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哲学?

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哲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50 更新时间:2024/2/24 22:03:16

最近看了《选》,又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找到了答案。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一篇讲阳明的章节,对哲学做了通俗的解释,我比较认同,再结合《毛选》理论,我就更加认同了这个解释。

是这样说的: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看完当年明月的表述,我觉得很有道理。

哲学,就是世界和事物运行的普遍原理,是天下规律的总和,是世界运行的根本法则。所以我们会发现,哲学可以指导战争,可以指导科学,可以指导人生,可以指导个人成长,可以指导工作……

毛主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化成自己独有的毛泽东哲学,并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指导战争,指导工作……

我们会发现,《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的核心,《矛盾论》是一切事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实践论》是人们能够正确实施一切行为的根本大法。

我们来看《矛盾论》的三大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我们挑其中一个点来说,内因和外因的规律:任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

举个例子,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内因是明朝内部积弊已久、病入膏肓、虚弱无力,外因是满清的崛起,这里面,明朝灭亡的内因即内部矛盾,它是起决定作用的,满清的崛起,是外部矛盾,是外因,起第二位的作用。

再放到每个人这样的个体身上,一个人在工作中能不能取得成就,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是内因,公司给你上手实践的机会或者贵人相助,是外因,这里面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规律,师傅带你入门,教你技术,是外因,而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内因,其决定作用。

还有质量互变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以上这些叫什么?叫做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而哲学解答的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根本规律,这些规律合在一起,叫做天下规律的总和。

当一个人洞悉了天下规律的总和,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可归于掌握,这就是哲学的价值。

所以,总结下来,最通俗地解释哲学:哲学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世界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洞悉它的原理,就能够明了世间的一切。它既有世间一切的根本规律总结的理论原理,又有指导人们科学实践的根本方法论。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组成,意思就是“爱智慧”,这是一们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人们一见哲学一词,总是认为它高深莫测,是哲学家的事,因而对它敬而远之。实际上,哲学作为一门智慧之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你对做一件事情举棋不定时,都会说“让我想想!”并随之动你的思维能力,寻求一种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期获得最完美的结果。一声“让我想想!”激发了你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智慧,难道你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哲学家吗!

“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喜欢引用的一句哲理格言。《增广贤文》曰:“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后头还有挑脚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从而激发自己的热情,对生活充满信心,让自己快乐起来。

通俗地说,哲学并不高深,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哲学与历史同自然科学之间有没有高低之分?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与科学是互动的。历史是在哲学以及科学影响下的产物。这就是我的谬观。谢谢组织的遨请!从人类生存发展角度看人类之学,明确其内涵外延,然后才去区分A学B学,然后才去讨论A学B学之间的关系…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谢谢悟空邀请!西方近代哲学和西方古代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跨越中世纪哲学,承前启后,

  •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释义:感应:交感相应,指

  • “官”“家”结合,家国一体;天人合一。到了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

  • 中国哲学该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的源头,一切烦恼皆由心造,珍惜才能得到佛学中国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各自的哲学研究主题。在春秋时期兴起很多哲学派别,这些派别的哲学家提出各自的哲学观点,所以也称为“百家争鸣”;汉唐时期,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原来就有的儒家和道教与佛教有所碰撞,但又相互融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到了

  •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意思吗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古今忠义多寒士,为富之徒多不仁。巧取豪夺已见惯,倚财仗势气凌云。谢邀,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圣人言。意思人有钱有粮而后有礼貌,仁义等。衣,食满足后才能感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至于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决对不是一码事,当然国家经济实力强了也知弱国外交之情形。“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特别重要而

  • 思想史和哲学史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思想和哲学是有区别的思想来源于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随着人的活动而运动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审美欲望等需求而想哲学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简单地讲是人寻找一种更好的活法如马克思为人类寻找到的方法叫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哲学比较起来讲思想是空间的哲学是时间的思想是可运动变化的哲学是系统的渐进中探索的范

  • 中国哲学和国学的区别是什么?两者的内涵和延伸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之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宋定国教授在其《国学三部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中作了这样的阐释:“国学”是“中国学术”或“中华学术”的国内简称,是研究中国即中华民族之传统学

  • 在哲学上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什么文献上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天人合一”,早在《周易》中就已经有了其思想,如《语丛一》曰:“《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孔孟的很多著作同样体现了“天人合一”;其他如《中庸》、《礼记》等同样如此,如《中庸》中“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如《礼记》中“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利万物者”等等.两汉时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哲学家?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哲学家,古代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墨子,近现代有毛泽东、艾思奇等人。能够称得上伟大哲学家的,只有毛泽东主席一人。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典哲学精华和革命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伟大结晶,是被党和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大众化哲学。除哲学巨著《矛盾论》、《实践论》以外,他的著作、演讲和

  • 如何看待古人与现代人思想上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和现代人在思想上有很多不同,这种不同是由历史的发展决定的。远古时期不说,即使到了近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还处在农耕文明时代,除了少数地方的人们过着捕鱼、游牧生活外,人们普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强,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