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哲学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透视现在,玄想未来,把高尚的理念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二、原始儒家1、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2、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原始儒家有三才的思想。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
于现实的精神。
三、原始道家1、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2、《老子》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3、道家通于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4、庄子的人生哲学提示人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致广大,尽精微,遍历层层生命境界,求精神之超脱解放。
四、中国佛教哲学
1、中国佛学渗透了中国哲人的智慧,特别是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的哲理。
2、佛教智慧也用与道家相近的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著,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
3、中国的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超越意识,更加世俗化。
4、从思辨上来讲,中国佛学确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运思模型。
五、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问题。
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是他颇有特色的学说。
4、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境界
一、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1、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
2、中国哲学家有一个信念,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它包举万有,统摄万象,无限丰富,无比充实。
3、在宇宙的创化流衍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创造富有日新之盛德大业,能够日新其业,开物成务,创造美好的世界。
4、使人格向上发展,不离开现实世界又要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培育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真谛。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1、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2、中国哲学家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3、儒家的人文理想,使天德下贯为人德,人德上齐于天德,且归于天人同德。以天、天道、天命代表至善,因此儒家肯定人性、人道、圣教均源于天。
4、从中国哲学的主导倾向来说,儒释道三大传统,大体上肯定:一个真正的人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
三、人生境界
1、这里所说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2、境界虽带有理想的特征,但又不是玄妙不可捉摸的。
3、儒家的境界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道家追求精神的逍遥与解脱。佛家追求不断地净化超升。
4、冯友兰将每个人的人生境界大体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