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只存在了四十二年,传了两代的皇帝都死了。打得一手好粉,诸葛亮,姜维,费祎,哪个不是政治家。姜维和钟会打仗时,曹魏攻打蜀汉,刘禅投降,蜀汉死了。
蜀汉后期,姜维北伐使蜀汉国力消耗巨大。太监黄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将张仪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觉得压力很大,不敢回成都。他在堆中安顿下来,储备军事资源,继续筹划北伐。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掉黄浩,但却无能为力,因为刘禅非常喜欢黄浩。
景尧六年(263),姜维得到消息,钟会在关中掌管军队。上表中,刘禅派遣张仪和廖化去驻守虞。然而,黄皓听了鬼魂的话,告诉刘禅说敌人不会来了,蜀汉大臣并不知道这件事。直到魏军伐蜀,侵汉中,才派张仪、廖化等人前来救援,但为时已晚。
强大的曹魏大臣司马昭命令大将钟会和邓艾率军伐蜀。结果,当钟会在剑阁与将军姜维对峙,无功而返,准备退兵时,邓艾率部潜入阴平,渡过700余里无人烟的险区,一举攻下军事重镇江油。消息传到成都,所有蜀汉的官员和大臣都吓坏了。
姜维把钟会的军队堵在剑阁,没想到邓艾从景谷路偷袭,进犯绵竹,大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动严羽支援成都,另一方面召集群臣商议。乔舟敦促刘禅投降。
后主立即命令徐诸葛瞻(诸葛亮的儿子)带领军队抵抗。可是诸葛瞻到了阜城县之后,却迟迟不走,不听商夺取险要地形的劝告,以致错失破敌良机,使邓艾得以长驱直入。绵竹决战,诸葛瞻为自己的严重失策“买单”,儿子诸葛尚同时战死。绵竹失陷后,成都无险可循,邓艾率军直抵城门。
此时成都有数万兵马,粮草可以支撑一年以上。这时,姜维已经派兵加入援助。如果刘禅能以坚定的信心进行防御,就有可能击退敌人。然而,刘禅早已被旅游陷阱、魏军占领,城市中的厌战情绪非常强烈。以乔舟为首的益州士人集团正在广泛传播投降论。由于所有这些不利因素,刘禅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投降。
靖远四年(263年)十一月,刘禅率领六十余名王公大臣出城投降。同时派人告诉姜维向魏忠辉投降。至此,建国42年的蜀汉正式落马。据史书记载,此时仍有十余万大军(“尚、亦遣艾,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兵十万二千,官四万。”见《资治通鉴》卷78)。
蜀汉死后,姜维大怒,发誓要驱逐魏军,收复故国。为此,姜维被迫投降后,开始假意奉承钟会,鼓励他据蜀称王。钟会被姜维夸奖,果然有称王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先是唆使钟会陷害邓艾谋反,然后把他父子抓起来带到洛阳(很快在路上被杀),再说服他把所有将领都杀了,然后就出发讨伐司马昭。
姜维接到刘禅的圣旨后,试图借钟会之手恢复国家,但计划走漏,姜维、邓艾、钟会都被杀。姜维被杀后,乱兵不忿,妻儿皆被杀(“魏兵大怒,杀了会和魏,魏妻皆有罪。”见《三国志》卷44)。从那以后,蜀汉彻底灭亡了。