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生命力强!柔弱胜刚强!柔乃生命之初!刚乃死生之地!
柔弱是老子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
柔,韧劲,能曲能直。
弱,示弱、处下。
老子的柔弱绝非是软弱无能的意思。
《道德经》中提及“柔弱”的有以下内容:
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所述的“弱”是万物之先决,也正是因为这微渺的弱小才兆见了日后的强大。也就是说万物的发展就是从无到有,从微到具,从弱到强。
因此,弱,当发展讲,是催动成长的源动力。
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里所述的“柔”是一种状态,即柔韧。看似柔弱的缺有着拉枯摧朽之力。比如微风细雨常年的吹打可使山岩灰飞,又比如绵柔流水穿行于大地之上,一旦汇聚一处纵使再强的阻障也会徒然。
因此,柔,是一种状态可曲可直。
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一段是直述柔弱的预示。
人生命存续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可一但失去生命,身体就会变成僵硬的。
草木也是如此,小草小树生长延续时,也是韧性十足,柔软飘逸的,而一但枯萎失生,枝叶就会变得枯硬。
所以,强硬过刚就预示着将走向消亡,柔软谦和则预示着延生发展。
以此为据,如果持强自恃必将灭亡,就像大树长得过于高大就容易折断一样。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强硬与柔弱相比,往往先消亡的是强硬的一方,而笑到最后的却是柔弱者。
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里所述的柔弱更加直接的阐明柔弱并非软弱无能。
天下最柔弱的当属是水,水毫无脾气,哪里低就流想哪里,水毫无个性,容器什么样子,水就以什么样子出现,水毫无架子,能洗涤污浊也能融入万物。而正是这样的水却是摧枯拉朽之利器,巨大的能量无可替代。
由此可见,柔弱是示弱,是以柔弱之性行做符合大道之势。
综上所述,《道德经》的柔弱,是一种存世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符合大道运行规则的。柔是告诫人们要有韧性,可直可曲,要顺行大势。弱是告诫人们要自强不息努力成长,发展是强大的必经之路,恃强显弱则是存世常葆的大秘技。
强者是能够依势而变的,这叫做柔强。
强者是能够依境而隐的,这叫做弱强。
《道德经》的柔弱其实就是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