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哪些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书?

有哪些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3/24 1:26:41

三国时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英雄智士,各显神通,共同创造了那段令后世神往的历史,至今让人神往不已。那么让三国精彩留传下来的书籍有那些呢?

首先有以三国为背景的史书。主要有刘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后汉书》、《三国志》、《汉晋春秋》都是记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在这些史书中,以《三国志》记述最为有研究价值。此外还有东吴人编的《曹瞒传》、北魏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唐人编的《晋书》等史书,以及近代的《三国史》、《三国史研究》等书籍。史书是供我们考证史实,研读了解真实历史的书,是演义、传闻的基础。其次有以三国为背景的演义、平话等小说。主要有宋元时期流传的《三国志平话》、明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民国时期蔡东蕃写的《后汉演义》等,其中以《三国演义》最为有名,留传最广,成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近代及今天成书的一些三国故事、网络小说,大都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人云:三人成虎。《三国演义》写得太好了,成了家喻户晓的书籍,同时又以三国历史走向为脉络,展开丰富想象,把三国中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写活了,其故事性观赏性俱佳,留传最广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都广为传咏,以致形成了今天最为热门的各种三国文化。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可以说对我们今天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领域,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一部演义小说,把那段已过千余年的三国历史炒热了,炒得妇孺皆知,炒得人人品评三国,炒得专家们想利用其哗众取宠,炒得影视界大腕为它疯狂。罗贯中先生,你可知您的一部《三国演义》,为后世带来多么大的红利吗?

现在以三国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不少,但以三国为背景的书却极少见,除了古代流传下来的记传体《三国志》和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之外,再无其它,即便是现代电影电视剧也只能以这两本书为基础,进行夸张式的加工而成,也无新意。

以三国为背景的书为何那么少,原因有两条:

一、一部《三国志》、《三国演义》对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有详尽的描述,各历史人物作了充分的展示,也就说《三国志》对当时事件进行罗列,人物进行立卷,而《三国演义》则对这些人物事件一一进行演绎,详细道来,形成故事,这两部书如同三国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人们共识的精典。如果再有人写三国为背景的书,不管是写史还是写小说,必难超越前者,甚至可能味同嚼腊,自然无法流传。

以《红楼梦》为例,其后四十回为高鄂所续,但书中结局不认可的人很多,文笔功力也有欠缺,后来刘心武先生穷其二十年精力再续红楼梦,叫好者也不多见。但《红楼梦》是续写,而三国都是完整版,内容挖掘将尽,更难有人以此背景再写书。

二、三国是个短暂的时代,要写的内容仅在那个时段里,难以找到新的题材和亮点。另外文史功底深厚的作家难以出现也是原因之一,面对《三国志》、《三国演义》这两座高山有难以逾越之感。所以以三国为背景的书不再多见。

当然,除这两本书以外,古代还有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后汉书》等也包含了三国的历史内容,但它记述的是更大一个范围,并非仅以三国为背景而写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明明是假的,为什么被某些人当成正史而津津乐道?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小说,《三国志》是史书。那些拿《三国演义》当正史而津津乐道的人,只是好奇消遣,要么就是缺少常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三国演义以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千百年来,三国故事,家欲户晓,人人皆知。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广阔的历史时

  • 为何有人讨论《三国演义》时,总有些人喜欢跑出来谈论正史?这是种什么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没有著作权纠纷的古典文学巨著。罗贯中根据《三国志》、《世说新语》、《后汉书》以及宋元话本,创作了这部白话小说。罗贯中最先给这部小说所定的名字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因而,其主要取材于《三国志》基本无疑。不过,罗贯中的原著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

  • 推荐几本三国人物传记,曹操传,孙权转,谁写的比较好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推荐看曹操的。这个人物本身故事很多,历史事件丰富,不管作者写的水平高低如何,都一定很有内容(当然,作者也别太差了)。而孙权,虽然活了七十多岁,但人生出彩的地方远不如曹操多。除了几个大事件以外,大部分都是些没劲的琐事。作者水平高的话,可以写得很精彩,但那样就脱离真实了。你又想真实,又想好看,只有选曹操

  • 多读历史到底有什么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问的好,特别是“描述”部分,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开始回忆我走过的路,我回答的不一定有用,但绝对是真实的想法。前人说过,三种人不宜读书。天智过高者,比如刘邦、朱元璋,读书多了脑袋生出些条条框框,极易糟蹋了高情商。读死书者,只会人云亦云,有那功夫真不如边干事边悟道理,多积累经验、人脉、资本,早点儿

  • 有什么历史类书单推荐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历史书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1、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视角独特,切入点为末端小节的小事,却从中讲出以后许多大事发生的症结所在,首次提出大历史观的观点。原文摘录如下:(1)贵妃郑氏和王氏之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

  • 才干无双的左宗棠为何熬到48岁方才出山?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很正常。因为李鸿章、曾国藩等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出头的,仍然花费了很多年才进入官僚的高层。其实,如果不是太平军四处攻打,朝廷被迫将大权交给李鸿章、曾国藩等不是很高职位的官员,让他们发挥了威力,让李鸿章、曾国藩按部就班的升职,怕是一辈子也爬不到后来的地位。李鸿章、曾国藩是科举考试的

  • 三国(正史)英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是曹操,如果只说一个人的话。事实也是如此,曹操出身不太好,在当时讲究出身的年代,能从举孝廉做到魏王。各个时期发展的方向和用人行事的方式,都没有重大的失误。象他自己说了,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有水平,有抱负,有野心,当然更有成就,三国能称为第一英雄的,非他莫属。童渊是张绣、张任、赵云

  • 清朝年间的胡雪岩到底给后人怎么样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本是很成功的一个红顶商人,没有在辉煌的时候成功转型,没有居安思危,失败在所难免,另外,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官商勾结的基础上的,有言曰,树倒猢狲散,就这理。胡雪岩(1823-1885)是史上著名的“红顶商人”,也就是商人兼公务员。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慈禧太后还赐他一套黄袍马褂,是当时商人中最会当官的,公

  • 谁知道水浒传的10个人物简介300字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宋江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

  • 李白传记1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