是柔弱者。

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里所述的柔弱更加直接的阐明柔弱并非软弱无能。

天下最柔弱的当属是水,水毫无脾气,哪里低就流想哪里,水毫无个性,容器什么样子,水就以什么样子出现,水毫无架子,能洗涤污浊也能融入万物。而正是这样的水却是摧枯拉朽之利器,巨大的能量无可替代。

由此可见,柔弱是示弱,是以柔弱之性行做符合大道之势。

综上所述,《道德经》的柔弱,是一种存世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符合大道运行规则的。柔是告诫人们要有韧性,可直可曲,要顺行大势。弱是告诫人们要自强不息努力成长,发展是强大的必经之路,恃强显弱则是存世常葆的大秘技。

强者是能够依势而变的,这叫做柔强。

强者是能够依境而隐的,这叫做弱强。

《道德经》的柔弱其实就是刚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些古诗中蕴含的哲理要列出诗句并说出有哪些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 古代帝冠为什么“挂珠帘”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看到题目,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曾看过电影或是电视剧里古代皇帝头上顶着的饰物,即所谓的“珠帘”。皇帝的冠帽前后都会“挂珠帘”,有些人可能很好奇,皇帝挂这个珠帘有什么用呢?下面,就随有书君来一探究竟。回答问题前,先纠正一个概念,古代皇帝冠帽上挂的不是“珠帘”,学名叫玉旒(liu)。那么,皇帝为何“挂玉旒

  • 古希腊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古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第二古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以来欧洲文明探索所有问题以及答案。第三,古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原始神话形式逐渐到多样复杂体系的例证,。马克思哲学来源于德国经典哲学西方的哲学思想的暴发期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以前西方也有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宗教形

  • 西方的哲学在没落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的哲学发展得好好的,谈什么死了现代西哲,从来都没有停止发展。但是确实和之前那种纯思辨性的哲学有很大差别,而是越来越进行学科交叉。比如更多地和科学,比如神经科学、天体物理之类的相联系。比如说宗教哲学,或者更确切一些,有关于宗教学的哲学,提出者可能不再是专业的哲学家,而是有一些政治家、社会学家、宗教

  • 唇亡齿寒、吐故纳新、管中窥豹、量体裁衣分别体现了哲学生活的什么观点,怎么看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唇亡齿寒、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所以体现哲学的是“联系”2、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所以是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3、管中窥豹: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4、量体裁衣、的原意是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

  • 庄子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他追宗人生苦难的终极原因,发现灾难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因此,他希望在精神领域使人类从苦难的深渊中走脱出来。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苦难时代结出的苦果,例如,庄子的“无用之用”则是典型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自我的设定,它强

  • 农业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哪些物质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但是农业的进步是新石器时代发展、古代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则是毫无争议的。作为“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更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古代文明形成,其研究方法有因素说、过程说、社会分层与权力中心说等多种。因素说是将古代文明形成,分解为诸因素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是通过探讨古代文明形

  • 谈构建社会和谐的哲学基础6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要点: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

  • 丁香花在古代诗文中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代表爱情丁香在唐宋时期就在我国广泛栽培,据说,除了它素雅清纯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还因为它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

  • 庄子的哲学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庄子以老子思想为蓝本,开创了新思,如果说老子是假无为的话,庄子就是真无为,他说的融入是融入社会,而保持距离确指的是整个世界,这样才会看清世界,他提倡清净自由,自然会对孔孟思想产生抵触拉,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把人用礼仪束缚。两家自然不对头拉,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