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羌部落频繁交战,相互厮杀,但东汉的百年羌战深刻地改变了历史。了解汉朝历史的人往往只知道匈奴的危害,但匈奴实际上只是危害了边塞,并没有深入内地劫掠。
然而,汉羌之战则不同。战争发生在凉州(河西走廊),这里原本是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来的。其中,雁栖山牧场是最好的军马场,汉朝的血性宝马在这里成长为一支军队。公元前71年,匈奴攻打乌孙,乌孙向汉朝求助。宣帝一方面派遣远征军支援乌孙,另一方面从内地派出15万骑兵,骑经配备高鞍的可汗。
结果大汉大军横扫草原如入无人之境。虽然只是消灭了匈奴的一部分兵力,但客观上孤立了匈奴派出进攻乌孙的部队。汉乌孙联军乘机破匈奴,斩首三万六千余人,大获全胜。
匈奴战争胜利后,汉朝大规模移民凉州,加强对西方的控制。到东汉时期,凉州已被称为十三个汉国之一。本来汉政府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但是羌乱改变了一切。羌人顽强敢战,史书记载“羌人以死为幸”。东汉时期,凉州的官员压迫随意加入他们的羌人,引发了羌人的叛乱,因为凉州是汉羌杂居之地。
为了镇压叛乱,汉政府花费了240亿泰铢的军费,相当于几年的财政收入。大量军费开支导致东汉经济崩溃,农民苦不堪言,最终导致黄巾起义。
羌乱造成的更严重的后果是凉州汉人数量大减,他们或战死,或逃回内地。凉州有150万汉人,羌族叛乱平息后只剩下15万人。凉州的汉族原本占人口的大多数。羌族叛乱结束后,汉人人数平分秋色。之后汉族人数进一步下降。到西晋时,凉州已成为胡人进入内地的前沿基地。可以说凉州没有汉族人口。
蝴蝶扇动翅膀,引起了一场飓风。东汉时期的羌人叛乱直接导致了凉州空空虚,少数民族的涌入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力量对比,最终导致了中原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